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青海博物館的寶藏是什麽?

青海博物館的寶藏是什麽?

青海博物館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化藝術作品,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品牌和歷史。下面詳細介紹壹下。

青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是

1,青銅鍍金觀音像

2.條紋網眼彩陶壺

3.帶舞蹈圖案的彩陶盆

4.齊家文化雙耳紅罐

5.玄武硯滴

6.唐璜的朱利安集團和馬進。

7.唐手書《因緣經》

8.尼達(尼迪亞的昵稱)(女)

青海博物館簡介

青海博物館是國家壹級博物館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於凡此前曾寫過《世界最長唐卡618m,400位大師27年完成,估價超72億》《中國最任性的民族穿北上廣壹套房全部財富,價值千萬》等文章,介紹過青海博物館展出的618m世界最長唐卡及藏族服飾。今天繼續介紹青海博物館的“青海歷史文物展長江文明”。整個展覽以“三江”為主題,分為“史前文明遺產”和“歷史文物精華”兩部分。有9個單位擁有510多件珍貴歷史文物。

舞蹈彩陶盆

屬於馬家窯文物,出土於同宗日遺址。陶土陶器,口折,卷邊,腹略鼓,小而平底。黑色裝飾。口內壁上有兩組手拉手跳舞的人形,分別是11和13。人物身著球形服飾,與大同孫家寨遺址出土的彩陶壺略有不同,但畫面生動地描繪了原始人集體跳舞的情景,構圖簡單活潑。

葫蘆紋彩陶壺

是華龍集團家族墓地出土的壹件中級文物。陶土,小口,短頸,鼓肚,雙耳,平底。紅黑相間,頸部飾以弧形紋,肩腹部飾以六組葫蘆紋,布滿網狀紋和菱形方形紋。形狀規整,花紋典型而精致。

旋渦紋雙耳彩陶壺

屬於民和、新民陽山墓地出土的中級文物。陶器陶器,敞口,頸略高,腹鼓,耳平底。頸部飾以網狀線條,肩部和腹部由四組黑色和紅色的連續渦紋構成。黑邊有鋸齒線,渦心用斜線和長虛線填充。模式是動態的。它們是典型的中間工具。

大角盤羊彩陶罐

循化阿哈特拉墓地出土的加賀文物。泥,小口,脖子,耳朵,吊肚,圈腳。黑色。在嘴上畫壹個之字形,在脖子上畫壹個連續的人字形,在肩膀上畫壹個垂直的羊形,在腹部兩條平行線之間畫壹個之字形。造型完整,構圖明快,裝飾簡潔生動。

同心圓圖案彩陶盆

民和核桃村拱北臺遺址出土的馬家窯文物。腹部扁平隆起,腹壁向下收縮成小平底。口部飾有四組等距同心水波紋,紋間有網格圖案。盆內壁彩繪,底部中心位於圓心,畫同心圓,也是同心水波紋的藝術表現。規整的造型,精細的打磨,復雜而不混亂的花紋,流暢而優雅的線條,整個花紋在繁復中呈現出活潑的節奏感。

有寬葉和倒鉤的圓形銅矛

西寧市納什遺址出土的齊家文物。葉寬,邊緣鈍,脊厚,圓葉,壹側有倒刺。寬大的車身,精致的鑄造。推測這種青銅矛並非用於實戰,而是具有象征力量和持矛指揮的功能。

七角星銅鏡

貴南嘎瑪臺墓出土的齊家文物。鏡子正面拋光,背面中間有壹個半圓形按鍵,損壞。鏡子的邊緣有兩個洞。主題裝飾是羽毛狀的七角星圖案。該銅鏡為單壹模型鑄造,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銅鏡。

欒峰通迅路改

大同孫家寨漢墓出土的漢代文物。煙具是古代用來吸煙的爐子。

匈奴狼吃牛金牌擺件

海北州祁連縣出土的戰國文物屬於匈奴文物。純金打造。它看起來像壹座連綿起伏的山,展示了山脈、森林、狼和牛等自然形態。通過救濟的方式。畫面中,壹只狼在森林裏咬著壹頭牛的後腿,牛痛苦地掙紮著。弱肉強食出現在紙上。金牌背面略平,有兩個長方形十字扣,應該是用來裝訂的。金牌是中國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物件,以動物為主題,是顯示地位的象征性物件。這件金牌飾品反映了北匈奴文化進入河湟谷地,開始與羌族文化交流發展的歷史事件。

於人瓦當

民和川口鎮出土的唐代瓦片。粘土陶器,圓形,淺浮雕圖案。瓷磚中間有壹個長著兩只翅膀的空中飛人,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翅膀平放,腹部飾有橫條,邊緣飾有串珠條紋。這種瓦在唐代並不多見,羽人形象應該是西亞文化的壹種本土化反應。古代絲綢之路上也出土了長翅膀的天使。這種瓷磚制作精良,形狀規則,具有特殊的文化特征,散發著唐代的藝術風格。

正統青銅鍍金悉達多喬達摩

屬於明代文物。由銅和黃金制成,頭飾上有螺旋形的頭發,高髻肉,頂部有壹顆珍貴的珍珠。方圓,豐滿且直立,眼睛直視前方,嘴巴微閉,耳朵與肩齊高。穿著上露右肩下露裙裾的袈裟,服裝線條流暢飄逸。用右手,可以鑄印;用左手,可以施禪印;可以坐蓮花座上。蓮花寶座前,自右至左,楷書九段“福隆實,正統年拜佛節”。

青海博物館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免費開放。探視時間:夏季9:00-17:00,冬季9:30-16:30。周壹全天關閉(國家法定節假日周壹正常開放)。

  • 上一篇: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趙莊鎮下面有哪些村委會?
  • 下一篇:飛機上行李托運重量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