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半是村莊,壹半是鄉村,壹半是孤獨的城市,夏天柳樹成蔭。
天天要納涼納涼,長街不停賣瓜。
永安橋外,夕陽斜照,流水泛著白沙。
回望流塘深處,只見柴飛草堂壹老漁翁。
蒲河幾度環城,長夏林最幽。
蘆葦多裏長,魚柴處處清。
路途遙遠,黃昏時天低,草綠,沒有馬蹄。
遙望夕陽,風景如畫,隔遼西。
遼中縣位於遼河下遊,遼、渾河、濮三條河流經境內,向南匯入渤海。這裏米香魚肥,林茂果鮮。蒲河邊的柳樹叢,魚蝦在遼河和池塘裏閃閃發光。因為民國初年這裏的戰亂騷擾相對較少,所以“半村半鄉”的遼中鎮顯得有些太平,這也正是村民們所能達到的。陳的這四首短詩,描繪了當年遼中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展現了“魚米之鄉”的遼中鄉村畫卷。
在第壹首詩中,詩人勾畫了遼中鎮在夏季的風俗圖景。“半村半鄉”表達了小鎮的特色。“柳樹成蔭”,形容小鎮的寧靜環境。“條中賣瓜不斷”,這壹整首詩在夏日納涼的習俗中立刻鮮活起來,畫面生動。
清末萬泉苑
第二首短詩描寫了遼寧中部六塘深處壹個漁民的平靜生活。《永安橋外》點出了流塘和漁父的地理位置。”夕陽斜”和“流水潺潺過白沙”描寫的是時間和環境。後兩句像電視上的特寫,從遠景到特寫,直至特寫,展現了“柴飛草堂老漁翁”詩意寧靜的田園風光。
第三首短詩,掃描蒲河及其沿岸風光,《幾首歌》《持城》,表現了蒲河的特色。《長夏深林》描寫了夏季蒲河風光的誘惑力。《蘆葦重》和《魚柴遍地》用沈穩的語言從鳥瞰的角度再現了蒲河流域的風景長卷。詩中巧妙地運用了“幾首歌”、“長夏”、“沈重”、“處處”等許多具有數量屬性的詞語,使長卷充實而飽滿。
第四首短詩,寫在遼寧中西部,與地理環境如畫的醫巫閭山相連。
第壹句說從遼中縣城往西十裏天色已晚。“暮光低”是指籠罩在黃昏中的天空似乎與地面相遇。第二句說春天草長得比馬蹄還長,很茂盛。《遠望》最後兩句,勾勒出“山中夕陽”“如畫”的瑰麗暮色,流露出對家鄉美景的自豪。
詩人丁小翁在欣賞陳的四首詩《遼中賦》時說:“這就像四幅雅致別致的畫,‘雜’而不亂,各有特色。”真的抓住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