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聽了半天報告,想鍛煉壹下,但是地方有點擠,不方便蹺二郎腿。於是我開始想:為什麽要蹺二郎腿?為了改變姿勢,放松肌肉和血液?有很多姿勢可供選擇。為什麽這麽多姿勢中這些腿最舒服?不僅腿舒服,心也輕松了。稍微思考了壹下,我得出結論,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妳想,心什麽時候是最重的負擔?必須是人站直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血液要克服重力,從腳後跟流向頭頂。心臟要用多大的壓力才能做到?所以這個時候負擔最重。之所以坐著比站著舒服,是因為人體最高點和最低點的距離縮短了,血液在重力作用下的沖程縮短了,心臟的負擔大大減輕了,所以舒服(當然這只是壹方面)。躺著更舒服。雖然是直的,血流也相當長,但此時的循環基本不受重力影響,心臟可以用很小的力讓血液在頭和腳之間流動。再加上不用發力,所以有句老話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腿之所以舒服,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縮短了壹只腳與頭部的距離,在克服重力的情況下,可以縮短體內壹半的血液,降低心臟壓力。
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為了身體健康就要多蹺二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