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又稱洞石、假山石,是石灰巖經過長期侵蝕後慢慢形成的,有水石和幹石兩種。水石是由水波和長期的侵蝕在江河湖泊中慢慢形成的。
幹石是地質時期的石灰巖在酸性紅壤的長期侵蝕下形成的。太湖石,形態各異,姿態各異,最能體現“皺、漏、薄、透”之美。其顏色多為白石,鮮有青黑石和黃石。
文化:
太湖石是中國賞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石頭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石頭裏有文章,有故事,有歷史。
自盤古開天以來,女神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龔宇移山,都是與石頭有關的感人故事。《史記》記載的賞石文化始於商代,太湖石早在1000年前的唐代就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