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經紀人浮出水面。
20多年前,畫廊老板顧欣欣的父親以1500元的價格賣出壹幅畫,眼睜睜看著買家壹轉手就賣出了近5萬元。顧欣瑩從這次教訓中看到了壹個機會:“藝術品市場的水太深了,踏足其中的人需要幫助。”
於是,隨著藝術品交易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在“助人為樂”。上海書法協會秘書長、拍賣師戴曉靜告訴記者,由於國內投資渠道相對狹窄,社會長期不富裕,人們的藝術教育相對薄弱。大部分人購買藝術品只是出於投資的原因,對於收藏和愛好的需求較少。這就造成了壹個奇怪的現象:壹方面藝術品市場異常火爆,另壹方面“藝術文盲”太多。"大多數投資者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戴曉靜說,在過去的幾年裏,藝術品經紀人的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近年來,藝術品經紀人越來越專業。四五年前,在年交易額200億人民幣的藝術品市場,藝術品經紀人多為策展人、藝術院校師生,甚至是只學藝術的愛好者,他們代表有錢但沒有藝術眼光的投資者參與各種藝術品拍賣,報酬約為成交價的5%至10%。如今,以個人身份出現的藝術經紀人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曾經是某藝術機構的員工,有的出於個人興趣,逐漸從藝術愛好者變成了藝術專家。壹些知名的畫廊、文化公司、藝術品拍賣公司等。也或多或少充當藝術品經紀人,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
藝術經紀人到底是做什麽的?
藝術經紀人到底是做什麽的?戴曉靜認為,理論上他們主要是服務於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口味尋找有升值潛力的作品。比如劉曉東的《燃鼠》、《三峽》、《十八羅漢》等名作,都是被國內知名的“藝術品投資顧問”吳進買走的。由於決策正確,這三部作品的投資人獲得了近千萬元的升值。不過,顧欣欣告訴記者,國內的藝術品經紀人大多只是撮合買賣雙方,而且由於壹般都是來自藝術機構或院校,大多與藝術作者關系密切,主要是“站”在作者這邊,給投資人推薦作品。
“國外的藝術品經紀人可以為雙方提供更多的服務:選擇拍賣行還是私下交易?如何合理避稅?怎麽做廣告?心理價位怎麽定?..... "多雲軒書畫部的壹位經理告訴記者,國外的經紀人可以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如果有需要,他們甚至會親自把潛在買家的花名冊發給客戶。
戴曉靜、顧欣欣和這位經理都認為,國外藝術品經紀人的狀態應該是我們的發展方向,藝術品經紀人會越來越像藝術品領域的財務顧問。以後,在藝術品交易之前,當妳為“該不該買賣這件作品”或者“應該出價多少”這樣的問題絞盡腦汁的時候,妳最應該想到的是:我需要壹個藝術品經紀人。
誰可以做藝術經紀人?
顧心穎認為,誠實是成為壹名藝術經紀人最重要的品質。“光知道妳的顧客想要什麽是不夠的,還要告訴他可以買什麽——盡管他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妳買不起張大千或者陳逸飛,不代表沒有其他作品可以買。”
做壹個藝術經紀人,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真的是驚人的:首先妳需要豐富的知識背景和經驗。知識包括藝術史、中國畫(油畫)的筆墨技法、主要畫家介紹、了解不同風格和流派的作品特點等。經驗是指對大量近現代和古代繪畫作品的分析和鑒賞經驗,以及對大量偽劣繪畫和藝術品的鑒別經驗。這種知識和經驗的獲得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積累。無與倫比的人脈資源是成為藝術品經紀人的必要條件,包括對藝術品作者的熟悉,對市場潛在買家的熟悉和掌握,對各種交易中間體的了解。再加上當代藝術市場嗅覺敏銳不可或缺,市場風向瞬息萬變。掌握和預見這個風向,可以為藝術品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今年4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藝術經紀人培訓項目納入正式培訓體系。文化經濟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主任袁告訴記者:“藝術品經紀人是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主角,也是我們的6+1專項人才培養計劃(即6個“老師”+1個“人”,即專業藝術品鑒定師、藝術品鑒定師、藝術品拍賣師、藝術品包裝師、翡翠鑒定師、翡翠鑒定師、藝術品經紀人。藝術品經紀人很可能成為勞動部公布的新職業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