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鈞(1887 ~ 1978),江蘇靖江縣生祠鎮人,漢族。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劉國鈞就作為壹個成熟的企業家登上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歷史舞臺。後來在這個大舞臺上,他生動地編排了紡織印染業輝煌的壹幕,舉世矚目,被譽為中國近代傑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實業家。劉國鈞故居位於他的衣裝之鄉生祠鎮,毗鄰王越廟。走近古色古香的門樓,劉海粟先生的手書“弘毅園林”氣勢磅礴。劉國鈞故居由故居、山雨廳、景秀廳和新建的郭俊廳組成。整個建築由回廊相連,由天井隔開,幾口井,幾層樓,密密麻麻,渾然壹體。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門左側的故居,泥磚青瓦,青苔斑駁。低矮的瓦房裏,壹張破舊的竹床、壹臺紡車、壹臺織布機,就像壹本積滿灰塵、樸素節儉的教科書,靜靜地講述著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之子劉國鈞先生艱辛而輝煌的創業史。老房子的墻上掛著壹條橫幅,發人深省
2.靖江嶽廟
靖江的嶽廟原是神社,嶽飛在世時修建。嶽飛故裏河南湯陰的嶽廟,杭州西湖的嶽廟都是嶽飛死後修建的,所以靖江的嶽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嶽廟。王越寺,名為四月寺,位於大殿正中,是壹座宋式建築,莊嚴肅穆。兩側柱、檻上鐫刻“三十功名,塵土八千裏雲月”四個字,字體秀麗典雅。嶽飛的塑像安放在殿中,頭戴紅纓帥盔,身穿紫色繡袍,臂上金甲閃閃,軍靴鋥亮。壹副英姿颯爽的樣子,壹副肅穆的表情,仿佛在決戰前夕專心致誌地苦思冥想,又像訪民之後壹樣憂心忡忡,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兩邊是嶽飛巴彥的雕像,也栩栩如生。後殿為四月軒,內立嶽飛雕像,外墻嵌有李剛、韓世忠詩詞。回廊四周兩堂,嵌有詞牌、詩牌、嶽飛書法《前師表》等石碑。
3.馬洲書院
靖江歷史上有很多書院,其中馬州書院是最早、最久、影響最大的。如今的馬州書院就坐落在靖江壹中。南宋建炎4年(1130),也就是靖江縣建縣前300多年,誕生了馬州書院,由孔子51孫孔元千所建。
4.靖江鐘樓
鐘樓位於鐘樓廣場,毗鄰四眼井。1993年,鐘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鐘樓建於隆慶,明朝三年(1569),明朝十年(1637)重建。建築呈方形,花崗巖條形基礎,非常堅固;上下兩層結構精致。四周有長長的杉木籬笆、回廊、金壁杏墻、雕額仿像、三座輔拱,層層疊疊,縱橫交錯,支撐著向外延伸、挑檐的飛檐屋頂。脊頂高聳,形似遊龍;角背高高掛起,像壹只飛翔的鳳凰;屋檐倒掛,勢同雙翼。西入口刻有“阿彌陀佛”二字,為我市著名學者劉所書,行書,韻味醇厚。門中間有壹塊石碑,質量很高。如果負重較輕,可以彎曲雙腳,擡頭挺胸。石碑正面刻有觀音像,手執柳枝,踩著南海碧波,白衣飄逸。身後壹個男生,拎著個葫蘆,孩子氣十足。幾行字,也就是勾勒出壹個栩栩如生的佛像,真的是所有人都望塵莫及的!石碑的背面刻有明代隆慶知縣張炳鐸書寫的“崇聖寺鐘樓”,描述了鐘樓的建造過程和完工日期。
5.靖江鼓山
鼓山位於靖江城北五六公裏處,是長江北岸唯壹的壹座山,在南通之上,金陵之下,因此頗有名氣。據史料記載,孤山原是長江上壹座巍峨的礁石。後來由於河流的影響,泥沙不斷堆積在山腳下,東漢前後逐漸形成陸地。這片土地繼續延伸和擴張。明朝弘治元年(1488),孤山全部落地,成為這片平原上獨壹無二的山峰。
7、四口井
四眼井位於鐘樓廣場西北,緊鄰鐘樓,相距約數米。建於明朝十年(1637)。四眼井其實只是壹口井,它的內部就像壹個“紹興酒壇子”。井深約7米,中間最大直徑約3米。井的上部用青磚拱成四個鉆孔,可以同時從四個鉆孔提水,所以叫四個鉆孔。井上有個四角亭,第壹個是脊,高3尺多,雕有鳳鳥蝙蝠麒麟等吉祥之物。四角高大,各有壹尊佛像;周圍的月亮形拱墻優雅而寧靜,古色古香。四口井的奇妙結構使許多人迷惑不解。有時候,靜靜的盯著水面,會倒映出四口井。這時候妳喊壹聲,井就崩了,到處回響,像獅子吹口哨;有時候會讓妳孤軍奮戰,形影不離,另外三口井的大窗簾都是鎖著的,在樹蔭下散發出壹點冷氣。如果妳遺憾地嘆息,妳會得到壹個可憐的回應。原因是什麽?原來,當井口水位超過拱頂時,拱圈被分割,四個鉆孔看似獨立的四口井,只能側影出現,給妳壹個委婉的回應。
8.靖江人民公園
靖江人民公園,位於靖江市中心,始建於民國六年(1917)。當時靖江由出海盟軍把守,利用崇聖寺的空間建了壹座花園。於是,雇了園丁,種上花草,在山頂上建起亭臺樓閣,形成了壹座花園。所以很多人還是叫它大眾園,解放後改名為人民。2002年,人民公園在完善山水盆景精品園的基礎上,對公園西門進行了全面改造工程,總投資350萬元。西門新建工程由大門、廣場道路、門房、景區窗口墻、綜合樓、綠化等八部分組成。,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用於商務、辦公、娛樂、綠化。與新建的人民路相協調,整體建築體現了蘇州古典改良的建築風格,典雅、大方、美觀。既有藝術性又有觀賞性,寬敞明亮又實用,給人很好的視覺,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9.鐘樓觀音像碑
江蘇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明代靖江市四月鐘樓觀音畫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