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青神中巖寺:先有中巖 後有峨山

青神中巖寺:先有中巖 後有峨山

眉山青神中巖,唐代建寺,川南佛剎叢林之壹,素以“川南第壹山”、“西川林泉最佳處”著稱,分上、中、下三寺,統稱中巖,面積約5平方公裏。

中巖屬龍泉山脈,最高處為慈姥巖,海拔616米。

正因為中巖以山水奇秀、林壑幽美而聞名,又有“西川林泉最佳處”之說;所以,我們曾經在十余年間多次來過,還在山上住過壹夜。以前來要轉乘很多次車,從成都新南門車站到眉山青神,再轉中巴、小巴沿江顛簸到中巖,有時回程可能還要搭上四面透風的小面包車。

後來有了自己的SUV,方便多了,且道路大部分都修成水泥路了。

中巖傳說是開山祖師第五羅漢諾詎那尊者道場。中巖三寺,各有特色。下寺緊依岷江,巖壑清幽。寺建於西晉,盛於唐宋明清,有“先有中巖,後有峨山”之說。自唐以來,李白、蘇軾、黃庭堅、範成大、陸遊等大詩人文豪均在此留下詩章、遊記、題名。

有壹次來時,曾有新~加~坡抑或港~臺的信徒結伴前來,團隊浩大,可見其影響頗深。只愧我等不是信男信女,無法領略他們的心境。我們只為文化和山水而來,拜膜的是另壹種神境。

山門內,翠竹叢叢,林泉相依,陽光透射,空氣清爽。而遊人的心境,也與大自然融為壹體。

?路途中常可見到在任何壹處山林都有的景觀,據說可壯腰和筋骨。

壹處“情侶石”也頗有情趣。

巖上“喚魚池”3個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同王弗聯姻時所題。

過了“喚魚池”,也就是進山的曲徑了,五月、六月的陽光灑在地上,心情極爽。加之鳥叫蟬鳴,風拂林木,每次來都有新的感覺。

中巖勝境牌坊處,是上寺與中寺的分界。

此處有“下山虎”壹尊。古來以虎前牌坊為界,是中巖中、下寺交界處,前後用石鑿有上山虎和下山虎各壹只。

相傳北宋年間,因中、下兩寺僧人爭香火而發生械鬥,告官縣衙,縣官糊塗,判兩寺不和乃為“神虎”相克,令毀虎求和。眾僧循言,先擊毀上山虎,正搗毀下山虎時,恰逢東坡途遇,力勸眾僧明辨是非,才留下這無頭無股的“下山虎”文物古跡。

下面右中圖的山石,是不是那只被僧人砸毀的上山虎呢?真有點像!

? 到了接引亭,略作休息,便可壹路爬山,觀賞不盡的風光、人文景觀了。記得我們在這裏,還吃了自帶的便飯呢。

中寺在壹段陡削的坡路之上,附近巖間佛龕密集,刻有許多石像,人稱“千佛長廊”。 而山林中的千佛巖石刻,大多遭到破壞,佛像的頭大都被盜走,還有那個年代被毀壞的,少量留下來的和後來才重建的精美的佛像,給這座山林彰顯了佛的濃郁氛圍:

壹路山崖疊翠,青竹拂袖,鮮花傍崖,好不安逸。

看不盡的摩崖佛像與壁刻題字,彰顯佛教與華夏文化的淵源。

再向上便到了黃庭堅題刻“玉泉”的覆巖下,從玉泉巖至雙龍橋之間,可遠眺峨眉,俯瞰岷江。黃山谷玉泉品茗,刻《玉泉銘》與石壁上,文人雅士,達官顯宦紛至沓來,吟詩品茗,形成玉泉碑林。範成大、陸遊等也留下詩篇石刻。

順便說壹句,中巖慈老峰的茶也清香著哩,喝了,也就免不了要買點回家呢。

崖壁間依然有很多摩崖造像。

山崖峭壁上,連花也開得這般豪氣!連樹也長得這般爽氣!

有壹段路是起伏的,先往下,然後再上。山林中樹和竹,並行拔高,還有些許芭蕉點綴其間。

這尊雕刻古樸而精美的石獅,獅頭所向是壹處高高的石階,石階上有個牌坊。這裏就是中寺了。

石墩上的雕刻像是孫猴子在鬥牛魔王。

很精美的飛檐和佛塔。

農家主人的大公雞和雞婆好漂亮,散放的雞是“資格”環保的。

雞們也有和諧溫馨的“天倫之樂”。

中寺地處中巖主峰“慈老峰”上,古為“景德禪院”,建有山門殿、四大天王殿、藏經樓、藥師佛殿五重及十數幢佛堂、僧房、亭榭等,規模金碧巍峨,為中巖之冠,歷代香火鼎盛,含宏光大,享譽川西南。可惜禪院建築殆毀。現景為1985年重建。其中石坊上“景德禪院”四字為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手書。

這裏的“原住民”善良厚道,不管妳買不買他的香火,他都熱情地招呼妳坐下休息。有壹位大哥,我們往次來還住過他家,他有壹個老母和小孫女,與我們很合得來,遺憾他老母幾年前在92歲高壽去逝了。

過了壹年,我們又去中巖,那個小女孩又長大了壹歲,還是那麽天真可愛。

大哥還有壹個親家,在上寺當管理,兩個人早年都當過本地的生產隊長。他們養的雞散放在山林中,只早晚餵糧食,很環保哦。我們在山道上曾看見過“不準放羊”的標示,非常奇怪,大哥說他們什麽都養,敞放在山林中。他們賣的香火晚上都不收回,早起有人路過,見無人就把錢壓在貨攤上,拿走需要的東西。

下圖拍攝的是這家人的又壹個小女娃後代——

?攝於中巖慈老峰

又往下去,是伏虎臺。

轉過中寺,在中巖至上巖的道旁,巨石嶙峋,密布宋、明遺刻。巖下有壹小石橋橫臥溪壑之上,名“虎橋”,橋頭為仙人伏虎之處,稱作“伏虎臺”。

《四川通誌》載:“唐·無盡禪師曾伏虎於石筍下,所謂伏虎臺也。”臺上巨石壁上題刻為宋至清各代名士題詠,集書法草、篆、行、隸、楷之大成,乃藝術寶庫也。其中,尤以南宋政和年間高陵李時題書“中巖”二大字為佳,均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

中寺的壹處寺廟,早已顯出破舊之態,此時,千手觀音正隱藏在煙霧中。

再往上走,是澗道。

當然,這些潤筆之詞,是景區介紹上說的。說實在的,這裏管理不是很好,“流泉響石”因為沒有什麽水,已經不再奢望。不過其他也還差強人意。聽做古玩的宋先生講,小時候,三十年前,應該與此說法相當。

上澗道即是上寺。上寺早已毀掉,新寺聽說正有旅遊景點開發商準備承建。其實,幾年前來到上寺,見其壹片荒蕪,有下面賣香火大哥的親家在此設了信徒捐款箱。我們也曾捐了些許銀兩。聽說那位大哥已經高壽,且有嚴重的心臟病,下午欲下山輸液。還能堅守於此,真難為他了。

下圖這位老人是中巖寺的末代和尚,壹個人孤獨地守在上寺被燒毀的寺廟殘基上,好些年前見他時,他正為重建中巖上寺而籌集“功德錢”(據說重建中巖寺要100萬)。

廟宇無存,苔影依舊,默默述說著歲月變遷。

猶有昆蟲不問世事,留下遊人空嘆人間:

再往上還有東坡讀書亭,幾年前已經是壹處四方光架子了,在“5.12”地震中,覆瓦滑落不少。也不知現在重建沒有。前些年看上寺尚無新建,想必東坡讀書亭也還是老樣子,還可能更遭,不看也罷。

蹬慈姥峰從後山兩千余米溪流棧道回返,行走其間,溪水叮咚,如歌似曲,穿行在遍布的竹木和桫欏林間……

  • 上一篇:雅昌藝術網線上推廣交易,足不出戶!上門交易
  • 下一篇:頤和園圖片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嚇死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