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從中國的古代都出現過哪些貨幣

從中國的古代都出現過哪些貨幣

古代中國的貨幣

我國使用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貨幣文化,並對周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壹般認為,在夏商時代,我國就有了貨幣。我國最早的貨幣主要是實物貨幣,當時流通面最廣、量最大、時間最長的是貝。貝,光潔美麗,堅固耐磨,便於攜帶,便於計數。在夏商的遺址中都有大量貝出土,在商周的古文獻中也有關於貝的紀錄。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商代晚期人們開始用銅仿制海貝,青銅仿貝成為我國最早的金屬鑄幣。隨著工人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由於諸侯稱雄割劇,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四大貨幣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壹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廢除了各國形形式式的貨幣,定黃金和銅錢為統壹使用貨幣。黃金用於大宗交易的支付,而銅錢即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則用於日常生活。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範形狀的壹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壹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漢武帝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壹鑄造五銖錢。圓形方孔的面上鑄以“五銖”字樣,這樣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壹管理。五銖錢壹直用到唐高祖時期,長達七百多年,是中國古代使用最久,也是最成功的貨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五銖錢,統壹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這四個字出自唐初歐陽詢的手筆。所謂“開元”,是開創新紀元的意思,而“通寶”則指在統壹之國度內的通用寶貨。開元通寶壹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明確標明錢的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它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開鑄,在唐代通用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從未有過中斷,這在貨幣史上也是罕見的。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壹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唐代的“開元通寶”,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的壹個新紀元。自此,青銅鑄幣告別了以半兩和五銖標重命名的傳統,開始向抽象化、符號化轉軌。“開元通寶”還在形制和重量上樹立了中國貨幣的標準形象,它以壹錢為法定重量單位,每十枚錢重壹兩。十錢壹兩的十進位由此產生,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出現錢荒,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壹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鐵錢和銅錢並行。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壹貫就重達25斤8兩。在四川買壹匹羅(絲織品),要付130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使紙幣“交子”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使用統壹的紙張,有壹定的形制,印有復雜的圖案,並有防偽密記。“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壹次重要演變。“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統壹的紙幣制度,發行“中統元寶鈔”,元朝成為第壹個以統壹的紙幣為基本貨幣制度的朝代。

明初,白銀不是合法貨幣,明朝禁用金銀交易。明英宗時期,解除用銀禁令。至此,白銀作為通貨和價值尺度,才正式取得合法地位。明後期白銀普遍通行於全社會,在貨幣流通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

在清初的壹百年間,各地仍沿襲明末鑄成錠形的銀塊,以兩計算,稱量使用。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塊形狀繁多,成色不壹,重量在壹兩以下的稱散碎銀子,壹兩至五兩的稱小錁,用於壹般交易;大宗買賣則用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紋銀,它是壹種全國性的假象標準銀,重約十兩的中錠、重約五十兩的元寶,在支付時必須先折合成紋銀,再換算出其所含純銀,才能完成物值交換,使用起來十分不便。

鴉片戰爭爆發前後,外國銀元相繼輸入中國內地,當地在市面上流通的各國銀元有西班牙的本洋、荷蘭的馬劍洋、英國的站人洋、墨西哥的鷹洋、日本的龍洋等等,已達幾十種之多。由於洋銀計枚核值,使用時不必稱量,因此民間樂於接受。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它在中國成為壹種選用貨幣,同時也成為中國自鑄銀元的催生劑。道光、鹹豐年間,仿鑄洋銀從與外商貿易頻繁的沿海城市興起,然後遍及到全國各地。在廣州稱廣板,福州稱福板,杭州稱杭板,其中以上海道臺監制的最為規整,重量大體與外國銀元相符。在這種景況下,清政府為了保持民族尊嚴,維護貨幣制度,開始籌劃鑄造本國銀元。

光緒年間,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創辦廣東錢局,購進英國機器開始鑄造名為“光緒元寶”的銀元,當年鑄成100萬元。這是中國正式用機器鑄造銀元的開端,也是現代貨幣單位制度之濫觴。光緒元寶背面飾有蟠龍紋,又仿洋銀制成,因此稱作龍洋。之後清政府在天津設立了鑄造銀錢總廠,統壹制造銀元。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器鑄幣的重要演變。從此,不但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使流通了兩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壽終正寢。

  • 上一篇:鼓勵學生寫作文的名言
  • 下一篇:古董騙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