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地質背景
(1)結構特征
楚雄代家村油頁巖礦區位於楚雄盆地北部坳陷的壹個次級坳陷中。其構造形態較為簡單,呈壹個軸向接近南北的短軸斜向盆地。向斜軸長20公裏,東西寬3 ~ 5公裏。地層產狀在向斜軸上幾乎是水平的,並逐漸向兩側增加到大約30°。
區內斷裂構造多為北北西向逆斷層(F1,F2,F7,F8),但礦區中部僅發現壹條近東西向平移斷層(F9),斷層東部有分支,對區內地層和油頁巖煤層造成破壞。該斷層的斷距為30 ~ 100米
(2)地層特征
礦區地層簡單,除第四系沖淤層外,主要為上侏羅統妥甸組、上白堊統馬頭山組和上江底河組。現從舊到新,敘述如下:
1.上侏羅統托店組(J3t)
泥巖夾泥質砂巖和粉砂巖。
2.上白堊統馬頭山組(K2m)
紫色泥頁巖、鈣質頁巖夾細粒長石砂質頁巖,層厚100 ~ 200米。
3.上白堊統江底河組(K2j)
根據其巖性,進壹步分為兩段:
(1)第壹部分(K2j1)包括兩個循環:第壹個循環和第二個循環:
第壹旋回(K2J1-1):上部為紫紅色長石應時砂巖,下部為砂礫石,厚度300-600m;下部為紫紅色、灰白色砂質頁巖和粉砂巖,底部可見黃綠色含銅頁巖,厚約0.5 ~ 1m,厚80 ~ 150m。
第二旋回(K2J1-2):紫紅色細粒長石應時砂巖,底部為礫石層,厚約1 ~ 2m,全層厚約200m。
(2)第二段(K2j2)中,紫紅色細粒長石應時砂巖與泥質砂巖互層。該層頂部為灰綠色含銅頁巖,厚約1 ~ 1.5m,底部為灰黑色、灰褐色瀝青質、泥灰巖夾油頁巖,單層厚0.7 ~ 1m。全層厚度為15 ~ 20m。
二、油頁巖的特征及分布
(壹)油頁巖的特性
礦區油頁巖賦存於K2j2層底部的灰黑色、灰棕色瀝青質和泥灰巖頁巖中,出露於礦區向斜軸部的冷水窪和羅誌美礦段。冷水窪礦段含礦地層埋深200 ~ 1200m,羅誌美礦段埋深200~800m,冷水窪礦段埋深0.7 ~ 1m。羅誌美礦段個別礦段含油率大於3.5%,冷水窪礦段含油率小於3.5%,達不到本次評價要求。
(2)油頁巖的形成環境
該區位於楚雄盆地中部,形成於三疊紀,結束於古近紀。早白堊世河流相和湖泊相交替出現,晚白堊世地殼略有下降,完全轉變為深水湖泊相。它為油頁巖的生成創造了有利的沈積環境。
(三)油頁巖的分布特征
該礦區礦床類型屬於銅和油頁巖沈積礦床,兩者共生,銅礦床位於油頁巖礦床的上部。油頁巖煤層出露在冷水凹陷和向斜軸部的羅誌美礦段。
羅誌美礦段含油率為3.82 ~ 6.5%,加權平均含油率為5.16%。厚度為0.68 ~ 0.75米,平均厚度為0.72米。煤層沿北北西向穩定,但延伸小於1000米
冷水坳礦段油頁巖厚度0.7 ~ 1m,煤層走向北北西向,傾角10 ~ 20。煤層走向延伸較大,間歇延伸2700m,含油率壹般為2% ~ 4%,平均為2.89%。
三。油頁巖資源評價
(壹)勘探工作程度分析
1959期間,雲南省冶金部門地質勘探公司309隊提交了《雲南省楚雄市戴家村礦區銅和油頁巖勘查儲量報告》,該報告屬於找礦階段。礦區地表采用溝探和井探,深部由於礦體傾角較小,采用手鉆和巖心鉆作為勘探手段。計算800米間距項目的C級儲量和800 ~ 1200米間距項目的D級儲量。油頁巖是銅頁巖勘探的副產品。
(2)資源評價
1.資源評價
根據新的油頁巖評價標準,對楚雄礦區油頁巖資源儲量進行了重新核定和估算,礦區油頁巖資源儲量為654.38+60萬t,其中已探明油頁巖資源654.38+60萬t,技術可采油頁巖資源72萬t,其中已探明油頁巖資源72萬t。礦區擁有頁巖油資源8萬噸,其中已探明頁巖油資源8萬噸,技術可采頁巖油資源4萬噸,其中已探明頁巖油資源4萬噸。礦區頁巖油可采資源量為3萬噸,其中頁巖油可采資源量為3萬噸
2.資源預測
含礦區油頁巖出露面積小,煤層厚度小,埋深大,含油變化大,缺乏部分勘探工程資料,故未進行油頁巖資源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