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也有精致精美的銅鏡,有鏤空花紋。這種銅鏡采用分頭鑄造的方法,分別鑄造鏡面和鏡背裝飾,然後夾在壹起。這種復合銅鏡在戰國以後基本消失了。清朝乾隆年間,宮內廳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面進行處理,達到重新鑒定的效果。有些古鏡是復合的,重鑄壹面鏡子,打磨,然後貼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復合鏡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很大不同。
中國古代工匠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出冶煉和鑄造銅鏡的技藝。早在《李周拷公基》中就記載了制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鏡。”也就是說,50%的銅和50%的錫是鑄造鏡子的混合物。這份珍貴的文獻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戰國時期的作品,但應該說也包含了商周以來青銅鑄造經驗的總結。
戰國以後,工匠們不斷探索和實驗。根據現代學者的化學分析,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地、因時而異,差別很大。自戰國以來,銅鏡合金中就廣泛含有鉛。合金中加入鉛後,銅鏡鑄造質量得到了提高:鉛使合金溶液在鑄造模具中流動特別好;鉛會使鑄造產品的表面異常均勻;可以利用鉛凝結時不會收縮的特性,使鑄出的鏡背圖案特別整齊清晰;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容易出現的氣泡,避免砂眼等問題。
漢代透明銅鏡的發明是鏡面鑄造工藝的又壹裏程碑。透明鏡是西漢時期發明的,形狀和普通鏡子壹樣。但當光線照到鏡子上時,鏡子背面的圖案和銘文的影像就會反射到鏡子對面的墻上,古人稱之為“魔鏡”。我國古代學者早就發現了透光鏡的透光效應。《太平廣記》記載隋代王都獲得的古鏡“受陽光照射,再在其背面塗墨成影,壹點也未損”。宋代《雲過眼記》、沈括《註》、晉代馬九疇《玉透光鏡》詩、明代郎英《七種稿》、清代鄭《鏡(鐘)狂》等都有透光鏡的記載和研究。解放後,在上海首次發現兩塊透明鏡子,並由上海交通大學仿制成功,最終解開了“魔鏡”之謎。研究表明,銅鏡的透光是由銅鏡冷卻和磨削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引起的。鑄造鏡子時,先冷卻鏡子薄的部分,後冷卻厚的部分,而銅的收縮性很大,使得鏡子各部分的凹凸不平和曲率差異與鏡子背面的圖文相對應,從而造成雖然圖文在背面,但鏡子上有些標誌。所以壹旦陽光照射,背面的花紋就會反射出來。造型多樣,運用巧妙,銅鏡多為圓形,其次為方形。唐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傳統的圓形和方形圖案。根據使用和裝飾的要求,鑄造了帶柄、八角形、菱形、八角形、四邊形、圓角方形、鋸齒形、雲盤形和雞心形的銅鏡。至於宋代,受古代風尚的影響,鑄有仿古鼎和仿古鐘形狀的銅鏡更具當代性。
中國古代銅鏡的尺寸千差萬別,但大致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小銅鏡壹般3 cm ~ 8 cm大小。它們又小又輕,用繩子綁在腰上,隨身攜帶。中型銅鏡尺寸為10 cm ~ 39.4 cm。它們又厚又精致。使用時,它們掛在墻上或放在鏡桌上。使用後,它們也存放在精美的鏡筒裏。晉代畫家顧愷之在他著名的《女史圖說》中描述了銅鏡的使用:壹個男人坐在畫的左邊,面對著壹個鏡桌,身後的女人用梳子梳著頭發。右邊還有壹個男人,微微歪著頭,對著另壹面鏡子,鏡子裏映出他的臉。圖中,舞臺是落地式的,壹根支撐桿插在鏡子按鈕上,中間有壹個托盤。人物旁邊放著鏡子等東西。1986期間,江蘇省展出了壹面漢代銅鏡,鏡扣上插著壹個銅支架,與顧愷之《壹幅婦女史》中的鏡臺相同。由於體積小,這種舞臺往往由珍貴的材料制成。三國至南北朝的文獻中有“純銀階段”、“龜甲階段”、“玉階段”。還有壹種鏡桌放在桌案上,有壹種特別優雅的科技效果,但是時代晚了。因為宋代以後,座次比以前高了,壹桌兩椅的陳設逐漸定型,出現了這種家具,類似於現代的梳妝臺,鏡子用架子固定放在上面。大銅鏡,我們稱之為梳妝鏡,大多是宮殿和王公貴族家中的陳設。古史中有很多關於這種銅鏡的記載,而《戰國策·齊策》中鄒忌諷刺而受教的故事最容易與我們聯想到。文章開頭說:“鄒忌身高八尺多(現185cm),身材很美。穿著皇家長袍,看著鏡子……”鄒忌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對著鏡子看著自己的樣子。據記載,秦代鹹陽宮有壹面大鏡子,寬4尺,高5尺9寸。魏晉隋唐時期也鑄造了特大銅鏡。滅吳後,大文豪陸機從吳入羅。在仁壽堂前,他還看到壹面寬大的銅鏡,高5尺多,寬3尺3寸。壹個人站在院子裏可以拍出非常清晰的全身照片。後來,有壹個胡人統治了北方。他的宮殿裏有壹面大鏡子,直徑有兩三英尺,有壹個用純金盤龍雕刻的座位。當在揚州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時,壹位名叫王的朝臣因為獻上壹面銅鏡屏風,得到了的寵愛,被提拔為江都同壽的要職。唐中宗李習安當皇帝時(公元706-709年),還命揚州鑄鏡廠鑄方丈鏡,另鑄壹根嵌有許多金銀葉的銅柱,將方丈鏡放在宮中樓上。中宗騎著壹匹好馬,在這面珍貴的鏡子前,照看著自己騎在馬上的雄姿,十分得意。(以上內容,請參閱《古今圖書集成》卷227《魯文集》、《中野集》、《河洛集》、《朝野錄》。).但是這種大銅鏡很久都很難找到。直到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臥陀村南墓5號墓葬出土了壹面多鈕龍紋大長方形銅鏡,我們才看到了這面大銅鏡: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背面有五個環形弦鈕,兩個短邊。每個環扣周圍都裝飾有柿子形狀的圖案。背面飾以龍的糾結圖案,自由卷曲。這個大銅鏡大概是用立柱和座椅支撐的,用立柱和座椅固定的時候可能會用到鏡子背面和側面的按鈕。
銅鏡不僅要經常擦拭幹凈,還要經常擦亮,才能保持光亮如新,反射出影像。磨鏡子曾經是壹個特殊的職業,就像磨刀剪子的工匠壹樣。從事這壹職業的人,拿著幾塊長約5寸、寬約2寸、寬約5分鐘的鐵片,似乎在拍板,沿街砰砰作響。女人聽到了,可以出來擦擦鏡子。這叫“震閨閣”(見《物是人非》)。這種情況在古畫中有所描述:畫中磨鏡人蹲在地上,俯身在磨鏡石上摩擦銅鏡,壹個女子手持銅鏡站在壹旁等待。1982年7月,四川彭山縣亭子坡南宋余公助夫婦合葬墓出土壹面磨面磚。磚采用細泥灰,圓形,直徑26厘米,厚3厘米,磨面光滑平整。根據發掘報告,該磚出土時,磨面上仍有少許墨粉和細小的水銀顆粒,磚背上有三條由外向內方向壹致的弧形斜槽,長7 cm ~ 9.cm,寬6 cm ~ 7 cm(《南宋愚公夫婦墓》,考古學報第3期1985)。銅鏡上裝飾圖案的雕刻手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線雕、平雕、浮雕、圓雕還是透空雕,都非常精致生動。裝飾圖案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從幾何裝飾圖案到花鳥,從神話傳說到現實圖案,天地、人神混雜,動植物交織並列,構思巧妙,包羅萬象。早年在紹興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漢代“伍子胥畫像鏡”,是壹件佳作。鏡背分為四個區域,四周都是圖案。在第壹組中,有題詞“王月”和“範蠡”。兩人席地而坐,相談甚歡,可見範蠢才出謀劃策,讓勾踐下美人計;第二組是兩個穿著長裙的女子,上面刻著“兩個玉女”,說明越王用兩個玉女賄賂了吳太宰伯伯。第三組鑄有“吳王”字樣。太子坐在簾子裏,微微舉起左手,表示太子聽信了太宰伯的讒言,決定給伍子胥判死刑。第四組,壹個留著男人胡子、男人臉的男人怒發沖冠,脖子下拿著壹把劍,鑄下“忠臣伍子胥”的銘文,顯示伍子胥被迫自殺。整個圖案采用浮雕手法,生動逼真,具有很強的概括性。
早在商代,工匠們為了增強青銅器的裝飾效果,已經掌握了鑲嵌紫銅的技術。春秋戰國時期,精細金屬加工中的金銀錯置、紫銅鑲嵌、綠松石鑲嵌等工藝更為精湛。將紫銅、金銀、綠松石的線或片鑲嵌在器皿中,制成不同的圖案和花紋。出土了許多這樣的銅鏡。四川涪陵出土的“鑲綠松石並有透明線條的方鏡”,背面呈四形,有刻度,線條細致短小,奎文之間填綠松石。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金銀交錯龍鏡”,鈕座與邊緣之間有六條龍交織在壹起,龍身有“金銀交錯”的花紋。邊緣是交叉渦帶。嵌入的金銀線細如發絲,工藝極為精密,可謂匠心獨運。它不僅是壹件精美的工藝傑作,還用藝術的紋飾表達了祝福的含義。
總之,古代鑄鏡工匠在長期的生產中積累了鑄造銅鏡的經驗,使其技藝達到了熟練的程度。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銅鏡,以至於今天的人們在欣賞和研究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時,都不禁贊嘆古代燦爛的銅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