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所謂的“老茶好”之風,都是營銷的概念,市場上可從來沒缺過概念。什麽減肥、刮油、下火、解毒、防癌、降三高等等層出不窮,不過比起這些亂七八槽的概念,這老茶熱其實還算好的,最起碼這概念比較正常,不害人。
老茶就是存放了壹些年頭的茶葉,但是這個老字很有效果,很多的東西,只要加上老字,便會形成另壹種感情,老在咱們的印象中,往往代表著壹些情懷,而且相應的價值也會上升,比如說酒、醋和陳皮,沒想到茶也走上了這條路。這正好迎合了不少茶友喜歡老物件的興趣。
例如普洱越陳越香這個說法的傳播,另壹個角度上不就是越陳越升值,再加上壹些功效的宣傳,自然會受到吹捧。
老茶到底好不好,也不想多說,況且說了啥也不算。咱們從客觀角度評價壹下老茶總是可以的。
凡事都要有個度,陳茶也是,放過了年頭,這茶壹定是會變味的。像最近火起來的小青柑,自從火了之後,全國各地各茶區紛紛效仿,什麽茶種都做成了小青柑。這些茶做成小青柑後,沒有了原本的茶香茶味,這種混合後的味道也許會有茶友喜歡,但也有不少茶友無法接受,好好的茶為啥要做成這玩意。如果有小青柑,這自然是好的,換壹種角度來說,是壹種創新,但全國各地壹窩蜂的去做這小青柑,就有點過頭了。這裏為什麽要舉小青柑這個例子,因為“老茶熱”與“小青柑”壹個道理,起了點火就跟風,最後只會千篇壹律。
每個茶種都有自己的特點,綠茶有綠茶的鮮度,紅茶有紅茶的味道,如果非要把這些茶陳化,到最後喝起來有了少許普洱茶的味道,這也怪了,既然普洱這種傳統需要陳放的茶種有這種味道,其余茶種陳放後也會衍生出這種味道,這不就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為啥不直接喝普洱茶呢。而且茶陳放是有壹定的前提條件的。
就拿烏龍茶舉例,其制作工藝中有焙火壹道工序,焙火的程度不同,導致茶葉的含水量不同,這烏龍茶的滋味便有變化,存放的方式也有所區別。喜歡喝巖茶的茶友壹定知道“隔年陳”,就是說把新茶放到第二年更好喝。
“隔年陳”針對的是焙火足的巖茶,也叫足火茶。這種茶需要時間退火,退火後茶的口感會順滑很多,香氣也會漸漸吐出來,每年的春茶制作好後在焙到足火程度,都到下半年了,再放個兩個月,就非常好喝了,沒有放到第二年再喝的必要。
不管是什麽茶,制作工藝同樣重要,焙火工序要焙“透”,做青工序要做熟做透,沒有焙“透”的茶,存放個半年都得拿回去返青,更別說要存放十年了。制作工藝無瑕疵,足而透是能否陳放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沒有滿足,就別說怎麽存怎麽放了。
在回歸主題,這個老茶的老字怎麽定義?有茶友說三五年,有茶友說十年以上。這也沒啥意義,茶在第二年就會出現陳味,失去了新茶的新鮮感,倒也不是說這種陳味不好,不過茶味還是純凈些好吧。
陳放的時間越久,茶的特征香氣會逐漸消散,喝的就是這些茶本身特殊的香氣,結果真味沒了,最後喝起來跟其它的老茶壹個味,這有啥意義啊,茶友們心裏都有數。
有些茶可以長期存放,但不代表可以陳放變成老茶,像紅茶用來做老茶的就極少,紅茶以本年的新茶為佳,存放時間久了並不會更好,反而會變差,也有例外,像紅茶武夷山煙熏小種,因為被煙熏過,會有過濃的煙火味,存放壹段時間,煙味會消散許多,變得柔和,但依舊不能陳放過長時間。
“壹年是茶,三年是藥,十年變寶。”這話也不是祖宗傳下來的,而是茶商宣傳出來的,茶含有的成分已經經過科學檢測了,***有700多種物質,其中不乏對有人有益的成分,不發酵又新鮮的綠茶含量最多,隨著陳化,很多物質會逐漸流失。
其次,茶中這些營養物質著實有限,而且多數都在茶葉裏,不在茶湯裏,不完全否認茶有少許的 養生 保健價值,但非要扯到藥用價值上,說其可以治病,這可沒有任何依據,都是口口相傳的話,如果硬要宣傳,這應該是良心壞了吧,害人。這老茶到底有沒有那麽神,大家也都清楚。咱們喝茶是為了體驗,也享受喝茶的感覺,可不是為了喝“藥”吧。
到這裏也說的夠多了,總結壹下,老茶沒那麽神秘,也沒那麽神奇,茶友們見仁見智,喜歡那個味道,就去嘗嘗,不喜歡就當沒看見。但不要隨便去存茶了,看茶存茶,普洱等需要陳放的茶可以存,但別的茶就別操這個心了,就算存放幾十年,也只能叫做陳茶,而不是老茶。
過去可沒有這老茶熱壹說,那時茶農窮的很,飯都發愁,每年出的茶恨不得馬上轉手。現在的茶農也是,當年的茶當年盡快出手,第二年茶又會長出來,哪有存放壹說。現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謂的老茶,應該是當年沒出手的茶吧,往往質量較差,正好趕上了老茶熱,價值馬上翻了好幾番,茶友們可要註意嘍。
並不是什麽茶都適合陳放做老茶,同樣的,也並不是什麽茶都適合做青柑。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持。
以公道的價格,讓大家喝到承藝最佳的原產地好茶;以誠心的匠心,承藝精湛工藝,制作好茶;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識。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壹同品鑒。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客觀公正的茶知識,與大家壹同了解,請關註公眾號:承藝文化(ID:chengyimc)
妳的問題讓我第壹個想到了黑茶,比如普洱茶安華黑茶,六堡茶,這些都是可以陳放成老茶的,壹般能夠稱得上是老茶的年份都得在十年以上才能算得上是。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近些時期有壹款茶就打破我的認知了,就是鐵觀音這款茶,它既可以是清香型的,也可以是陳香型的,這陳香型的就是壹款老茶,口感接近大紅袍但是是鐵觀音的韻味,它需要特殊的處理方式,才能有這個口感,就是得反復烘培來達到這種效果。
還有就是市場上流行的白茶,這個白茶不是安吉白茶而是福鼎白茶,這款茶有壹個俗語,三年茶五年藥七年寶,十年以上很難找!通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它變得柔和醇厚,慢慢的變成老茶,最後我們稱之為老白茶,這款茶分三個等級,貢眉牡丹還有銀針。
普洱茶裏面的壹個最好的老茶當屬老茶頭了,這款茶最少的存放十年,雖然是熟茶但是存放越久它的口感越是潤滑飽滿還有壹股陳味兒,難得的好茶,要說青茶普洱存放十年還是稱不上老茶,因為它的改變不是很大,至少的三十年才可以,但是壹般人沒有這麽長時間的存放期。
能想到的就這些了,別的還不是很了解,希望能幫到妳!
什麽茶都提倡陳放老茶,現在吹噓忽悠老茶的只不過是港臺茶葉騙子炒作普洱講故事搗鼓出來的歪理,三十年前有吹噓陳茶嗎?三百年前有吹噓陳茶嗎?
普洱陳茶的根源是普洱茶種差,大葉種茶種茶多酚含量高,工藝差,普洱工藝是從明初駐軍隨軍家屬帶過去的在中原江南地區被淘汰的團茶工藝發展而來,所以普洱(生普)的口味是又苦又澀,雲貴地區又是中國交通最困難的地區,茶葉從那裏運輸出來需要經年累月,由於技術落後,裏面的茶多酚茶皂素等引起苦澀的成分在這樣的運輸儲存過程中發生了氧化分解,由此給口感帶來的就是苦澀味降低了,這就是陳茶的最大依據,而且是陳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苦澀就越低。港臺茶葉騙子就利用這個特點,講故事編情懷,忽悠沙雕小白,包裝鼓吹普洱的神話。
茶葉從根本上是食品飲品,那就有保質期有儲存條件下,想想看妳們吃十年的陳大米,八年的陳筍幹嗎?十年就是靈芝人參也沒有藥性了。
在收藏老茶上,我比較喜歡臺灣的周瑜,是壹個真正的茶人,低調,內斂,壹如壹款歷經多年越陳越香卻毫不張揚的老茶。
茶之所以能夠經過幾千年而歷久彌新,不能不說就是茶可以讓所有喜歡它的人找到喜歡的理由,也讓無數不喜歡它的人有理由來排斥它。
茶葉由古代的綠茶壹家獨大,發展到現在六大茶類的百花齊放,的確讓茶壹步步走入所有喜歡它的人茶桌上,每壹個人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歡迎它。
茶的豐富多彩也造就了喜歡的***性和獨特的個性,不發酵的新茶有它的鮮爽甘甜的口感讓它成為大眾化的喜歡,淡淡的花香的新白茶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而慢慢陳化的老白茶讓壹部分人喜歡卻小眾,有人沈浸在普洱熟茶的醇厚綿軟的口感裏,有人喜歡普洱生茶的霸道或者冰糖甜的綿柔中,難道不都是壹種喜歡嗎?
說到這裏,已經基本解決了題主提出的問題,就是黑茶,包括普洱茶,廣西六堡茶,安化黑茶,湖北老青磚,雅安藏茶。還有目前茶葉市場新貴白茶,還有做青通透,焙火到位的巖茶,也是可以適當保存的。
當然,不是所有列舉的茶都有保存的意義,原料,做工至關重要的,同時保存茶也不是壹件小事,遮光,溫度,防潮是存茶三大法寶,保存得當,時間會讓妳得到回報,保存不當,就是垃圾壹堆。
所謂的老茶,指的是存放三年以上的茶。具體哪些茶可以放成老茶呢?
首先綠茶,綠茶是經過殺青、揉撚、幹燥這幾道程序加工制作而成。殺青是為了散失鮮葉水分,抑制酶的活性,使鮮葉發生壹定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幹茶綠、茶湯綠、葉底綠的“三綠”綠茶特征。因此綠茶需要低溫儲存在密封且無異味的環境內,並且保質期只有18個月。
紅茶屬於是全發酵茶,本身已經發酵過了,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儲存36個月。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在後期的存放過程中也會進行壹定的轉化。適宜長期保存。並且可以存儲為老茶。可以存儲為老茶的除了普洱還有白茶,在福鼎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壹年茶,三年藥,十年寶。就是說儲存越久,茶葉當中的內含物質越多,它的藥理性也越好越有價值。
壹年茶,三年藥,成年則是寶。 這話說得不假,也道出了茶的本質。茶還是當以新茶為上,具有口感好,茶香怡人。而三年以上的茶則失去此效果,雖然成藥,甚至成寶,卻只能作為藥而言,成為個別需要之人的寶。而失去茶的功效。當然也有些茶保藏的好確有茶醇甘甜之奇效,始終都沒新茶之口感茶香。
感謝您提出的問題,讓我們壹起探討茶知識,了解茶文化。
從六大茶類的角度來看,綠茶、黃茶講究趁鮮喝;紅茶與烏龍茶可以陳放,但香氣、滋味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減弱,老茶並不如新茶好喝;而最後的白茶與黑茶比較特別,它們是可以陳放成老茶的兩類。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加工過程中未進行殺青,這使得白茶蘊含的酶並未失去活性,為後期的物質轉化奠定基礎。
在長時間陳放的過程中,白茶的酶與微量氧分子發生反應,不斷生成新的物質。
表現在滋味上,新茶時期的鮮爽會逐漸轉變為老茶時期的醇厚,而且營養物質也在不斷積累,這就有了“壹年陳,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黑茶可以陳化的原因又有不同,它的制作工藝中有壹道名為渥堆,即將黑茶厚厚地堆積在壹起,因為內部不流通,人為制造出高熱高濕的環境,讓微生物參與氧化。
在後期陳放的過程中,這些微生物仍然活躍著,繼續參與物質轉化,對黑茶進行“後發酵”,從而帶來新的風味。
所以壹款工藝到位,且後期陳化發酵到位的老黑茶,同樣能夠擁有醇厚溫和的滋味。
我覺的可以陳放成老陳茶的茶就是普洱和老白茶。
白茶有“壹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老白茶在壹定的時限內,越陳越香,它的藥香,棗香更加醇和,口感更加綿厚。
普洱就不用說了,生普新茶會有苦澀和生澀味道,不宜飲用,放壹陣子,如半年,壹年,滋味就會爽口,幹醇。
熟普被譽為“能喝的古董”,我個人認為陳放5到8年左右,飲用效果最佳。內涵物質轉化,口感,湯色都達到了巔峰狀態,適合品飲。
在中國六大茶中,可以儲存的茶主要是後發酵茶。比如說普洱茶、黑茶。當然,壹些輕微發酵的茶也可以存放,但主要是根據工藝要求。
綠茶作為完全不發酵的茶,保質期壹般只能是24個月左右,不能長期存放。即使好好保管,最好也變不成老茶,只會變色變質變味,壞掉。
黃茶跟綠茶差不多,雖然它有悶黃工序,帶壹點發酵的成分,但是也不能長期存放,無法變化成老茶。
白茶可以長期存放,壹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越陳越香。這個雖然是輕微發酵,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壹樣,因為本身工藝原因,是可以長期存放變成老茶的。
烏龍茶大體上來說,不能長期存放,壹般飲用年限也就兩三年,但是有些巖茶比較特殊,最近由於老茶熱,很多人嘗試做多年份的巖茶,號稱陳年茶。
關於這壹點,紅茶也有類似操作。現在市場上也有陳年紅茶的說法,但歸根結底,還是炒作。紅茶同樣是全發酵茶類,在後期儲存過程中不會再次發生化學反應,沒有多年存茶的價值。
到了最後就是黑茶類,基本上都可以常年存放。不管普洱算不算黑茶,但是普洱是可以放成老茶的,六堡茶、安化黑茶等等,都可以存放多年,成為老茶。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可以陳放形成轉化的是白茶和黑茶,白茶有壹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黑茶主要是喝陳年的陳化味道。所以市場上流通的老茶壹般是白茶和黑茶。當然所有的茶不僅是越老越好,茶葉也是有保質期的,在特定的期限來說儲存得當,茶葉正常轉化會有壹個上升值,很多紅茶、烏龍茶可以適當陳化,陳化後味道會有所不同,當然陳化講究壹定特定空間,自己家裏的存儲空間不壹定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