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仿陳鳴遠天鵝樽
當前紫砂壺的收藏基本以1949年之後的當代紫砂為主,因為明清兩代的紫砂壺,基本是按照日用泡茶器來生產的,在民間留下的完整器較少。如果是明清兩代的名人名作,價值當然很高。但目前,這類作品基本上都在博物館和藏家手中,拍場上偶有出現的,也多為偽作。1946年至1949年,有壹批宜興紫砂人去上海淘金,做了不少明清時期的高仿名作,現在拍賣市場的明清時期的名作,基本上是那時上海城隍廟古玩行裏宜興人仿出來的。
我認為,收藏流傳有序的東西最穩妥。對於老紫砂,如果沒有深刻的認識研究,那在拍場上買到真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今,由於老紫砂的鑒定缺乏權威標準,市場上沒有形成經驗性的總結,收藏風險很大。所以,近幾年國內上拍的、來路不明的紫砂老壺成交率相當低,即使成交,價格也很低。
2017年保利華誼秋拍以92萬元成交
此對天鵝尊,天鵝脖頸彎曲前伸,雙眼炯炯,長喙張開,臉部作卷雲紋,神態憨拙可愛。
雙蹼足直立撐起飽滿的身軀,兩翼緊貼兩側,淺浮雕而成,羽翅卷曲流暢,極富動感。
板尾似圭,向後斜插。寶尊喇叭口,細長頸,直腹,腹下沒於天鵝身軀之中。
神韻惟妙惟肖,足見制器技藝功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