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在壹些大型古墓的發掘中,原本出土了壹些外表光鮮亮麗的有機質文物,讓考古工作者眼前壹亮,誰知就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這些絲綢、竹木器快速發黑、腐朽,有的甚至變成了壹堆朽灰。
很多出土的文物看似完整,其實內部已經壞(劣化)得不行不行了。
題目中提到的“織錦和文物”,應當指的是有機質文物。有機質文物,顧名思義,跟人體壹樣都是有機質組成,壹旦埋藏到泥土裏,腐壞的速度妳懂的。其中最不易保存的就是漆木竹器和紡織品。在早年的考古發掘中,文物保護技術和采集手段的確落後,確實有許多的文物在出土時出現了迅速壞(劣化)的情況。但是,這些紡織品就算是在今天的發掘技術和保護技術之下出土,也很難保證就能有好的結果。嗯,因為他們或許留下的只是個軀殼,肉體全無了。
說的玄壹點,物質是運動的,即使在看似相對封閉的墓中,物質也在以不同形式運動。材質、地理因素、墓室構造、埋藏年限,都是影響文物保存狀況的因素。例如楚墓,大部分楚墓所處地理環境較為溫暖濕潤,地下水位較高,土壤帶有壹定的酸性。楚墓多使用青膏泥填充在槨室外圍,青膏泥質地相對緊密,加上棺槨的板材拼湊緊密,地下水滲透入棺內會形成積水。
許多文物浸泡在水中兩千年,出土時看似完整鮮亮的,但是其實內在性質已經被水改變了。漆器的膠質材料有可以水解的成分,食品或者紡織品中的蛋白質分子也會因為水而發生結構變化,木材的半纖維素會被酸性水水解和替換。不過,泡水可以隔絕氧氣,能保持文物外貌不變。但是不代表這個文物還是嶄新的。就像拿壹片餅幹安靜的泡到壹碗水裏,餅幹吸飽水後,在水裏樣子是不變的,但是如果企圖把餅幹完整的從水裏撈出來,結果……妳可以做個實驗。
所以,當墓中的文物已經發生了內在化學結構變化,出土到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時,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出土後文物面臨豐富的氧氣、豐富的紫外線、溫度的變化。如果不進行有效保護,當這些壹起降臨到本身已經只剩下軀殼的文物上,將直接導致文物變形、褪色、甚至變成灰,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