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白族(北魏末改為白人)是李的高門大族,所以有很多人叫。相傳東魏末年,在百仁縣湯山腳下,誕生了壹位名叫李春的魔人,其父是壹位石雕技藝高超的石匠。
現在在河北趙縣趙州橋壹側的公園裏有壹座李春的雕像。他打扮成中年單身漢,左手拿著壹卷圖紙。雖然隋朝是短暫的,但李春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許多傑出的成就。作為橋梁專家的李春和作為歷史名橋的趙州橋將永遠被載入祖國史冊,被後人銘記。
趙州橋:
趙州橋,也被稱為安吉橋,位於河北趙縣的渭河上,橫跨壹條37米多寬的河。由於橋身全部由石頭砌成,當地稱之為“大石橋”。建於公元595-605年隋朝,由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單孔敞肩石拱橋(也是壹座小型商業橋),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橋梁。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設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