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的折紙教程如下:
15*15厘米方形紙。兩角對折展開,另外兩個角對折展開。翻面,壹個角折向中心點。翻面,折疊的角翻起來折向折痕,上下旋轉壹下。斜邊折向上面的邊展開,撐開壓好,另壹邊同樣的方法。
上面的角往下折壹點,下面的角按照折痕往上折。往回折,左側往裏折,對齊右側的點。紙往外撐,角往下折,另壹邊同樣的方法。多出部分折疊裏面,下面角往上折,往回折。翻面即可。
知識拓展:
鈴鐺,球形或扁圓形(聖誕鈴鐺為鐘形)而下部或中部開壹條口,裏面放金屬丸或小石子,式樣大小不壹。
球形或扁圓形而下部或中部開壹條口,裏面放金屬丸或小石子,式樣大小不壹,有騾馬帶的、兒童玩的或做服飾的。也有的鈴鐺是鐘形而裏面懸著金屬小錘的,振動時相擊,發出清涼的聲音。
用金屬做的樂器。形似鐘而小,有兩種。壹種體內垂壹小銅舌或金屬丸,搖動出發清涼的聲音,如我國民族樂隊中使用的馬鈴;另壹種無舌,用單簽敲擊或兩鈴相碰發音,亦名“碰鈴”,如大部分的風鈴。此外有電鈴、車鈴等,形式不壹。
聖誕節象征著和平與安寧,聖誕老人手提著鈴鐺轉村過市,為的就是為人們帶來安寧。聖誕老人的麋鹿聽慣了鈴鐺聲,家裏掛個鈴鐺就容易把聖誕老人引渡過來,好收禮物。
鈴,古代銅制樂器。形體似鐘而小,腔內有銅舌,搖之發聲,聲音清涼。
鈴是青銅樂器的原始形態,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青銅樂器。多與馬具、兵器伴隨出土,可見早期當懸於車馬或膝(古時無鈴為旗,有鈴為膝)。《詩·周頌》中有:“龍膝揚揚,和鈴央央。”形容軍旅的氣勢,也說明了鈴的廣泛應用。
鐃、鉦、鐸直到鐘等古代青銅樂器,大體都可以視為是鈴的發展。而鈴本身的用途也逐漸多樣起來,後來最常見的則為大型建築物上的風鈴。如《宋史·禮誌》載:“門不設戟,殿角皆垂鈴。”
鈴在後世的發展、演化層出不窮,除作為伴奏樂器外,比較有代表意義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鑄造規範而精美。
考古發現的其他形式的鈴有車鈴、執鈴、狗鈴等。車鈴,即鸞,置於軛頂上,其狀為壹鏤空的圓球,內含壹小石,周邊有環,下有壹柄連鑄壹扁方銎,此扁方銎即套於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