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況氏主要在龍潭鎮,石腦鎮,相城鎮,灰埠鎮,楊圩鎮,荷嶺鎮等。其他各鄉鎮亦不少。只統計了60余個況氏聚居村莊,散居混居統計難度大,以後時間充裕再補充資料。
高安市最大的三個況氏村莊依次是:相城鎮華陽行政村的況坊村;石腦鎮高沙行政村的後況村; 龍潭鎮萬善行政村的老屋況家。 通訊地址:江西省高安市龍潭鎮梅口村藥湖自然村
藥湖的名稱來源。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瑞州府西南二十五裏有藥湖,相傳以呂仙棄藥於湖中而得名。其下流入蜀江(今高安市的錦江)。”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蜀江在瑞州府治北。源出袁州府萬載縣境龍河渡,流至上高縣淩江口,合新昌縣鹽溪,歷郡城中而東出,匯於南昌之象牙潭而入章江。亦曰錦江,亦曰錦水。
成書於南北朝時期的《水經註》記載“蜀江亦謂之濁水。自府西南來,折而東註,界為兩崖。”
北宋初年,況政遷自新建西山況坊(今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向坊村)。是高安況氏入遷祖地,發祥地。藥湖村本身不大,人數也很少。但是高安及周邊的上高、宜豐、新余、袁州區、萍鄉、奉新等況氏人口皆發源於此村。高安境內所有況氏聚居村莊都直接或間接發源於藥湖村。其中高安境內的第壹大況氏村莊華陽況坊及第二大況氏村莊高沙後況都直接發源於藥湖村。 該村原本土質、水利條件都很好的地方;後來由於錦江多次泛濫導致人口大量外遷,藥湖村已從壹個人口上千的大莊變為人口百余的小村莊。 通訊地址:江西省高安市龍潭鎮萬善村老屋況家自然村
宋徽宗趙佶政和年間(1111~1118年),況景遷遷自今上高縣錦江鎮大塘村,是周邊最大的自然村,是高安境內近半況氏村莊的直接發源地。明代出過4名進士,多名舉人及秀才;該村大部分家庭經營古董字畫,比較富裕;高安況氏第三大村莊(1982年);龍潭鎮第二大村莊(1982年),僅次於龍潭鎮高湖行政村的彭家自然村。該村在元代由於況普天的牽連被滅村,活人梟首、死人掘墓、房舍皆毀。能逃的全都外逃,壹時族人四散。元代遷居瀘州的況氏,也是這壹時期逃難至四川瀘州的。現在這個村莊是外逃南京的況均實和況均仁兩位先人在明朝建立後的洪武年間返回故土重建而成。 通訊地址:江西省高安市相城鎮華陽村況坊自然村
宋代的元豐年間,況海天於遷自龍潭鎮藥湖村,是周邊最大的自然村。況坊村為高安況氏第壹大村莊;為高安市相城鎮第壹大村莊(1982年)。處於高安與上高邊界處。該村人多勢眾,且姓氏單壹,又處於高安與上高的交界處,政府權威相對較弱。因此,該村行事比較強勢。 通訊地址:江西省高安市石腦鎮高沙村高沙況家自然村
宋紹興年間,況順大和況生大分別遷自藥湖村的前房和後房,形成高沙前況和高沙後況。開村伊始,為防水患,建村於土堆上,古稱堆上況家。後來由於受高沙村管轄,因此稱高沙況家。其中後況村為高安況氏第二大村莊(1982年);石腦鎮第二大村莊(1982年),僅次於石腦鎮石腦行政村的牌樓村。但由於牌樓村是4個挨在壹起的村組成(中房村、茶園村、七間村、下邊村),因此後況村實為石腦鎮第壹大村莊,或者說高沙況家為第壹大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