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壹、天皇的黃金寶藏
雖然現在仍無法確切知道被鮑曼轉移到阿根廷的納粹財產的數量,但它無疑是未被追回的最大壹筆納粹財富,唯壹可與之相比的是二戰期間日本在亞洲掠奪的巨大寶藏。盟國在追回納粹德國掠奪的財富時投入了很大精力,對日本的戰爭贓物卻很少提及。其原因與這筆寶藏的性質有關:其中絕大多數奪自私人,而且其中很多受害人已經被日軍殺害滅口。日本的搶劫活動與納粹德國有很大不同。除猶太人外,德國對平民的搶劫並不非常嚴重,而日軍搶掠的對象不僅包括國家,還包括被占領地區的個人(尤其是華僑)、教堂、寺廟、銀行、公司、犯罪集團以及地下經濟團體。據40年代末的估計,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獲取的“戰利品”達數百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數千甚至上萬億美元,其中僅黃金壹項就有60000多噸,還有許多無法估價的鉆石、翡翠、玉器、寶石、佛像、字畫、古書、古玩等奇珍異寶。甚至還有壹些美國研究者認為,日軍所掠的所有財富總額在今天的價值達100萬億美元之多!
納粹德國曾通過黨衛軍特別組織“Devisenschutzkommando”(外匯保護部)來搜刮歐洲財富,日本軍方也有同樣的秘密組織,稱為“山百合會”(Golden Lily)。裕仁天皇任命皇族成員竹田宮恒德親王為該組織在大陸的負責人,其他幾名皇族親王如朝香宮鳩彥王、閑院宮載仁王也參與了這項任務。被掠奪的中國財產包括貴金屬、文物、圖書、銅鎳幣等,總價值在10億到20億美元之間,這些財富運至朝鮮後裝船運回日本本土。1940年,裕仁天皇的親弟弟秩父宮雍仁被任命為“山百合”在東南亞地區的主管,負責將日軍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荷屬東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掠奪的財寶通過船隊運回日本。戰爭結束後不久,秩父宮便在1953年神秘地死亡,而他的3個兄弟中除裕仁天皇(1989年病斃)外都活到了90年代,其中三笠宮親王至今仍然在世。
隨著1942年以後美國潛艇的活動增加,大量日本運輸船在本土和南中國海被擊沈。為了保護掠奪財富的安全,秩父宮親王於1943年將“山百合”總部由新加坡搬至菲律賓的呂宋島。在接下來的兩年半裏,日軍將這批財寶登記註冊,然後埋藏於呂宋島上的172處地窖、隧道和山洞中。此時日本仍在幻想與盟國實現有條件停戰,並在戰後保住對菲律賓的占領,這樣的話便可將這筆寶藏從容運回日本。
在二戰期間,日本還公然違反國際法,用醫院船來轉移掠奪的財富。1942年10月,日本醫院船“天應丸”(Tenno Maru)從東南亞裝載了2000噸黃金和大量水雷前往日本(該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並在橫須賀軍港卸下了這些黃金。該船在1945年8月17日被日本海軍秘密炸沈,以毀滅罪證。另壹艘醫院船“阿波丸”號(Awa Maru)於1945年2月17日從門司港出發,3月24日抵達新加坡,在那裏裝上了大量的橡膠、錫、鋁、大米,以及撤回本土的軍政人員。該船於3月28日起航返回日本,4月1日夜間在臺灣海峽被美國海軍“皇後魚”號潛艇擊沈。根據記錄,船上除了戰略物資和非傷員的人員外,還裝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15萬克拉工業鉆石、40箱珍寶、文物和藝術品(有人推測“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也在其中),以及大量的美元、英鎊和港元紙幣。
另外,日本還曾用軍艦運送過掠奪物品。1944年11月5日,“那智”號巡洋艦在馬尼拉灣附近被美國海軍艦載機擊沈,但是日本壹直有人說該船是被日軍潛艇擊沈的,幸存的船員被潛艇上的機槍打死以滅口。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那智”號上裝有黃金是真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70年代從其殘骸中撈出了大量黃金。1997年,壹個日本電視攝制組拍下了這批黃金,其中包括1800塊金磚,價值1.5億美元(1997年價格)。
運回日本本土的“山百合”寶藏儲存在壹些廢棄礦井中,還有壹些藏在長野縣的群山裏。日本軍方曾驅使數萬名朝鮮勞工在那裏挖掘了巨大的地下工事群,準備在美軍登陸本土後將天皇、軍部和原子彈專家轉移到那裏進行最後的頑抗。這些勞工後來都被秘密殺害。但是,到1952年締結對日和約時為止,日本從戰爭中搶來的主要財富仍然藏在菲律賓。
戰後發現的第壹處日本藏金位於菲律賓的聖羅馬納(Santa Romana)。當日軍在菲律賓節節敗退時,菲律賓遊擊隊曾發現他們將大批沈重的箱子運到壹個山洞中,然後用炸藥將出口封死。壹名戰略情報局的少校當時和遊擊隊在壹起,記住了藏寶地點。該特工在戰後重新打開了這個山洞,發現箱子中全是黃金。1945年到1948年之間,這批約重2300噸的黃金被運到了美國。戰略情報局頭子威廉·多諾萬、其部下朗斯代爾(Edward Langsdale)、駐日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和以難民救濟特使身份訪問日本的前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參與了該過程,後來的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也知道此事。多諾萬和朗斯代爾負責處理這批黃金,他們沒有將其歸還給東南亞國家的受害者,而是分別存入了42個國家的176家銀行,其中瑞士聯合銀行日內瓦分行以朗斯代爾名義開的壹個賬戶上有2000噸黃金。戰略情報局解散後,這筆巨大的財富被中央情報局接收,成為其賬面外資金,用於各種秘密活動,其使用和支配不受任何監督。中情局還通過向有影響力的實權人物分發黃金信用證(可憑該信用證去瑞士銀行直接提取黃金)的方法將他們和中情局綁在壹起。
令人震驚的是,還有壹部分“山百合”黃金成為親日派美國人的私財,其中最大的賬戶是以麥克阿瑟的兒子阿瑟·麥克阿瑟的名義在蘇黎士的瑞士信貸銀行開設的。其他資料顯示胡佛在瑞士信貸銀行的私人賬戶上有7.5噸黃金。回顧壹下美國政要在戰後和日本的勾結活動就可以弄清楚這些黃金從何而來。
日本投降後,盟國除了懲治戰犯外還對其進行了壹些戰後改造,例如廢除財閥、解散大企業、進行幣制改革、制訂新憲法,以及讓日本做出戰爭賠償等等。但是該過程受到美國駐日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及其手下的阻撓,阻撓者還有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和前總統胡佛。
格魯於1932年被任命為駐日大使,1943年通過日美外交人員交換回到美國,1945年曾任代理國務卿。他出身於波士頓的上層社會,妻子是海軍準將馬修·佩裏的曾孫女,母親則來自著名的卡博特家族。格魯家族與亞洲有長久的淵源,在19世紀時曾以銀行家的身份參與對華鴉片貿易。格魯在戰時就開始阻撓日本的民主化進程,他曾與日本駐瑞士大使進行秘密會談,承諾美國不會起訴裕仁天皇,並讓他保住皇位。該承諾完全違背了羅斯福和杜魯門政府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和懲戒戰犯的主張。
由於珍珠港事件、巴丹半島死亡行軍和虐待戰俘給美國人留下的痛苦記憶,胡佛和格魯為日本天皇和政府洗罪的計劃不得不嚴格保密。1945年底,美國國會宣布裕仁天皇為戰爭罪犯,並準備對其進行審判。但在起訴開始之前,壹些日方證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在東京的監獄中病死或自殺。美國戰俘在回國途中還被迫下字據,嚴禁他們談論在日本戰俘營受到的虐待。在麥克阿瑟的幹預下,某些高級戰犯竟免於被起訴。例如英國決定對壹位日本海軍官員撤訴,他曾命令用機槍射殺600名沈船落水的英國水兵。麥克阿瑟還下令戰犯法庭的審判中不準涉及細菌武器和731部隊問題。
盡管麥克阿瑟收到了盟國將天皇送上法庭的明確指示,但他仍不願審判天皇,甚至安排天皇到民間巡視,力圖將其打扮成接近人民的和平君主。在麥克阿瑟列出的戰犯名單中,最後只有300人被起訴,28人被判有罪,僅僅7人被處決。所有被處決的軍官都是出身長州的陸軍將領,這是對日本皇室的回報。以長州人為主的陸軍和以薩摩人為主的海軍之間結怨已久,由於裕仁皇後良子的母親是薩摩藩藩主島津的女兒,身為長州派首領的陸軍元老山縣有朋元帥曾對裕仁的婚事橫加反對,從而與天皇結下私怨。
國內的姑息滋長了麥克阿瑟的政治野心。他通過格魯與國內的親日派聯系。格魯在戰爭結束前辭去了代理國務卿職務,投身於華爾街,並成為日本財閥在美利益的代理人之壹,同時還兼任ACJ(美國對日委員會)的主席。ACJ由美國的右翼商界領導人和富有的保守派人士組成,他們雖然在表面上反對卡特爾壟斷政策,但堅決反對解散日本的財閥。他們把日本看作亞洲唯壹的工業基地,期待早日恢復對日貿易。他們認為,壹旦日本金融界的精英和實力派人士重新掌權,日本經濟就很快會重新發展起來,這樣美國也可以從中受益。這些人在華盛頓遊說國會力圖阻撓日本的戰後改革,並得到了《新聞周刊》的支持。《新聞周刊》創刊於1937年,創始人為艾夫裏爾·哈裏曼(Averell Harriman)。他出身鐵路大王家族,在二戰期間曾任駐蘇聯大使,同樣被指責曾在戰前支持希特勒。
1948年初,日本的戰後改革遭受了致命壹擊。該年2月,銀行家珀西·約翰遜(Percy Johnson)奉命前往日本評估戰後經濟改造的成果。約翰遜是化學銀行(Chemical Bank)的主席,該銀行與日本三井銀行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評估的結果在預料之中。被命令解散的325家日本財閥和大公司只解散了20家。其中沒有壹家銀行被要求重組。日本銀行通過更名等措施來掩蓋他們的過去。
胡佛在總統任內對外交並不關心,但在卸任之後卻突然對外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以私人身份遊歷世界。1938年胡佛會見了希特勒,想使美國與德國結成同盟,***同對抗蘇聯。在戰後訪問遠東期間,胡佛與日本皇室建立了友誼。他希望日本與美國結盟,成為太平洋地區的反***前哨、以及***和黨在亞洲的基地。如果他能通過自己的影響讓天皇免於戰爭審判,那麽也可以使日本政府免於受審,從而使日本的戰後復蘇和重建工作盡快開始,以便讓他的華爾街朋友從中受益。從胡佛和麥克阿瑟持有的黃金可以看出,為裕仁天皇洗脫罪名的努力確實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證實“山百合”黃金已被發現的證據之壹,是壹張於1956年簽發給馬科斯的黃金信用證。這是在他成為參議員之前的事。該信用證由瑞士銀行公司(Schweizerische Bank Gesellschaft M.H.C)發行,證明馬科斯在那裏存入了7120噸黃金。另壹份黃金信用證是1963年1月7日由瑞士聯合銀行簽發給沙特阿拉伯軍火巨商阿德南·哈肖吉(Adnan Khashoggi),馬科斯的壹個生意夥伴。哈肖吉的名字在信用證上寫錯了。
日軍從東南亞地區掠奪的黃金壹***有多少已經成為壹個不解之迷。不過我們可以從馬科斯及其代理人出售的黃金數量中看到壹些端倪。他們隨時都在倫敦、香港、悉尼等地的黃金市場上秘密出售大批金,有時壹次賣出的金錠數量就高達10多噸,比已知的菲律賓所有的黃金儲備還多。每隔壹段時間,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倫敦黃金交易所就會出現壹次稱為“馬科斯黑鷹”的秘密買賣。根據已出售的數量估算,馬科斯的黃金約有6.5萬噸。這個巨大的數字不禁給人壹種神話般的虛幻感覺,從而認為有可能是捏造的。但是根據計算,東南亞地區有史以來開采出的黃金總和與這個數字近似,而且馬科斯黃金的絕大多數應該來自喜歡積攢黃金的華人,因此可能包括從其他地方通過貿易流入東南亞的黃金。二戰結束後,許多在南洋活躍了幾個世紀的華人巨商家族都已滅絕——他們在其黃金和財富被日本人搶走後通常都被殺光了。這個數字還從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比爾德堡組織成員註)在1986年2月21日給馬科斯的壹封信中得到證實。基辛格在信中要求馬科斯將63321噸黃金賣給2000家歐洲和美國的銀行。馬科斯拒絕了這項提議,不久之後就被推翻了。根據未經證實的說法,他選擇將這些黃金交給美國以免於犯罪指控。這些黃金被裝上 “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被運往了美國。
除了馬科斯以官方名義主持的黃金發掘行動外,還有許多人在菲律賓的山區中私自尋找日軍埋藏的財富。70年代在菲律賓發生過著名的“羅哈斯事件”。羅哈斯(Domingo Roxas)是壹位菲律賓私人尋寶者,於1970年在呂宋島北部山中發現了壹尊純金佛像,重約1噸,頭部可以拆下,身體內部還藏有大量稀世珠寶。從當時報紙和電視上公布的照片上看,該佛像具有典型的暹羅-高棉風格。其時已任菲律賓總統的馬科斯聞知此事後,派軍隊從其家裏將佛像搶走,此事導致菲律賓公眾輿論嘩然,馬科斯迫於壓力“歸還”了壹尊樣子相似的實心銅佛像。根據行家估算,僅這尊金佛像本身的價值就超過2.6億美元。1996年,羅哈斯家族在美國夏威夷州法院起訴馬科斯及其繼承人(馬科斯已於1989年病死),要求賠償損失。該案件的法院審理編號為Roxas v. Marcos, 89 Haw. 91, 969 P.2d 1209。法院於1998年作出判決,馬科斯的妻子伊梅爾達必須將該佛像歸還給羅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