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構造特征
該油藏屬於靖安油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中部寬緩的陜北斜坡帶上。該斜坡形成於早白堊世,呈向西微傾斜的單斜構造,傾角僅為 1°~0.5°。斜坡上發育壹系列由東向西傾沒的低幅度鼻狀隆起構造,鼻狀隆起規模大小不壹,隆起的軸長 2~10km,軸寬 0.5~3.5km,兩翼傾角 0.2°~1.2°,隆起幅度2~10m。鼻狀隆起構造的起伏形態和傾沒方向與斜坡的傾斜近於壹致。盤古梁長6 油藏長63 油層、長 62 油層和長 61 油層頂界構造有差異壓實作用形成的鼻狀隆起,且具有很好的繼承性。
5.5.2 沈積特征
靖安油田盤古梁長 6 油層組沈積主要為三角洲前緣沈積,是來自 NNE 方向的誌丹三角洲前緣沈積。該三角洲由北部多條入湖河流攜帶的沈積物快速堆積而成。誌丹三角洲的沈積演化經歷了由長63的初始生長期,長 62至長 61的快速推進期,長 5+4 的充填補充期,以及長 3 至長 1 期的河流—沼澤相沈積階段。盤古梁油藏就位於三角洲前緣分流河道及河口沙壩上。
5.5.3 儲層特征
單砂體厚度變化不大,除長 、 和長 以外,其余各砂體厚度最大值在10.30~16.40m之間,平均值在 5.1~8.0m。長 62砂層較穩定,最大厚度都大於 12.00m,平均厚度大於 5.4m。
長6油組15個單砂體儲集層的孔隙度值在6.67%~14.85%之間,滲透率值在(0.10~11.97)×10-3μm2之間,儲層物性差異較大。孔隙度和滲透率高值出現的範圍較壹致,且均有相同的變化趨勢。
盤古梁長 6 儲集層砂巖主要為細—中粒巖屑質長石砂巖,碎屑以長石為主,含量為 43.2%~56.6%,平均為 48.76%;次為石英,含量為 19.5%~27.2%,平均為 21.8%;巖屑含量較少,6.2%~11.6%,平均為9.25%。因此,長6儲層砂巖成分成熟度低。大多數砂巖顆粒分選及磨圓度中等—較好,成熟度相對較高。
盤古梁長 6 儲層孔隙以原生粒間孔隙為主(6.23%),次為次生的長石溶孔(0.9%),還有少量的巖屑粒內孔、晶間孔以及雜基溶孔。
5.5.4 油藏類型
盤古梁長 6 油藏基本沿砂體主帶分布,油層頂界構造有鼻狀隆起,油層受沈積相帶和儲層物性及低幅度構造控制,為低幅度構造-巖性油藏(圖 5-17)。
圖5-17 盤古梁長6油藏剖面
(趙驚蟄等,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