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如何辨別黃銅

如何辨別黃銅

普通黃銅成分

這是銅和鋅的合金。當鋅含量小於39%時,鋅可溶於銅中,形成單相A,稱為單相黃銅。可塑性好,適合冷熱壓制。當鋅含量大於39%時,存在單相和以銅、鋅為主的B固溶體,稱為雙相黃銅。b使塑性變小,抗拉強度增加,只適合熱壓加工。如果鋅的質量分數繼續增加,抗拉強度會降低,沒有使用價值。代號用“H+數字”表示,H代表黃銅,數字代表銅的質量分數。比如H68代表銅含量為68%,鋅含量為32%的黃銅,符號前有“Z”字。比如Zcuzn38等ZH62代表黃銅,鋅含量為38%,其余為銅。H90、H80為單相、金黃色,故稱金* * *,稱為電鍍、裝飾品、勛章等。H68和H59屬於雙相黃銅,廣泛用於電器的結構件,如螺栓、螺母、墊圈、彈簧等。壹般來說,單相黃銅用於冷變形,雙相黃銅用於熱變形。

特殊黃銅成分

由普通黃銅和其他合金元素組成的多元合金稱為黃銅。通常添加的元素有鉛、錫、鋁等。,可相應稱為鉛黃銅、錫黃銅、鋁黃銅。添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強度,提高工藝代碼:表示為“主要添加元素(除鋅外)的H+符號+銅的質量分數+主要添加元素的質量分數+其他元素的質量分數”。如HPb59-1表示銅的質量分數為59%,含有主要添加元素的鉛的質量分數為1%,其余為含鋅的鉛黃銅。中國最早使用黃銅鑄錢始於明朝嘉靖年間。黃銅礦的“黃銅”二字,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著《沈懿黃敬忠經》壹書中:“西北有宮,以黃銅為壁,銜為帝皇宮。”這個“黃銅”指的是什麽銅合金,還有待檢驗。新唐書又叫“青銅”、“黃銅”,分別指礦石和冶煉品的顏色,而不是現在的銅錫合金、銅鋅合金。在宋代詩人洪的《大冶賦》中,又有壹句:“是黃銅,坑有別名,山繁平原”,指的是火法冶煉的純銅。黃銅壹詞指銅鋅合金,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有例,鮑彤錢六百萬,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過對明代銅錢成分的分析,發現《明會典》中提到的鑄錢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出現的時間比其他銅合金要晚得多,因為黃銅中的鋅很難獲得。氧化鋅在950℃-1000℃的高溫下能迅速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是以蒸氣的形式存在。冷卻時反應是逆反應,蒸氣鋅在爐內由二氧化碳氧化成氧化鋅,所以需要有專門的冷凝裝置才能得到金屬鋅。這是鋅的使用時間比銅、鉛、錫、鐵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硬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壹。但在姜寨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含鋅20%以上的黃銅件和銅管,山東交縣三裏河龍山文化也出土了兩種黃銅錐。顯然,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史前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而是人們在利用銅和鋅生產礦石時無意中獲得的。商周時期青銅器含鋅量很低,壹般在10-z的數量級,西漢和新邙時期出現了壹些獨特的銅鋅錢幣,部分錢幣含鋅量達到7%,但這並不代表西漢新邙時期就有黃銅錢幣產生。因為這些銅鋅合金是極其罕見的現象,其含鋅量壹般比真正黃銅含鋅量15%-40%要小很多。所以我們認為這些含鋅的銅錢是漢代“山鑄錢”使用銅、鋅時產生的。根據對有關礦山的調查,發現山東省昌濰、煙臺、臨沂、湖北等地有豐富的銅、鋅礦,使得冶煉的銅中含有少量的鋅。到了唐代,由於鑄幣材料的標準化,錢幣中鋅的含量是恒定的。

  • 上一篇:魯迅的故鄉研究作文
  • 下一篇:樂高胡蘿蔔刀教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