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為什麽現在低俗的東西大行其道?

為什麽現在低俗的東西大行其道?

借用梁衡先生以前在《人民日報》寫的《怎樣區別低俗、通俗和高雅》壹文來回答:壹般來說人面對壹物會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靜的思考和愉悅的欣賞,就看妳選擇哪壹種。”,從低到高分別是:刺激、休閑、信息、知識、思想和審美的需求。大致說來,但最低、最高的兩項,即刺激與審美的需求卻是很典型的。刺激就是勾起人的欲望,滿足人的動物性,是最低的壹檔。這是壹切黃色、兇殺、打鬥、賭毒類低俗作品的心理基礎和市場基礎。過去我在新聞出版署工作,人們常問,掃黃、掃黃,為什麽總是掃不完呢?它不可能掃完。只要人動物性的壹面還存在,人與外界的欲望關系還在,它就要尋求刺激、發泄與滿足。我們只能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不公開傳播,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危害青少年。相反,這六種需求的最高壹檔,即審美需求則是來滿足精神的心靈的需要,常表現為純藝術。其代表如已被歷史洗練、陶冶過的唐詩、宋詞、古典音樂、名畫及壹切經典作品,它沒有任何物欲的刺激,全在凈化心靈,這無疑是最高雅的。但是人們食人間煙火,正常的欲望還是要的,還得有作品去滿足他的休閑需求、信息需求、知識需求等,這裏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這就是“通俗”。通俗的標準是不刺激人的欲望心理但又不脫離人的物質的現實。所以純藝術、純思辨性的作品不在通俗之列,它歸於高雅;另壹方面,純刺激性的作品也不在通俗之列,它歸於低俗,或名粗俗、庸俗。上面我們從接受角度,談了低俗、通俗和高雅的存在基礎,這樣我們就知道社會上為什麽會有三類截然不同的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低俗的作品是從人的物質欲望出發,刺激並滿足人的貪占、享用要求;高雅的作品是從愉悅人的精神出發,滿足人的審美要求。低俗作品讓人回歸動物的、物質的壹面;高雅作品讓人升華精神的、道德的壹面。通俗則是低俗與高雅間的過渡地帶。但我們壹般說的通俗是有方向性的,它是指從高到低的過渡。就是說作品內在的思想、藝術(審美)水準已經很高,但是照顧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兼顧到他的需求(通常叫大眾需求),而采用了他能接受的方式。如果反過來從低俗的標準出發,就會滑落得更低,而永遠不可能達到通俗的效果。就像委派壹個大學文化程度的教師去教小學,可以把小學生培養成人才;而委派壹個小學文化程度的教師去教中學,則只能把人才教成廢才才。真正的好作品都是“高起低落”,深入淺出,專家學者看了不覺為淺,工人、農民讀來不覺為深,這就是通俗。

  • 上一篇:瘋狂醫學商業女孩的重生txt
  • 下一篇:長子縣離太原白癜風遠嗎,誰知道路線啊,開車得幾個小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