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文廟
樂陵文廟位於樂陵城裏開元大街與興隆大街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現存正殿5間,綠瓦飛檐,鬥拱承托。主要建築物有大成殿、後殿、戟門、欞星門等,整個建築布局嚴謹,疏密有致,左右對稱,內外呼應。後經明清兩朝的多次修葺,形成發文時的規模,整座建築物端莊大方,宏偉高大,巍峨壯觀。“道若江河,隨地盡成洙泗;聖如日月,普天猶是春秋。”文廟大門左右對聯。
鹹平城故址
鹹平城故址原為鹹平鎮,在市西南50裏鄭店鎮舊樂陵村,址長、寬皆500米。唐、宋時,縣城在故黃河(鬲津河)南,1069年(宋熙寧二年)河決,倉卒遷此,草草創城。城辟三門而無南門,原城墻內至今存壹高丘,是南宋副相呂頤浩讀書處“萃賢亭”遺址。
清鄉人張繆有《呂相.“萃賢亭”》詩。至元,平章余潛曾重修城池,於北郊(今樂舊樂陵村)築“看花臺”,臺高丈余,可容百人,為觀花飲宴之所。明鄉人張鵬南《元臺春草》詩即詠此。1369年(明洪武二年),縣丞何恒以城址窪下為由,遷富平鎮(即今治),城池亭臺遂廢。
五裏冢遺址
五裏冢遺址在城區西南,五裏冢村北30米處。冢為臺形,東西長83米,南北寬31米,臺高2.3米,為壹阜狀。出土有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有骨錐、鹿角、蔔骨、陶紡輪、鬲足等商、周兩代的遺物;還有漢磚、唐罐等。址西側和南面,已露出漢磚墓壁。
經省社會科學院考古隊考察,石斧、石鐮等出土處鑒定為龍山文化遺址。
遺址的發展和遺存,突破了山東省新石器時期文化分布界限,擴大了認識原始社會物質文明的視野,對研究當地歷史有壹定價值。1956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宣布為樂陵縣第壹批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2月23日,被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裏冢遺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有11處,現存的有惠王冢、夷王冢、三女墳、二冢子、三冢子和董養性墓等.
魏王城
故址在樂陵市城東南30裏處,長720米,寬420米;南北東三面有殘城斷續相連,墻高2~3米不等。為漢初樂陵第壹城,兼都尉。出土有:五銖錢、銅箭頭、布紋瓦、唐佛像等。
碧霞元君故裏
有許多神話傳說,有近千年的精神文化滲透其中,被譽為民族文化之縮影。項目景區內有公元前280年修築的“魏王城”,現古城墻遺跡尚存,為樂陵之來歷;景區內的“三女冢”為畢霞之胞妹畢仲之墓地,出土了很多戰國末、西漢初時期的文物。正在修繕、恢復中的碧霞元君故居項目占地10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建大殿二座(王母殿、碧霞祠)、偏殿六座、廂房二座、廣場、四大天王、明橋、轉運亭、藥王殿、財神殿、日月潭、觀音殿、文昌殿等古址。
萬畝棗林
位於樂陵市,總面積30萬畝,園區內有金絲小棗樹400余萬株,為中國最大的金絲小棗生產基地。開辟修建了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詞碑、乾隆禦賜棗王碑、羅成拴馬處、百棗園等30個景點。形成了“壹塔”(觀光塔)、“兩碑”(李先念題詞碑、中國金絲小棗之鄉紀念碑)、“三園”(百棗園、結義園、高科技農業園)、“四樹”(子母樹、望娘子樹、百年古樹、鐵將軍樹)的旅遊景點網絡。
文化博物館
中國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位 於樂陵市東部開發區百棗綱目產業園內,是山東省唯壹壹所棗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6000平米,由序廳、歷史廳、現代廳、企業廳、未來廳、文化長廊等六大部分組成。整個博物館以棗文化為核心,運用“時空”概念,時間順序,融入自然、科技、人文三大元素來展示中華棗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