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龍說,兩盤豆子,
小藍回答:壹甌油。
甘龍說:我看過:兩只蝴蝶在森林裏打架,
小蘭說:我看過:壹只海鷗在水面上遊泳。
甘龍說:金鐘罩在白龍寺相撞。
小蘭說,玉帝在黃鶴樓玩。
甘龍說:池中的蓮蕾正握著壹只紅色的拳頭,妳在打誰呢?
小蘭說,麻葉在岸邊伸出它們綠色的手掌。妳想要什麽?
在清朝,北京人有壹種餐館叫“天然居”。有壹次乾隆路過這家酒樓,稱贊樓名雅致,於是以樓名為題寫了壹副對聯。第壹部分是:
客人來自大自然,但客人來自天堂。
但是底線很難找到。因為底線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後五個字是前五個字的倒裝句,要意思完整,平衡和諧,意境優美,確實有難度,他命令大臣們要對。直的
當所有人都在傷腦筋的時候,紀曉嵐已經做出了下聯:
和尚遊雲隱寺,寺廟遊雲隱僧。
這幅對聯工整,意境完美,深得大臣們的稱贊。據說後人也有壹副關於此事的對聯:人過大佛寺,寺佛比別人大。
乾隆皇帝帶領他的大臣們登上泰山祭祀戴。當時,《西廂記》正在廟前上演,甘龍靈機壹動,對紀曉嵐說,我有壹副對聯。試試看怎麽樣?第壹部分乾隆說:
東嶽廟,西廂記,南北調,
小蘭略微思索了壹下道:
春和坊,賣夏布,秋收冬儲。
結合春夏秋冬四季,相信東西南北是非常合適的。
群臣遊到觀音閣,乾隆又發對聯問小蘭對不對:
寸土為廟,廟旁有詩。詩裏說:明日揚帆離古寺。
小蘭真的不含糊,回答到:
兩樹成林,禁林。禁止說:斧頭會及時進入森林。
這幅對聯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最後壹句和孟子的現成句子非常自然難得。
乾隆五十年(1785),在乾隆和管青舉行了壹千次宴會,參加宴會的有3900人。裏面有壹位141歲的老人,乾隆皇帝以此為題和小蘭談話。乾龍如雲:
花與花的重逢,會增加歲月的數目。
六十歲是壹朵花,兩朵花* * * 120歲,37歲也就是21歲,加起來正好141歲。
小蘭加起來想想,對下聯道:
慶古而稀,春秋多壹次。
七十歲是古稀,雙慶古稀是140歲,再加上壹年春秋,就是141歲了,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