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戰疫”仍在繼續。面對病毒,我們沒有太多選擇,宅在家裏就是最好的防護手段。感謝奮鬥在前線的人們,盡最大努力去拯救每壹個病人。正是他們的負重前行,才讓我們感受到歲月靜好。
追尋復古車文化,也是追尋那些機車文化的先行者。正是由於壹批批不斷奮鬥的前輩,才讓復古機車文化逐漸在國內綻放光彩。
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了解了頗有腔調Rockers。其實這並非崇洋媚外,摩托車文化雖然始於海外,但國內的愛好者對於文化的理解也與時俱進。骨子裏延續著復古車文化該有的樣子,甚至發揚光大。
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對於經典美型追求的人們走在街上,縱使穿著古著軍服也再也不會被說成難民。無論是軍服控、古著、還是哢嘰,這都是壹種前沿的潮流文化。畢竟經典的實用設計有著近50年壹“輪回”的生命周期。
上述正是國內復古愛好者的標誌打扮。在對車的選擇上也充滿了腔調。他們大多都會喜歡極致而又狂野的Tracker與Scrambler風格的改裝機車,用以彰顯自身放蕩不羈熱愛自由的性格。
對Chopper的熱愛,在國內是壹種極度稀有的改裝文化。改裝它的車主們普遍有著隨性、不拘壹格的表現。無論踩著六七十年代的帆布鞋,還是穿著飽經風霜的工程師靴,穿著已經不再制約著他們。
雖然稀少,但是Chopper仍是國內復古騎士的壹種期盼,期盼著有壹天能隨性自在的享受騎行,期盼著有壹天摩托車不再受著歧視。
摩登派(MODS)Rocker的死敵,不過那是過去式了。和20世紀60年代英國那些叛逆的少年壹樣,拉風的座駕和搖滾樂是他們的愛。
真正的MODS在國內實屬少數,他們的座駕都是踏板車,也必須有壹種非常浮誇的“繁燈改裝”。也許妳視他們為“殺馬特”,然而他們並沒有放妳在眼裏,這才是MODS該有的氣質。
ROCKERS在國內壹度淪為'咖啡館騎士'。每周泡在ACE?CAFE的那些騎士早已脫離了競速文化。但那只是淺層玩家缺少文化認知的表現罷了,如果和他們提起Rocker,甚至會跟妳說:“不,我不聽搖滾”。
深度玩家卻傳承著Rocker精致而又不屑壹顧的性格。小範圍聚會、交流著自己對穿搭與改裝的獨特見解,平時低調高冷的他們漸漸露出了笑容。
在國內這兩類玩家卻沒有上個世紀英國那樣苦大仇深,主要因為MODS與ROCKERS的分歧來自貧富差距。而現在的國內摩托車市場,質量與美型***存的復古車價值並不親民,所以自然也就沒了爭鬥。其實對於Rockers來說,純粹英倫Cafe?RE3的出現,大大的降低了打造壹輛屬於自己的Cafe?Racer的成本。
其實國內的騎士圈子並非三言兩語可以概述。像CLUBSTYLE、匪幫、暴走族文化等等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涉及內容較多本文暫不展開討論。
中西結合的文化能產生更深層的火花是壹件非常欣慰的事情。這也正預示著國內汽摩文化的在未來五年內翻天覆地的正向變化,我們所期望的摩托車生活也即將到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