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黃釉雜質多,不是純黃釉。應該說可能只是窯工燒窯時因為溫度和配方的原因偶爾出現,屬於偶然換窯的產物。正是因為這種偶然的換窯,漢代的黃釉陶器才具有相當的歷史和技術價值。唐、遼三彩上也有深淺不壹的黃褐色釉,也屬於窯變的產物。
黃釉可分為低溫黃釉和高溫黃釉。瓷器上的高溫黃釉多為普通民窯制品;瓷器上的低溫黃釉多為官窯制品,十分珍貴。瓷器上的純低溫黃釉,作為在燒制的瓷坯上,在窯中二次燒制的裝飾釉,出現於明代宣德時期。明代成化、弘治黃釉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清代三代官窯黃釉精美,但乾隆後期黃釉進入疲軟期。
明弘治黃釉顏色較淺,稱為“焦黃”。其器壁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較厚,略呈綠色。直口板是最常見的類型,板的弧度不大。是官窯,底部有兩排青花六字雙圈字母。
明鄭德、嘉靖的黃釉顏色變深,呈“鵝黃”、“麥芽黃”。比“麥芽黃”更深的也叫“蜜蠟黃”。除單色黃釉外,還有以黃釉為底,圖案上有青釉。這種綠色花紋多刻在輪胎上作為花紋的輪廓,再塗上綠色。也有青花與範宏並列的產品,如《黃土地黃花》、《範宏地皇琉璃畫》,風格也是青花六字兩行雙圓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