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窯,是以銅骨鑲嵌胎體,用藥料填充燒制而成。其呈現五色花紋的,和拂郎嵌相類似。經常見到的器物主要是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的。這些都是女士閨房妝閣用得比較多,不是士大夫文房清供雅玩之物,當地又稱其為鬼國窯。現大明雲南的工匠師們在北京多以制作酒器盞杯,通俗稱呼鬼國嵌。內府制作的器物,細膩瑩潤,十分可愛,值得收藏。
大食由來
大食,從唐代起,我國史籍以它稱阿拉伯帝國。也作大石、大窟、多氏,都是大食的異譯。壹則波斯語(Tay)的音譯。原為壹 伊朗部族之稱。唐以來,我國用以稱阿拉伯帝國 。 唐 杜環 《經行記·大食國》:“ 大食 壹名 亞俱羅 。其 大食 王號 暮門 ,都此處。其士女瓌偉長大,衣裳鮮潔,容止閑麗。”《新唐書·西域傳下·大食》:“ 大食 ,本波斯地。男子鼻高,黑而髯。女子白晳,出輒鄣面。日五拜天神。”《宋史·外國傳六·大食》:“ 唐 永徽以後,﹝ 大食 ﹞屢來朝貢。其王 盆泥末換 之前謂之 白衣大食 , 阿蒲羅拔 之後謂之 黑衣大食 。”
二則我國古代對南海某壹地之稱。《新唐書·南蠻傳下·訶陵》:“ 上元間,國人推女子為王,號‘悉莫’,威令整肅,道不舉遺。 大食君聞之,齎金壹囊置其郊,行者輒避。”《宋史·外國傳五·闍婆》:“西至海四十五日,南至海三日,泛海五日至 大食國 。”按, 馬來語稱海為tajik,又轉而為Tumasik,即新加坡與今馬來西亞柔佛州之合稱, 大食可能指這壹地區。參閱馮承鈞 《西域地名》。
大食,即指“國家”又指“民族”而且還是“姓氏”(以國名漢化的姓氏之壹)。大食,即唐、宋時期所稱之阿拉伯地區諸王朝的統稱,為古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最早是漢朝中葉對原古安息國(今伊朗)的部族之稱。自公元七世紀中葉起,唐朝文獻已將阿拉伯地區各族人統稱為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到公元十世紀中葉以後的宋朝文獻中,多稱作大食。部分史籍中稱其為塔什、塔孜、塔茲。至元朝中葉,大部分大食氏族人逐漸融合於漢族、蒙古族、回族,多改稱諧音漢字姓氏分別為大氏、答氏、達氏、石氏、時氏、食氏、史氏、塔氏等等。
大食國
中國唐、宋時期對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國的專稱和對伊朗語地區穆斯林的泛稱。早自 7世紀中葉起,唐代文獻已將阿拉伯人稱為多食、多氏、大寔;10世紀中葉以後的宋代文獻多作大食。阿拉伯哈裏發帝國的向東擴張,使伊朗、中亞地區講伊朗語的人逐漸改奉伊斯蘭教。講伊朗語的穆斯林也被視為阿拉伯人,並被某些相鄰的民族稱為大食人,因而大食的涵義隨之擴大。大食西南二千裏有國,山谷間,樹枝上生花如人首,但不語,人借問,笑而已,頻笑輒落。(出《酉陽雜俎》)
大食窯
明人文物鑒賞家曹昭及格古學問家王佐所著《格古要論》中雲:“大食窯,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拂郎嵌相似。嘗見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鬼國窯。今雲南人在京多作酒盞,俗呼曰鬼國嵌。內府作者,細潤可愛。”從此段得知,大食窯,是以銅骨鑲嵌胎體,用藥料填充燒制而成。其呈現五色花紋的,和拂郎嵌相類似。經常見到的器物主要是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的。這些都是女士閨房妝閣用得比較多,不是士大夫文房清供雅玩之物,當地又稱其為鬼國窯。現大明雲南的工匠師們在北京多以制作酒器盞杯,通俗稱呼鬼國嵌。內府制作的器物,細膩瑩潤,十分可愛,值得收藏。
據明代萬歷年間,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記載:“元時下大理,選其工匠最者入禁中,至我國初,收為郡縣,滇工布滿內府,今禦用監供應庫諸役,皆其子孫也。”從此段印證了臨安知府王佐在《格古要論》大食窯條中新增補著的“今雲南人在京多作酒盞,俗呼曰鬼國嵌。內府作者,細潤可愛。”由此也說明了大食窯,在元朝就在雲南大理選其最好的工匠,進入朝廷內府制作大食窯器,整個內府全是雲南工匠,並且是作為禦用即皇帝專用制作,可想而知大食窯在此朝的重要地位及雲南工匠的超凡技藝!
再據《周禮·天官·內府》:"內府掌受九貢、九賦、九功之貨賄,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內府"就是皇宮內負責監管制造器具的部門,又稱內務府。從此段加上述得知,大食窯是具有官民兩重性的中國元代古窯。
明高濂《遵生八箋》古窯論雲:有大食窯,銅身,用藥料燒成五色,有香爐、花瓶、盒子之類,窯之至下者也。清代王棠《知新錄》:“大食窯器,以銅骨為身,起線填五采藥料燒成,俗稱琺瑯是也。宋官窯色鮮菁可愛,明官窯亦佳。又謂鬼國窯。”梁同書《古窯器考》:“大食窯,出大食國。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與佛郎嵌相似”;“從兩廣來者,世稱洋磁,亦以銅作骨,嵌瓷燒成”。傅振倫《(陶說)譯註》:“大食窯是指阿拉伯的金屬掐絲琺瑯。”民國《歷代古瓷考畧》中雲:大食窯,為回教國在阿拉伯所創制之器物,稱琺瑯嵌。日本謂之七寶燒,其法以銅為骨,嵌以磁粉即琺瑯,燒成五色之花紋。元代始傳其制法入中國,至正年間造者往往遺傳至今也。《簡明陶瓷詞典》:大食窯,我國自唐以後,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大食窯可能是泛指西方國家傳入我國的嵌掐絲琺瑯器皿。此段是各個時代對大食窯的考古及論證,大多是在曹昭及王佐所著《格古要論》中論述的大食窯變來變去,沒有更新的考證成果,並且多數有曲解與不妥之處,甚至錯誤的認為大食窯就是阿拉伯即大食國的窯口,也有部分認為大食窯就是銅胎掐絲琺瑯,這些認知都是狹隘而不準確的,大家要有正知正見的認識,以下會有比較深入的認證,以供大家參考。
大食窯與琺瑯彩
要談大食窯,首先要提到琺瑯器,他們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琺瑯,又稱“佛郎”、“法藍”,是壹種多用來塗在銅質、銀質、金質等金屬器物表面的釉料(因工藝難度、造價等因素,金屬以銅質最為常見)。表面附著了琺瑯釉料的器物,就稱之為琺瑯器。點藍燒藍,銅胎填嵌,琺瑯彩在中國有悠久歷史,春秋時越王劍柄上嵌有琺瑯釉料裝飾;漢代中山靖王銅壺也有琺瑯裝飾;唐代銅鏡(日本正倉院藏),有塗各色琺瑯為花紋的裝飾。根據制作和加工工藝的不同,琺瑯器又可分為掐絲琺瑯器、鏨(zàn)胎琺瑯器、畫琺瑯器、透明琺瑯器等幾個品種,其中又以掐絲琺瑯器最具代表性。掐絲琺瑯成熟於5至6世紀,從波斯傳到阿拉伯及東羅馬帝國。
“拂郎嵌”傳入我國,與蒙古的軍事行動有關,很可能是“蒙哥西征”時將歐洲鏨胎琺瑯工匠虜至我國進行生產並傳授技術。估計“拂郎嵌”傳入我國的時間可能是在十三世紀中葉以前,或略早於掐絲琺瑯而傳入我國。琺瑯藝術起源於歐洲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現知最早的標準琺瑯器就是出土於公元前13世紀墓葬的六枚邁錫尼金戒指。雖然時代久遠導致琺瑯質已經腐蝕,但從戒指的細部掐絲還是看得很清晰。
還有其十二世紀早期,亞歷山大大帝駕馭天馬升天盤,是銅胎掐絲琺瑯盤,盤沿有阿拉伯文記載
據考古發現,琺瑯器最早誕生於希臘,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公元前13世紀的六枚戒指和雙鷹權杖首被公認為是最原始的掐絲琺瑯器。歷史記載,早在唐宋時期,掐絲琺瑯器就由於東西貿易的興起,隨著壹般番貨(舊稱進口的物品為“番貨”)傳入我國,但是直到元代成吉思汗進攻大食國(唐宋時期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的總稱),俘回了大食的掐絲琺瑯器制作工匠,掐絲琺瑯的制作技藝才正式傳入中國,從而誕生了具有中西文化與中外工藝和官民兩重性的大食窯器。
大食窯與景泰藍
在古代,大凡壹種工藝技術的傳播,除了依靠正常的商貿往來、文化交流之外,另壹個途徑就是跟軍事行動有密切關系。比如,我國造紙術傳入西方,就是由於唐代高仙芝軍中造紙匠出身的軍士,被大食軍隊俘虜後,乃將造紙術傳授到撒馬兒罕,再由撒馬兒罕傳到其它阿拉伯國家,遠至西歐。12世紀下半葉,蒙古大軍西征,橫掃歐亞大陸。1219年,蒙軍攻打“大食國”(即唐宋時期對阿拉伯地區的統稱),並於1258年占領首都巴格達。據《元典章》中亦見“惟工得免”之政策,蒙古鐵騎攻城之後,唯有身懷技藝的工匠得以免殺,“取工隨軍”或“取工匠分於各營”等。
1253年,蒙古軍隊攻雲南,在蒙軍俘虜的工匠中,就有來自阿拉伯地區、身懷掐絲琺瑯技藝的工匠。由此得知大食工藝技術傳入我國在很大程度上與蒙古遠征歐亞大陸的軍事活動也有著密切聯系。基本可以肯定大食掐絲琺瑯工匠是在蒙古旭烈兀部的軍事行動中被虜隨軍來到我國,播下了大食工藝技術的種子。具體傳入的時間很難說得準確,估計在十三世紀中期前後或者再稍許晚壹些時候。當然,大食工匠不壹定直接來到“大都”(北京)傳授技術,從以上曹昭王佐所著《格古要論》古窯器論之大食窯中提到的“今雲南人在京多做酒盞,俗呼曰鬼國嵌”的著錄判斷,大食工匠先被俘至雲南,為蒙古貴族繼續制造掐絲琺瑯,同時也把技術傳授給了雲南人,由"元跨革囊”先定雲南之元朝歷史可以得到印證。當時人們叫掐絲琺瑯器是“大食窯”,也是在中國特有的稱謂,在大食及其它國家並無此稱謂,此乃運用大食工藝技術,而且中國化了的專用窯器名,也可以說是大食金屬工藝和中國陶瓷工藝結合搭配改良而成的中國古代名窯,至少是將大食掐絲琺瑯工藝與中國商代銅鑲嵌技術及漢唐琺瑯工藝做了完美的結合和提升。
元大都是否有大食工匠,不得而知。但是,明初至天順以前明朝內府已有掐絲琺瑯之制作,也就是大食窯器制作是毫無疑問的。同時在市面上也流傳有雲南工匠制作的掐絲琺瑯酒盞之類的東西,這種雲南人制造的“大食窯”器物已經有了“鬼國窯”或“鬼國嵌”的別名了,其中這樣的稱謂,大多跟色目人及雲南的回回人和土族人有直接與間接的關系,也不排除《格古要論》作者之壹的王佐,在任臨安知府期間也曾發動工匠制作過大食窯器,為其後來建水窯在清代及民國制作白泥與紅泥細陶鑲嵌刻填技藝奠定了堅實的工藝技術基礎和歷史文化內涵,也成就了我們當今建水陶獨特的書畫刊刻、鑲嵌填制與打磨拋光的文化工藝品及人文藝術陶。早在明朝建國以前,明太祖朱元璋政權內府“監、局、司、庫、倉、門”等機構已相當完備,其中內府的造辦處就曾經作為官窯而大量制作大食窯器,其明朝景泰年間的大食窯器已達致頂峰,故後來又被狹義的稱之謂景泰藍,可以說大食窯是景泰藍的祖宗,而景泰藍僅僅是大食窯系延傳創作的壹朵絢麗東方奇葩。據明末清初,孫承澤在《天府廣記》中記載:“至內造如宣德之銅器,成化之窯器,永樂果園廠之髹器(即漆器),景泰禦前作坊之琺瑯,精巧遠邁前古,四方好事者,亦於市內重價購之。”從而又可得知大食窯在明朝景泰年間,曾經將掐絲琺瑯作為禦窯制作過,也就是說大食窯有官禦窯的歷史,所以也難怪到了清代,景泰琺瑯器更是備受歷任帝王喜愛,成為最高等級的宮廷專用奢侈品。
大食窯與鬼國嵌
1206年(丙寅年),鐵木真統壹了大漠南北,建立了軍事奴隸制的蒙古汗國。蒙古貴族采取先征服西南諸番,而後形成南北夾攻南宋的戰略。為此,他們率先征服大理。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直指雲南。中路由忽必列親自率領,南下過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麗江東部,再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烈率軍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塞其肛門,"令革囊以濟",用做渡江之用(地點在現在的長江第壹灣),渡江後入麗江,大敗大理守軍。元軍將被俘的段興、高興智送到北方見蒙古汗蒙哥,段見到蒙哥即表示歸順。蒙哥任其為"大理總管",讓其回雲南與元軍***同治理雲南。1260年忽必烈繼位,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是為元世祖。1279年元滅南宋。元世祖忽必列對雲南的統治若從1253年算起就比內地早了26年。當然蒙古軍蒙古滅大理國之後,對雲南先實行了20年的軍事管制。行省建立之前,蒙古先在大理立"元帥府",總制大理國舊地,後改為"大理善闡都元帥府",再後改為"雲南諸路宣慰司",下轄萬戶、千戶、百戶府。1274年,忽必烈在雲南設立行省,任命賽典赤為平章政事,改萬戶、千戶、百戶府為路、府、州、縣,雲南從軍事管制時期進入正常的行政管理階段。雲南行省建立時,將首府由大理遷至中慶(今昆明),結束了大理作為雲南首府536年的歷史。
元王朝雖然在雲南建立行省,但為了限制行省的權力,又分封蒙古親王鎮守雲南,劃給他們管轄範圍和領地,不受行省約束。大理國段氏則"世襲大理總管",管轄大理、善闡、威楚、統矢、會川、建昌、騰越等城,並劃定滇西為其轄地。雲南形成了蒙古親王、行省及段氏總管三家統治的格局。段氏總管時期,洱海地區仍較多地保留著大理國時期的傳統。據考證蒙古親王所轄區域,就是當時的臨安路治範圍。由現今建水指林禪寺中所保存的明代重修指林禪寺碑記中所提:“遇難,古鄯闡國也,隔越中夏萬有余裏,而臨安尤極要荒之外。密邇交廣南,向望元江、車裏、八百諸夷。騎馳不半日即為絕境,鳥言鬼面之徒帶刀箭弩矢散處山谷,喜則人,怒則獸,聲音氣味與華夏迥異。撫之以恩,頑冥而不知懷;臨之以威,愚騃而不知畏,此所以號稱難理者也。”此段所描繪絕境之地,鳥言鬼面之徒,就是當地所稱鬼國的地方,因為當時的大食窯工匠,大多是色目人、回回人和當地的土族人,相貌及說話極像臨安絕境之域的鳥言鬼面之徒,故而把大食窯又俗稱為鬼國窯和鬼國嵌。
綜上所述,大食窯,起源於元代雲南,具體古窯遺址地及燒制中心,可能在建水、也可能在大理,還有可能在麗江,更有可能在通海石屏華寧及其它地方等等,其王佐格古學課題組正在進壹步考古論證中。大食窯並不是從大食國轉入中國的金屬器血,而是大食工匠和中國工匠首先在雲南區域,運用掐絲琺瑯工藝、銅胎鑲嵌技術和陶瓷戧金工藝,在中國制作燒成的以金屬胎和陶炻瓷胎的掐絲琺瑯器,明景泰年間還曾作為禦官窯,是本土化了的中國古代名窯之壹,其制作的器物,都統稱為大食窯。也不僅是我們當今狹義稱謂的銅胎掐絲琺瑯和景泰藍,從古到今已經繁洐出饒州五色花戧金瓷器、山西琺華釉陶、誅山窯嵌多寶陶瓷、景德鎮瓷胎琺瑯彩、北京景泰藍、廣州琺瑯彩、揚州琺瑯彩、宜興紫砂琺瑯彩、日本七寶燒、雲南烏銅走銀嵌琺瑯、通海銅胎嵌琺瑯、建水紫陶、華寧窯銅紅藍綠彩、麗江銀胎嵌琺瑯、昆明斑銅嵌琺瑯等等,都是經過先進技術改良過的大食窯系工藝品和藝術品,它們仍然繼承有大食窯的基因和血統,是中西合璧官民兩用的中國惟壹國際古代窯口,其子孫後代現今都繁榮昌盛,而且仍然是名門望族。
編寫於此,吾已深深感到大食窯作為中西文化及中外工藝交融的強大生命力與無限創意力,是中國惟壹具有國際混血兒的古代名窯,現正蓬勃發展,邁向世界大舞臺。即興詩性嘆曰:蒙跨革囊定雲南,首入元朝腹地滇,大食窯器此生誕,歷經五朝正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