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雲南大理蝴蝶泉的傳說

雲南大理蝴蝶泉的傳說

蝴蝶泉的傳說

蝴蝶泉原名無底潭,潭邊住著樵夫張老爹和孤女雯姑。壹天,父女倆上山砍柴,忽見壹只受傷的小鹿跑來伏倒在雯姑身邊,呦呦哀叫。不壹會,壹個手持弓箭的獵手也緊緊追了上來。雯姑抱起可憐的小鹿向獵人求情,請求不要殺死小鹿。獵人名叫霞郎,他接受了雯姑的請求,即以小鹿相贈,並從藥囊中取出藥粉,為小鹿敷藥治傷。雯姑對霞郎感激不盡。此後,他倆常在無底潭邊相會。雯姑還把自己繡有壹百只蝴蝶的“百蝶葉”,作為愛情的信物送給霞郎。

誰知,大理城的虞王對美貌的雯姑早就垂涎三尺了。他求婚被拒絕後,借口要讓雯姑去虞王府裏繡百蝶,把她搶走。張老爹上前救護,竟被虞王府兵丁活活打死。通人性的小鹿目睹這壹幕慘狀,立即飛奔上山找到霞郎,咬著他的衣裳往山下拽。霞郎來到無底潭邊,見了雯姑的遺信,他先安葬了老人,隨後便背上弓箭,騎馬舉刀趕到虞王府。趁著夜深人靜,霞郎救出了雯姑。虞王發現後,急派總管率兵追來。霞郎張弓搭箭,壹箭射倒壹個追兵……無奈追兵人多勢眾,霞郎只得護著雯姑且戰且退,最後退到無底潭邊。這時,霞郎的箭射完了,刀也砍斷了。在無路可逃時,霞郎雯姑相抱著躍入無底潭,小鹿也跟著跳潭為自己的主人相殉。說來也怪,就在他倆跳潭時,萬裏晴天突然變為電閃雷鳴,下起暴雨,把虞王的總管和兵丁嚇跑了。

雨過天晴,鳥語花香,潭中飛起壹對大彩蝶,隨後又飛出壹只只彩蝶。相傳,他們就是霞郎、雯姑、小鹿和霞郎貼身所帶的“百蝶葉”的蝴蝶變出的。

為紀念霞郎、雯姑,人們不但把無底潭改名蝴蝶泉,還在他倆跳潭殉情的農歷四月十五這天,到泉邊憑吊,懷念這對堅強不屈的情人。壹對對情侶戀人,還在這天到泉邊聚會,唱調子,跳舞,傾訴愛意之情。四面八方的彩蝶,也在這天紛紛飛來泉邊相會,遂成大理的奇狀景觀之壹。

蝴蝶泉,在雲南省大理市周城北1公裏,滇藏公路西側,蒼山十九峰的第壹峰雲弄峰下。 進入公園,緩步上坡,行約半裏,即是壹片成蔭綠樹,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壹塊高約3公尺的大理石石碑,碑呈棱型,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側刻有郭沫若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刻著徐霞客遊大理蝴蝶泉的壹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公尺,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壹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寬約兩三丈,有大理石欄桿,常有人擲金屬錢幣於池中,觀其緩緩旋落或浮於水上,這就是“珍珠泉”。當地傳曰:“喝點蝶泉水,夠妳萬年醉。”

蝴蝶泉的奇景,引來了無數瑰麗的詩篇,明代楊慎《蝴蝶戲珍珠花》壹詩寫道:“漆園仙夢到綃宮,栩栩輕煙裊裊風。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清代詩人沙深,在《上關蝴蝶泉》詩中贊道:“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恬。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

1962年,郭沫若來遊,聽當地同誌介紹阿霽、阿霞的愛情傳說,即興寫下了長達76行的《蝴蝶泉》詩,開始是:“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首尾連接數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五彩繽紛勝似花,隨風飄搖朝復暮。蝶會遊人多好奇,以物擊之散還聚。”在敘述了這對青年的愛情悲劇後,寫道:“四方蝴蝶盡飛來,首尾聯作千秋舞,從此年年蝶會開,四月甘五年壹度。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賦。低首自息來太遲,期以明春不再誤。”

蝴蝶泉的成因,與這壹帶的環境條件有關。該泉西靠蒼山,東臨洱海。蒼山巍峨挺拔,聳立如屏,山頂積雪,經夏晶瑩。雲聚生雨,降水豐富,植物每項。洱海總面積約240平方公裏,風光綺麗,花枝不斷,四時如春。蒼山和洱海不僅為人類提供了“銀蒼玉洱”的觀賞美景,而且構成了蝴蝶等昆蟲大量繁殖與生長的自然環境。

蝴蝶泉處於洱海大斷裂的北東盤,該盤在地下水溶蝕作用下,形成了眾多的落水洞和溶洞,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形成了巖溶含水層。該含水層中的地下水,沿溶蝕管道流動,在與沖、洪積物接觸部位,受細粒松散物阻截,溢出地表後形成蝴蝶泉。該泉湧水量在18.77升/秒上下。泉水的礦化度小於0.5克/升,屬重碳酸鈣、鎂型水,無臭、無味,水質淡美。泉好水美再加上泉邊的那棵合歡樹,蝴蝶自然樂意光臨。由此可知,蝴蝶會並非是因那對情人的遇難所引起,而是由那裏的特殊環境條件決定的。

令人惋惜的是,近十數年,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美麗的蝴蝶盛會,有時,雖有蝴蝶聚集,但數量已少。據當地父老傳言:蝴蝶泉邊,原有壹蓬枝葉茂密、開白花、發清香的茨蓬,花枝纏在橫斜泉面的樹幹上,蝴蝶沿著這些下垂的花枝連成串。如今,茨蓬已除,泉面樹幹葉枯,加上周圍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田野大量使用農藥,誤傷不少蝴蝶,那連須鉤足懸於泉面的奇觀,久已不見。看來,只有認真研究蝴蝶生長的規律,加強自然環境的保護,努力保持生態的平衡,才能使迷人的蝴蝶盛會得到恢復和興盛。

  • 上一篇:門環銅獅子頭能掛墻好嗎
  • 下一篇:袁大盾的兩年銅權值錢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