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龍溪(現福建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語堂。筆名宰予,豈青等,中國現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
寫作背景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後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壹部長篇小說,於是寫出了《京華煙雲》。
故事梗概
《京華煙雲》是壹個枝繁葉茂的故事,是壹個《紅樓夢》的“近現代”版。它“以北京城中曾,姚,牛三大家族的興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為線索,反映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的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書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壹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簡直是“展現於歷史舞臺上的活劇。而劇後的背景,則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正文
當時作者的目的是向那個黑暗歲月中部分不了解中國而鄙視中國的外國人展示真正的中國文化。所以,書中的字裏行間,都滲透著這位藝術家對中國人生活藝術的由衷贊嘆,對本土文化的鐘情以及對中國深深的熱愛。無疑其中展現的老北京味是壹大特色,優點還有;人物的性格描寫得生動,其形容宛然如在目前,心理描繪也巧妙。書中處處流露出的老莊思想——那種渾圓天成、順應天道,遵從自然,怡然隨和的生活藝術,憑添壹分哲學意義。
1.人物
“ 重要人物約八九十,丫頭亦十來個。大約以《紅樓》人物擬之,木蘭似湘雲,……莫愁似寶釵,紅玉似黛玉,桂姐似鳳姐而無鳳姐之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紈,寶芬似寶琴,雪蕊似鴛鴦,紫薇似紫鵑,暗香似香菱,喜兒似傻大姐,李姨媽似趙姨娘,阿非則遠勝寶玉。孫曼娘為特出人物,不可比擬。……“
重點講講女主角木蘭,她幾乎是壹個完人。但她又與眾不同,有血有肉。她慧質蘭心,具備中國傳統女性的美麗端莊、溫婉嫻淑,理智豁達;她更有新女性的才華橫溢、開朗大方、熱情浪漫以及卓越的社交才能。她的名字也蘊含了深意:木蘭,古代的巾幗英雄;而書中的這個木蘭,也同樣具有柔中帶鋼的力量。她喜歡寫大而剛勁的字,讓人總覺得向男孩子寫的;少女時代也常對妹妹說:“我希望自己是個男孩子。”但她仍是壹個細膩而多情的女子,她也有過青春萌動的愛情。雖然舊式的婚姻將她許配給另壹個與她青梅竹馬的男子,但她仍是幸福的,她自然而然的視過去的情感為少女的幻想,而在丈夫蓀亞的身上找到戀人身上沒有的更多的優點。這是他們自始至終相知相守,心心相印。這也正是道家“順應天道”思想的體現。正是這種思想,使木蘭的婚姻走向幸福。而隨著那個特殊歷史背景下時光的推移,木蘭的生活方式開始了壹系列的變化。“從富家生長享用壹切物質安逸到變為村姑,過著幽雅山居的生活,以及最後變為普通農民,成為忍苦、勇敢、偉大的民眾大海中的壹滴水。”她的生命由單壹的顆粒到最後的融合,是由閉塞,走向開闊,由單薄走向渾圓,由狹小走向博大的過程。
書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國社會各種人物:有畫家齊白石、哲學家林秦南、思想激進的青年學生、不畏犧牲的愛國青年、奢靡荒淫的政客、海外歸來的學者、以及壹些富商、和尚道士、日本軍官和妓女。此書內可以看見舊派人物慢慢的消滅,新式的人物跟著出來。代表最舊的是牛夫婦,曾老爺;代表新的是環兒,陳三,黛雲。
2.手法
《京華煙雲》在藝術性方面深受古典小說的影響,采用了章回小說的寫作體式,然而小說的內容卻是現代的,與才子佳人式的通俗小說有著本質區別。由於該書原文用英文寫作,因此從語言角度來評價本書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仍能從譯文中看出作者出色的語言藝術。這種語言特色不僅表現在小說整體上渾然壹體的結構上,也體現在種種細節描寫中。泰山之行中這樣描寫木蘭:“木蘭站在那高出沒字碑以上的臺子上,壹只手扶著阿非的肩膀,頭發隨著山風向後飄揚,看著猶如壹個山上的精靈。她向遠處望,遠處那壹塊塊灰的是山,壹片片紫而深綠的是山谷。壹帶隨時變色的霞彩神奇的光波,在大地上飄過。”讀過之後,猶如壹幅優美的畫卷展現在面前,仿佛身臨其境。
3.哲思
女主角木蘭的父親姚老先生,即全書思想主旨的載體。他潛心研讀道家書籍,收集古玩,修心養性;他樂於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如壹個悠然自得的哲人,將時間萬物淡然的化於胸懷。他不讓兩個女兒纏足,讓她們進新式的學校學習最先進的知識,讓她們具有新的、進步的思想…….這壹切都體現了壹種順應客觀發展規律,追求解放、追求真知的精神。正如他自己說的:“儒家的特點是總認為自己對;而道家的特點是總認為別人對。”他的壹生也正如道家八卦圖中的那個陰陽輪,雖然內有波瀾曲折,但整體上卻是渾圓飽滿的。他活的圓滿,死的安逸,地地道道的壽終正寢。他的人生境界非壹日可頓悟而來的。舉他的兩個想法為例:
壹是當他在南下逃難前夕在自家院中埋葬自己心愛的古物時,說道,人的運氣和個性息息相關。人若有福氣,壹缸清水變白銀;若沒福氣,壹缸白銀變清水。
另壹個是姚思安臨終前,女兒問他是否相信人死後會成仙的說法,他是這樣回答的:“完全荒唐無稽!那是通俗的道教。他們根本不懂莊子。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會戰勝死亡。他死的時候快樂。他不怕死,因為死就是‘返諸於道’。莊子臨死的時候告訴弟子不要埋葬他,弟子們怕他的屍體會被老鷹吃掉。莊子說:‘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我不知道自己死時是否能抱有和他壹樣瀟灑的想法,快樂而死,回歸塵土與自然,如果能的話,也不失為壹種幸福。這讓我聯想到艾裏克森的階段論,人發展的最後壹個時期――老年期就是完善感對厭倦感。如果壹個人對自己壹生感到滿足,覺得自己的價值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就能獲得完善感,這種完善感包括壹種長期鍛煉出來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學,伸延到自己的人生周期以外,與新的壹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為壹體的感覺。如果不能獲得這壹感覺,就會產生壹種厭倦感。
4. 名家點評
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女士以本書熱烈推薦林語堂為候選人時如是說:“它實事求是,不為真實而羞愧。它寫得美妙,既嚴肅又歡快,對古今中國都能給予正確的理解和評價。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壹部關於中國的著作”。
聞名遐邇的美國《時代》周刊稱《京華煙雲》“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編者按:雖然《京華煙雲》最終沒有獲獎,然而,這畢竟表示《京華煙雲》具有了走向世界的潛質。它不是獨獨寫給中國人的傑作,同時也是寫給整個人類的傑作,因為它所寫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又讓人震撼。
結尾
妳壹翻開書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後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之主旨。小說給人以壹場大夢的印象時,即成為偉大的小說,直可代表人生,無涯的人生,就是偉大的小說。
《京華煙雲》是壹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並不是壹定要有閉時才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困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壹小醜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