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我們常會看到各種龍的形象,而龍追逐嬉戲龍珠的形象尤為引人註目。有個成語叫二龍戲珠,說的就是兩條龍在戲著壹顆龍珠,那可不是在戲,而是在奪,那可是舍命得奪,因為龍珠不是龍的玩物,是由天地孕育而生,吸收日月之精華,擁有強大力量的神器。在我國白山黑水之間每壹萬年便會有壹顆龍珠出世,龍珠出世之時,天帝便會遣壹護珠神龍看守龍珠,待新被天帝冊封的八部天龍奉天帝旨意取走龍珠,護珠神龍才完成使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坊間就流傳著這樣的壹個故事。
引子: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我們常會看到各種龍的形象,而龍追逐嬉戲龍珠的形象尤為引人註目。有個成語叫二龍戲珠,說的就是兩條龍在戲著壹顆龍珠,那可不是在戲,而是在奪,那可是舍命得奪,因為龍珠不是龍的玩物,是由天地孕育而生,吸收日月之精華,擁有強大力量的神器。在我國白山黑水之間每壹萬年便會有壹顆龍珠出世,龍珠出世之時,天帝便會遣壹護珠神龍看守龍珠,待新被天帝冊封的八部天龍奉天帝旨意取走龍珠,護珠神龍才完成使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坊間就流傳著這樣的壹個故事。
上古年間,現在的哈爾濱地區就有壹顆龍珠橫空出世了,天帝忽覺心緒不寧,於是獨自悄悄地來到神龍司,神龍司是專門看守龍珠的治所,直接隸屬於天帝。
天帝路過神龍司的校軍場,見神龍司正在練兵,就隱了身形,饒有興致的觀看起來,見校場上行陣整齊,盔明甲亮,甚是高興,不禁面帶微笑,微微點頭,壹顆不安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看了壹會,天帝註意到校場上演練的隊伍裏,排在隊列靠後的位置有壹個身材瘦小的金甲神龍。單見他身材雖然瘦小,但非常英俊,雙目如炬。壹招壹式深得奧妙,貴不可言。於是就欽點了金甲神龍,並破例賜給金甲神龍息壤和壹只麒麟臂。
金甲神龍跪領聖旨,駕祥雲下了南天門直奔東北方向,來到現在的哈爾濱地區,這裏崇山峻嶺,怪石嶙峋,犬牙交錯,地勢極其險惡。金甲神龍見期間有壹小片沼澤有異光,便按下雲頭,很快就在這裏找到了龍珠。這是壹顆幾十萬年不遇的水龍珠,五色絢爛,有通天的神力。把龍珠存放在哪呢?金甲神龍想了很久,他忽然發現這裏河蚌很多,於是就找了壹只河蚌,將這顆龍珠藏在蚌殼裏。為了龍珠不被發現,又施法在所有的河蚌裏放了影珠。影珠雖不是龍珠,也沒有通天的神力,但同樣有著五色光輝,外表和龍珠壹模壹樣,後來這裏就盛產這種影珠,因為很珍貴,後人稱之為珍珠。自古有言:南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北珠。這北珠指的就是這裏所產的珍珠,因個大,品質好,壹直被明清兩朝皇家做為貢珠,專為皇家所有。
金甲神龍放好龍珠之後,就隱了神通。他發現居住這裏的人們生有惡疾,而且小孩總是莫名的失蹤。後來發現是壹只貓獸作祟,這只貓獸因四肢生有靈骨,所以行動快似閃電,專吃小孩。在壹天夜裏,金甲神龍擒殺了貓獸,將貓獸的靈骨(兩只後腿關節骨和兩只前腿的鎖骨)卸了下來之後搖身變作壹個白衣少年,來到人們聚居的聚落,醫好了人們的惡疾,他將貓獸的鎖骨掛在聚落的屋子門口,百獸見了紛紛退避。他教給這裏的人們采摘、漁獵的技能,還親手設計制作了掛在樹上的小孩搖籃,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野獸能襲擊偷吃小孩了,人們稱這樣的搖籃叫“悠車子”。他還讓人們經常玩耍貓獸的後腿關節骨,使人身手敏捷,百病不侵。直到現在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都對動物的鎖骨和後腿關節骨非常敬畏,稱鎖骨為哈拉巴,稱後腿關節骨為嘎拉哈。現在的哈爾濱民間還有壹種遊戲叫歘嘎拉哈。人們非常景仰和崇拜這個白衣少年,尊他為“薩滿”----可以通神的人。就這樣,金甲神龍壹邊在此看守龍珠,壹邊和當地的人們壹起快樂地生活。
東北出了龍珠的消息被壹條住在西北的惡龍知道了,惡龍的眼裏掠過壹絲詭異,當即起身直奔東北。這條惡龍不是壹般的龍神,那是壹條生於盤古開天辟地之際的火龍,在大禹治水時曾經幫助大禹疏通河道,鬥敗惡獸,立有奇功。並且有通行三界的神力。終因品行不端,沒有被受封為八部天龍。於是懷恨在心,自封為“天”,在下界作惡。因其神通廣大,天帝也很忌憚。
壹日,金甲神龍見西北方向紅雲滾滾,黃沙漫天。知道不好,立即將人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惡龍“天”很快找到了這片沼澤,可這裏的河蚌太多了,怎麽也找不到龍珠。於是“天”氣急敗壞地口噴火焰,想將這裏的壹切化為灰燼後將龍珠找出。金甲神龍見狀不好,現了真身和“天”纏鬥在壹處,直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兩條龍上下翻滾,這裏的山都被碾平了。因“天”的身軀和神力太強大,金甲神龍的體力漸漸不支,滿身的金甲被打成粉末,散落了壹地。這時,“天”口噴烈焰,燒光了森林,燒黑了土地。因水火不相容,水龍珠浴火飛升,“天”見龍珠大喜,扭頭正欲搶吞龍珠,金甲神龍用力伸出麒麟臂把“天”死死地按在地上,接著祭出息壤,將“天”壓在下面。金甲神龍自知命數已盡,念動咒語,喚回龍珠,用剩下的息壤埋住龍珠,用盡最後的力量引來上天之水,接著用龍爪在埋惡龍旁邊地上豁出兩條河,用壹條河的河水將龍珠沖到壹邊。再用另壹條河水將大火撲滅。因其中壹條河乃從天而降,後人便稱之為“天河”,也叫“混同江”,就是現在的 松花江 。另壹條河最初無名,後來女真人來到此處,見河裏盛出黃金,而名安出虎水(出產黃金的河流),就是現在的 阿什河。 殊不知這河裏出的黃金便是金甲神龍身上被打碎的金甲,現在我們還能在這兩條河裏看見金光閃閃的東西,那就是金甲粉末啊。最後金甲神龍仰天壹嘯,氣絕身亡。
惡龍“天”被埋後就形成了壹座山,因是“天”橫臥在那兒形成的山,而名“天橫山”,其後漸漸的被轉寫為 天恒山 。天恒山頭西尾東,現就在哈爾濱道外區東面的團結鎮。 天恒山 附近的山都是沙土山,只有天恒山是方圓幾十公裏內唯壹的純黃土山,很多人不解其意,其實天恒山的黃土就是息壤。金甲神龍死後成崗,在天恒山的正西方向,頭東尾西,哈爾濱建市時因崗而名“ 南崗區” 。那顆被埋沖到下遊的龍珠位置就是現在的哈爾濱市道外區巨源鎮城子村。城子村的地形北高南低,東雄西緩,距天恒山正北約壹公裏,離天恒山龍頭位置直線距離約十五公裏。北距松花江五公裏。
金甲神龍因護珠使命未能完成,故元神不滅,遊走在龍珠附近。直到女真完顏部族遷徙至此阿什河上遊,得珍珠、黃金等財源漸漸興旺起來,統壹了女真諸部。到了穆宗盈歌做部落酋長之時,因自己的八弟阿裏合懣跟隨自己戡亂興盟有功,便將龍珠所在之地賞賜給了阿裏合懣。阿裏合懣壹家就搬住到這裏。有精通風水的人便對阿裏合懣進言說龍珠所在之地有王者之氣,必出天下之主。這個說法在當時坊間迅速傳播開來,人們便稱龍珠所在之地為“靄建村”----主子的城寨的意思。這壹年阿裏合懣喜得壹子,甚為高興,便取名“靄建”意為“光榮”、“榮譽”。
小靄建天生異象:出生時左手攥著壹個嘎拉哈,右手拿著個哈拉巴,壹歲能言,二歲能跑,三歲所見過目成誦,四歲能弓馬,五歲所預之言無不應驗。靄建村的人無不稱奇,都說他將來壹定是壹位大薩滿。小靄建六歲那年靄建村發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每天夜裏靄建村南面的山都會傳來“轟隆隆”的響聲,徹夜不息。壹時間人心惶惶,傳言四起,阿裏合懣愁容滿面也無計可施。小靄建知是惡龍在被埋的地方作惡,於是跑到父親跟前說:“在南山建壹藥師佛寺,此災立消”。阿裏合懣將信將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叫人在南山興建壹座藥師佛寺。小靄建為了使惡龍永遠不能起來作惡,便取名“臥龍寺”。寺剛建好,靄建村的瘟疫奇跡般的不見了,那徹夜不息的轟隆聲也消失了。阿裏合懣的部眾奉小靄建為“薩滿”,為了感謝小靄建,將小靄建圍在當中,獻上最好的食物,整夜的載歌載舞。這件事壹傳十,十傳百,完顏部無不稱頌,但沒有人知道小靄建便是那轉世的金甲神龍。現在天恒山上還有那個鎮住惡龍的藥師佛寺----“臥龍寺”呢。
七歲的小靄建已經出落成壹個英俊的少年了,這壹年溫都部跋忒殺唐括部跋葛,穆宗命完顏阿骨打前去討伐。小靄建聽說了此事對其父阿裏合懣說:“昨夕見赤祥,此行必克敵”。阿裏合懣就對完顏阿骨打說了這件事,完顏阿骨打臨行前,見穆宗有些擔心,就轉述了阿裏合懣的話,穆宗大喜。完顏阿骨打於是上馬告辭,引軍北去。那壹年的雪很大,天氣極寒,人們又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又過了壹個多月,穆宗接到北來完顏阿骨打大勝的捷報,穆宗大喜。於是在阿裏合懣和小靄建及部眾的陪同下,穆宗在靄建村迎接到了北勝之師。在村口完顏阿骨打向穆宗行過君臣之禮後,穆宗便引完顏阿骨打往村裏大帳裏走,完顏阿骨打邊走邊向穆宗稟報了戰爭的經過,說自己與烏古論部軍隊沿土溫水過末鄰鄉,在阿斯溫山北濼之間追上並殺了跋忒。
進帳落座後,完顏阿骨打知道穆宗喜歡吃新鮮的活魚,就問阿裏合懣說:“八叔,何處可鑿冰取魚”?阿裏合懣說:“北去十裏有江”。完顏阿骨打拉著阿裏合懣出了大帳登城四顧說:“東去五裏有很大的水面,肯定有大魚。”阿裏合懣急忙打斷完顏阿骨打的話說:“那裏叫黑魚泡,有黑魚作亂,傷人性命,已派多人前去,都無果而終,還是不要去那裏吧”。穆宗也跟了出來說:“妳鞍馬勞頓還是不要去了”。只見完顏阿骨打提起大斧,翻身上馬說道“料也無妨,我即去即回。”說完便絕塵而去。小靄建跟在父親身後,壹言不發地壹直看著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走後,小靄建對阿裏合懣說阿骨打有危險。於是阿裏合懣不敢耽擱,拜別穆宗引幾十名親兵要走,小靄建拜倒在父親腳前執意要跟著,阿裏合懣也拗不過,只好同意了,吩咐左右要照顧好小靄建。小靄建跟著父親和幾十個親兵騎著馬帶著馬拉的爬犁出了村子,向東而去。走了壹會,來到壹片寬闊的冰面。完顏阿骨打命令隊伍停下。叫人在這裏鑿開兩個直徑1米的冰眼,可托網下去了壹個時辰什麽都沒有。完顏阿骨打催馬來到拖網出口的冰眼前說:“再打壹網,肯定有魚”。這壹網下去,果然沈得很,怎麽拉也拉不上來,正在這時,只聽“轟隆”壹聲巨響,壹條大黑魚破冰而出,奔著完顏阿骨打就是壹口。黑魚未全部出水,就單單壹個魚頭也有五丈長,這魚嘴就有三丈寬,牙齒像壹排尖刀。完顏阿骨打沒留神,本能地用斧子向外壹擋,這黑魚壹口正咬住完顏阿骨打大斧的斧頭上。完顏阿骨打身高三丈,力大無比,是女真第壹勇士,手中大斧的斧把有四丈長,斧頭有車輪般大小。壹個往上拉,壹個往下拽,竟然僵持在那裏,把大家都嚇呆了。這時只見完顏阿骨打壹翻腕子,兩膀壹較力,只聽見壹聲斷喝和極尖銳的幾聲脆響,大黑魚的壹排牙齒居然被斧子生生的給別斷了。只見大魚向下壹滑,順勢擺頭壹口咬住完顏阿骨打坐騎的後腿,向下就扯。完顏阿骨打還沒回過神來,眼看完顏阿骨打就要被黑魚拖下水中。就在這千鈞壹發之際,只見壹個身影閃電般的躍上魚背。大家定睛壹看,原來是小靄建。只見小靄建雙腿夾住魚背,左手摳住魚鼻子,右手從袖子裏掏出壹個嘎拉哈掩住魚牙,使得魚牙用不上力氣。又從懷裏掏出壹個哈拉巴,用扁平的壹面壹拍馬的屁股,大喊壹聲。那馬也靈,後腿壹用力,躍出去五丈,脫離了險境,把完顏阿骨打嚇出了壹身冷汗。當大家再看,大魚和小靄建已沈入水中,不見了蹤影。只見這冰下的水打著卷的翻滾,阿裏合懣叫眾人趕緊上岸。不多時只聽冰面壹聲炸響,兩米多厚的冰全部都擊碎成了碎末,這時巨浪翻滾,水壹會變成了黑色,壹會變成了白色。這可急壞了阿裏合懣和完顏阿骨打,騎著馬在岸上來回直轉圈,空有壹身伏虎博熊的本領,因不識水性也無濟於事。大約過了壹個時辰,水滾動的速度漸漸地慢了下來。有人大喊是壹條白魚壹條黑魚。大家這才看清,確實是壹白壹黑兩條魚在水中纏鬥。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水終於平靜了下來,黑魚慢慢地飄了上來,魚背上趴著小靄建,左手還死死的摳著黑魚的鼻子,右手緊緊地攥著哈拉巴。大家七手八腳地將小靄建擡到岸上,阿裏合懣搶步上前壹把抱住小靄建,完顏阿骨打等人也呼啦壹下圍了過來,搖晃著,呼喚著小靄建。小靄建咳嗽了聲,“哇”地吐了壹口水,慢慢地微睜雙眼,吃力的說:“我好累,咱們回吧”。阿裏合懣摟著小靄建眼含熱淚高興的大喊了壹聲:“起魚回營”。大家很費力的把黑魚托上了岸。好家夥,這條黑魚足有30丈長,魚腹從上到下被豁開,內臟裏裏外外到處都是。再找那白魚,已不見了蹤影。因小靄建落水,加之穆宗還在等著,大家就沒做他想,便匆匆地回營了。見了穆宗,阿裏合懣和完顏阿骨打向穆宗稟明情況,穆宗大為震驚。從未看過如此大的魚,也未聽過如此傳奇的事情,穆宗連連稱奇。感念白魚鬥黑魚,於是穆宗當即將黑魚泡改名白魚泡。於是君臣開始享用黑魚魚肉,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小靄建自從那次回來後,總是高熱。人們都以為是染了風寒,殊不知是小靄建化身為白魚,用哈拉巴剖開黑魚的腹部,殺死黑魚,而傷了元神。阿裏合懣找了不少郎中,小靄建的病幾經反復就是不見好轉,半年後終於病死。阿裏合懣甚是悲痛。壹日,阿裏合懣在房中休息,忽然看見壹朵祥雲自東方飄來,落在眼前,看見小靄建從祥雲中走出,拜倒在自己膝前言道:“阿瑪,我本是壹神龍,投胎到貴府,恰逢帝星轉世的阿骨打來此有難,天帝有旨,我必赴死相救。他年阿骨打必會稱帝,做天下之主。我去以後請您不要悲傷,您還會生有壹子,官至極頂,貴不可言,就取名叫晏吧。阿瑪,我並沒有死,去了城東的白魚泡。您想我的時候就登城東望白魚泡,當您看見壹條大白魚向您吐著泡泡,那就是兒在向您問候。說完就不見了。阿裏合懣忽悠壹下就醒了,才知道自己做了個夢。他將信將疑地登城東望,果然見白魚泡裏有壹條大白魚悠閑地向他擺著尾巴,吐著泡泡,似乎在和他打招呼。至此阿裏合懣便信以為真,不再悲傷。
果然,壹年以後,阿裏合懣又有了壹個兒子,於是取名完顏晏,幾年後的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現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稱帝,國號為“金”,史稱“金太祖”。完顏晏十幾歲月余就北定烏底改,被金太宗授左監門衛上將軍,為廣寧尹,後拜為禮、吏部尚書。金熙宗,海陵兩位皇帝當政時,殺人無數,使得大金完顏宗室雕零殆盡,也沒有加害完顏晏。完顏晏於金世宗大定二年官拜太尉,晉封齊國王,告老還鄉後,病死家中,埋在城子村,得以善終,這都是那金甲神龍在暗中護佑。(1988年金代齊國王完顏晏墓在城子村出土,震驚中外,被譽為“塞北馬王堆”出土的華服填補了我國金代服飾的空白)?
眼見完顏壹族的王氣漸漸衰微,蒙古的鐵蹄踏上大金疆土,很多百姓乃至王族貴胄都紛紛逃散。靄建村的完顏壹族殊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靄建村陷落。蒙古軍隊把完顏壹族聚攏到壹起,想用火燒死他們,適逢東風正盛,眼看火起,龍珠漸現。這時從白魚泡中躍起壹條巨大的白魚,瞬間變作壹棵大榆樹壓住了龍珠,擋住了東風。巨大的樹幹隨風搖曳,樹葉變作壹個個利刃,殺得蒙古兵落荒而逃,這才給女真皇族留下了壹線血脈,這只女真皇族離開了靄建村輾轉遷徙,隱姓埋名,最後遷到建州。明末時建州女真出了個英雄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創立了後金,其後人建立了“大清王朝”。後來“靄建村”幾經轉譯變成了“阿勒錦”,又幾經誤讀就變成了“哈爾濱”,哈爾濱在靄建村以西建市時就引用了這個名字,成了現在的哈爾濱市。
天帝感念金甲神龍忠勇,愛民,無私。特遣使封他為宿值將軍,命他掌管天宮衛隊。金甲神龍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裏,不願回天復命,於是婉言請辭。天帝雖有不舍,但還是依了金甲神龍所請,並敕封金甲神龍為八部天龍,將這顆水龍珠封贈給他,準他留在凡間。
附記:
歘嘎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