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放學後急忽忽地從學校趕到這裏,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壹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麽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裏?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裏仍像往日壹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壹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壹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註意。我踮著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在壹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壹遍。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壹頁,兩頁,我像壹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壹家。有時,壹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註意。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壹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妳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當飯店飄來壹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裏有錢該多好!去吃壹碗熱熱的面條,回到這裏時,已經有人給擺上壹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壹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裏讀了兩個多鐘頭了。我合上書,咽了壹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妳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電子課文
時間:1999年8月21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妳是采訪者,我是被采訪者,妳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妳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裏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裏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閑書。有壹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壹邊看,壹邊背壹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壹回打了我,雖然壹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閑書。怎麽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壹個地方看閑書。我看的閑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閑書的,為什麽呢?苗苗妳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嗯,妳再說說,從技術上講,怎麽才能寫的通順呢?
苗苗:得多看點兒課外書。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壹個妹妹壹塊兒看,家裏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壹來,我們就趕緊把閑書藏到缸裏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妳喜不喜歡,壹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壹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壹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壹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準了。爺爺,您會那麽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壹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壹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壹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壹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裏選,加點兒註。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妳壹天背下來喲。
3、《走遍天下書為侶》課文原文
如果妳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妳只能帶壹樣東西供自己娛樂,妳會選擇哪壹樣?壹幅美麗的圖畫,壹本有趣的書,壹盒撲克牌,壹個百音盒,還是壹只口琴……
似乎很難作出選擇。
如果妳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壹本書。”
壹本書!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妳坐船周遊世界,這壹趟下來,妳可以把它讀上壹百遍,最終妳能背誦下來。
對此,我回答是:是的,我願意讀上壹百遍,我願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這有什麽關系呢?妳不會因為以前見過妳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妳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壹切就棄家而去吧?妳喜愛的書就像壹個朋友,就像妳的家。妳已經見過朋友壹百次了,可第壹百零壹次再見面時,妳還會說:“真想不到妳懂這個!”妳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妳還會說:“我怎麽沒註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麽那麽美!”
妳總能從壹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妳看過多少遍。
所以,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裏,壹遍又壹遍地讀那本書。首先我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麽這樣做,作家為什麽要寫這個故事。然後,我會在腦子裏繼續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壹些片斷,並問問自己為什麽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其他部分,並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後,我會想象作者是什麽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這真像與另壹個人同船而行。
壹本妳喜愛的書就是壹位朋友,也是壹處妳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妳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壹種方式讀同壹本書。
4、《我的“長生果”》電子課文
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湧起愉悅之情。在記憶的心扉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壹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壹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我最早的讀物是被孩子們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那是壹種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紙片,正面印畫,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煙中的附贈物。遇到大人讓小孩買煙,這美差往往被男孩搶了去,我們女孩只落了個眼羨的份兒。集得多了,就開始比賽用手掌刮“香煙人”,看誰刮得遠。這時,我就賣力地吶喊助威,為的是最後能在贏家手裏飽覽那壹大疊畫片。這些印著“水滸”“三國”故事的小畫片,是我最早見到的連環畫。
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
後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壹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癡:《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後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得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壹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漸漸地,連環畫壹類的小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壹塊“綠洲”——小鎮的文化站有幾百冊圖書!我每天壹放下書包就奔向那裏。幾個月的功夫,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壹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壹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記得有壹次,作文的題目是《秋天來了》。教師讀了壹段範文之後,當大多數同學千篇壹律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黃了,壹片壹片地飄到了地上”時,我心裏忽然掠過了不安分的壹念:大家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寫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壹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沈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
於是,我的作文得到了個“甲優”,教師在文中又圈又點,將它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
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壹點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這些領悟自然是課外讀物的饋贈。
後來,我又不滿足於只看壹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壹樣吸引著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頭小說使我如醉如癡,我把所有課余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這時我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記書中優美的詞語,記描寫的精彩段落。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了我的理解力。
有壹次命題作文寫《壹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緒分外激動,覺得自己得到了壹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小時候受過的壹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我從壹個清冷的黃昏開始寫,以月亮的美麗皎潔和周圍人的嬉笑,來反襯壹個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寫著寫著,我禁不住眼淚花花。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評,被用大字譽抄出來貼在教室的墻上。可是,看到老師用紅筆圈出我寫的月亮“像壹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段文字,說這個“嵌”字用得特別傳神時,我臉紅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贊譽——因為這句描寫和這個“特別傳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後念念不忘的詞句。
於是,我又悟出了壹點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5、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電子課文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梅花魂》課文原文
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我想起飄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從小和外祖父生活在壹起。外祖父年輕時讀了不少經、史、詩、詞,又能書善畫,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壹遍又壹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壹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時候,我會拍著手笑起來:“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嘆壹口氣,說:“鶯兒,妳還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裏那壹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壹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有生以來,我第壹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汙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輕輕刮去汙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看見慈祥的外祖父大發脾氣,我心裏又害怕又奇怪:壹枝畫梅,有什麽稀罕的呢?
有壹天,媽媽忽然跟我說:“鶯兒,我們要回唐山去!”
“幹嗎要回去呢?”
“那兒才是我們的祖國呀!”
哦!祖國,就是那地圖上像壹只金雞的地方嗎?就是那擁有長江、黃河、萬裏長城的國土嗎?我歡呼起來,小小的心充滿了歡樂。
可是,我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親愛的外祖父。我問媽媽:“外公走嗎?”
“外公年紀太大了……”
我跑進外祖父的書房,老人正躺在藤沙發上。我說:“外公,您也回祖國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壹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離別的前壹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書房裏,鄭重地遞給我壹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我打開壹看,原來是那幅墨梅,就說:“外公,這不是您最寶貴的畫嗎?”
“是啊,鶯兒,妳要好好保存!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壹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淩,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壹樣。壹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裏,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國的那壹天正是元旦,雖然熱帶是無所謂隆冬的,但臘月天氣,也畢竟涼颼颼的。外祖父把我們送到碼頭。赤道吹來的風撩亂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發,我覺得外祖父壹下子衰老了許多。
船快開了,媽媽只好狠下心來,拉著我登上大客輪。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壹塊手絹——壹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過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這幅梅花圖和給我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壹顆眷戀祖國的心。
7、《桂花雨》課文原文
中秋節前後,正是故鄉桂花盛開的季節。
小時候,我無論對什麽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並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故鄉靠海,八月是臺風季節。桂花壹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後院子走壹回,嘴裏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壹籮給胡家老爺爺,送壹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裏,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裏,尤其是被風雨吹澆,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麽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可是母親壹看天上布滿陰雲,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壹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裏。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壹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8、《小橋流水人家》電子課文
壹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麽美,那麽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天旱的時候,這條小溪就會幹涸。村民平時靠它來灌溉田園,清洗衣物,點綴風景。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裏穿過。我和壹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並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裏玩兒。
壹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的家離小橋很近,走路五六分鐘就到了。沿著溪岸向東行,還有壹座長石橋,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壹看到茶樹,腦海裏立刻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來。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父親的書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壹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裏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裏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故鄉所有的居民都姓謝。村莊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戶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壹輩子也不會忘記。
9、《鯨》課文原文
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現過壹頭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壹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麽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裏,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鯨生活在海洋裏,因為體形像魚,許多人管它叫鯨魚。其實它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在很遠的古代,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壹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陸地的淺海裏。又經過了很長很長的年代,它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了,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適應了海洋的生活。
鯨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須鯨,沒有牙齒;壹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
鯨的身子這麽大,它們吃什麽呢?須鯨主要吃蝦和小魚。它們在海洋裏遊的時候,張著大嘴,把許多小魚小蝦連同海水壹齊吸進嘴裏,然後閉上嘴,把海水從須板中間濾出來,把小魚小蝦吞進肚子裏,壹頓就可以吃兩千多公斤。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它們遇到大魚和海獸,就兇猛地撲上去,用鋒利的牙齒咬住,很快就吃掉。有壹種號稱“海中之虎”的虎鯨,常常好幾十頭結成壹群,圍住壹頭三十多噸重的長須鯨,幾個小時就能把它吃光。
鯨跟牛羊壹樣用肺呼吸,這也說明它不屬於魚類。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出海面,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壹股水柱,就像花園裏的噴泉壹樣;等肺裏吸足了氣,再潛入水中。鯨隔壹定的時間必須呼吸壹次。不同種類的鯨,噴出的氣形成的水柱也不壹樣:須鯨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細又高;齒鯨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有經驗的人根據水柱的形狀,就可以判斷鯨的種類和大小。
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總是幾頭聚在壹起,它們通常會找壹個比較安全的地方,頭朝裏,尾巴向外,圍成壹圈,靜靜地浮在海面上。如果聽到什麽聲響,它們立即四散遊開。
鯨是胎生的,幼鯨靠吃母鯨的奶長大。這些特征也說明鯨是哺乳動物。長須鯨剛生下來就有十多米長,七千公斤重,壹天能長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鯨的壽命很長,壹般可以活幾十年到壹百年。
10、《松鼠》電子課文
松鼠是壹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xùn)良,很討人喜歡。它們雖然有時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動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櫸(jǔ)實和橡栗(lì)。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jiǎo)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lóng)的小面孔,襯上壹條帽纓(yīng)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壹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壹樣,用前爪往嘴裏送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壹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裏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在平原地區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們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樹叢裏,只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樹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奔跑,玩耍,吃東西。
松鼠不愛下水。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壹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duò)。松鼠不像山鼠那樣,壹到冬天就蟄(zhé)伏不動。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壹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裏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樹空心的縫隙裏,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們也常用爪子把雪扒開,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跑。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壹棵很光滑的高樹,壹忽兒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惹惱了,還會發出壹種很不高興的恨恨聲。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壹起,再用壹些幹苔(tái)蘚(xiǎn)編紮起來,然後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築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可以帶著兒女住在裏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xiá)窄,勉(miǎn)強可以進出。窩口有壹個圓錐(zhuī)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下雨時雨水向四周流去,不會落在窩裏。
松鼠通常壹胎生三四個。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過了冬就換毛,新換的毛比脫落的毛顏色深些。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全身的毛,身上總是光光溜溜、幹幹凈凈的。
11、《新型玻璃》課文原文
夜深了,從壹座陳列珍貴字畫的博物館裏,突然傳出了急促的報警聲。警察馬上趕來,抓住了壹個劃破玻璃企圖盜竊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妳也許不會相信,報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劃破的玻璃!這是壹種特殊的玻璃,裏面有壹層極細的金屬絲網。金屬絲網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犯罪嫌疑人劃破玻璃,碰著了金屬絲網,警報就響起來了。這種玻璃叫“夾絲網防盜玻璃”,博物館可以采用,銀行可以采用,珠寶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築物也可以采用。
另壹種“夾絲玻璃”不是用來防盜的。它非常堅硬,受到猛擊仍安然無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斷絲連地粘在壹起,不會傷人。有些國家規定,高層建築必須采用這種安全可靠的玻璃。
還有壹種“變色玻璃”,能夠對陽光起反射作用。建築物裝上這種玻璃,從室內看外面很清楚,從外面看室內卻什麽也瞧不見。變色玻璃還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調節室內的光線。所以人們又把這種玻璃叫做“自動窗簾”。
妳可能會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間裏冬暖夏涼,那該多好!這樣的玻璃早就問世了,它就是“吸熱玻璃”。在炎熱的夏天,它能阻擋強烈的陽光,使室內比室外涼爽;在嚴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氣擋在室外,使室內保持溫暖。
噪音像壹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不像煙塵和廢水那樣可以集中起來處理。盡管這位“隱身人”難以對付,人們還是想出了許多制服它的辦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臨街的窗子上如果裝上這種玻璃,街上的聲音為40分貝時,傳到房間裏就只剩下12分貝了。
在現代化的建築中,新型玻璃正在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們將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只能寫怎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