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門舊址(明代)清河門舊址位於銀川市解放東街與清河門大街交匯處。它是銀川古城的東門,俗稱“東門”。清河門建築建在城門上。據《乾隆寧夏府誌》記載,始建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代延續。毀於清幹隆三年(1739)地震。它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了。
朝陽門舊址(明)
朝陽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勝利北街與南橋巷交叉口北側。它是明清時期銀川老城的南門。1944銀川建城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重修,稱“勝利門”。因塔下有兩道城門,俗稱“雙城門”,於1966年拆除。
光華門舊址(明)
光華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利民街與南熏路交匯處,是銀川老城區的西南門,俗稱“小南門”。建於西夏時期,元末廢棄。明九年(1444)西廢時重修,其上建有光華樓。毀於清幹隆三年(1739)地震。
貞元門舊址(明)
鎮元門,位於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鳳凰街交匯處,是銀川老城區的西門,俗稱“西門”。鎮遠樓就建在上面。根據寧夏甘龍的記載,它建於西夏時期。元末東移至晉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明九年(1444)遷回原處,清三年(65444)。它在20世紀70年代被拆除了。
真武門舊址(明)
真武門舊址,位於北京東路南側實驗中學與自治區地震局之間,是銀川老城區的西北門,俗稱“小北門”。建於西夏,元末廢棄,明九年(1444)西廢時重建。真武樓就建在上面。毀於清幹隆三年(1739)地震。
德勝門舊址(明)
德勝門舊址位於銀川市中山北街與北京東路交匯處,是銀川老城區的北大門,俗稱“北門”或“北門”。據《甘龍寧夏誌》記載,始建於西夏時期,延續至元明清。清乾隆三年(1739),毀於地震,五年重建(1741)。在原址的基礎上,將城門和城墻向內移動了近20米,也就是現在的遺址。它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了。
清王府舊址(明)
慶王府舊址位於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東,解放東街與新華街之間。明文健三年(公元1401),景清國王朱勇在此建有府邸。據《嘉靖寧夏新誌》記載,“笛壁高10尺,而在周二”。在南門,有“星門”。有宮殿、寺廟、後花園,如皇宮、東宮、西宮、交通大廳、王慶廟和書店。它是當時寧夏鎮重要的政治中心。明末被兵毀。
都察院舊址(明)
《嘉靖寧夏新誌》中記載了都察院舊址。都察院位於儒教之西,即今天解放西街新苑壹帶。它是明清時期中央在寧夏巡察舉官的機構。民國時期是寧夏省委所在地。
帥府舊址(明)
帥府舊址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建材巷。據《嘉靖寧夏新誌》記載,帥府位於德勝門內大街以西,現為銀川第壹所職業中專。明代稱帥府;清初為寧夏將軍府;民國時期是寧夏的衛戍署。目前在壹所職業學院裏還留有壹個井場,叫“帥府井”。
文廟舊址(龔雪)(明清)
文廟(龔雪)舊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文化東街以北的銀川市第十五中學(二中)院內。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薛偉的所在地。六年前成化後多次重修,清代加建。由大成殿(文廟)、東西寺、薊門、角門更衣堂、省祭祀所、圍墻牌樓、明觀殿、講堂、明倫堂、尊經閣、付雪教授部、寧夏郡學官部、寧朔郡學官部組成。它是壹個巨大的教育建築群,融合了對孔子的崇拜和對付雪的教育。
維吾爾清真寺(明)舊址
維吾爾清真寺舊址位於解放東街永康南巷老市委大院東側。這是寧夏迄今為止有記載的最早的清真寺。《宣德寧夏誌》說“回鶻廟為永樂馴馬師哈孫所建”。《銀川孝誌》說“回紇拜寺位於城內靜寺之北。(乾隆三年)地震後倒塌。回到重建。這座寺廟宏偉而美麗。萬歲牌在正廳,沒別的形象。每隔七天,惠和就在廟裏拜祭。用白布裹頭,脫鞋,喃喃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