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原是衰落的“清貴之家”的女兒,很早就死了母親,到賈府後又死了父親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且先天病弱,整天與藥鍋相伴。環境的惡劣、勢利,使她多愁善感。在那“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境中,她常常是“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嘆,且好端端的便自淚不幹的。”作為封建社會中的女子,她有獨到的人生見解,具有詩人的敏感的氣質和奇逸的文思,生就的伶牙俐齒,鋒芒畢露,從不趨炎附勢,而且反抗著社會對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情操,執著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個性自由。“香魂壹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蔑視功名,反對封建的黛玉壹生以淚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絕望的邊緣,卻反常地出現了笑容,她以笑來結束她哭的壹生。
諸多看紅樓的人,壹般是不能理解林黛玉的性格,覺得她那麽狹隘、小氣、愛哭、無緣無故耍小姐脾氣,不得人心。可我卻認為我們對於黛玉典型性格的許多特點,不能抽象地去看,而是要把她放在產生她那個貴族社會的典型環境加以分析。我眼中的黛玉,勇敢、對自由理想熱烈追求,但,封建勢力扼殺了她的生命。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壹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滿紙荒唐言,壹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之所以不朽,之所以為人傳頌,除了有不少人“能解其中味”之外,其中壹重要因素自然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如果金聖嘆贊譽的水滸傳人物代表了陽剛之氣,那麽紅樓夢裏的角色則充滿了陰柔之美。
“金陵十二釵”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者莫過於林黛玉。黛玉自幼喪母,多愁善感,性情孤傲且不善交際;擅於詩書,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心胸狹窄,所以沒有什麽朋友,甚至常常樹敵;傷春悲秋的文人性格也影響了她的壹生。“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可說是“壓抑行為、深化感情”的典型,完全性靈的生活就此創造了她,也毀滅了她。且聽黛玉望著滿地落花自訴:“今日我葬花,明日誰來葬我?”看待感情之重,心思之密,可見壹斑。
另外,作者描寫黛玉形貌,也極為出色。寶玉初見黛玉,便形容她“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拂風。”還說她“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徹底地展現黛玉外在的精髓,壹個柔美病態的女子立即躍然紙上,壹顰壹笑,歷歷在目。
黛玉的才華也是非常出眾的,在《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壹回裏,黛玉的文筆驚艷四座,如“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等雋永佳句,令人激賞,無怪乎為眾人評定為第壹名。
雖然後半部紅樓夢已經不是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但我想悲劇的終結——黛玉之死應該是沒有違背作者本意。黛玉心眼雖小,但胸無城府,思想單純又不懂人情世故,哪裏敵得過聰明又心機深的寶釵呢?黛玉對感情的執著,已註定了她的結局,然而寶釵最後也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千方百計換得壹場空。我想作者以黛玉這樣精致的靈魂當作夢裏的弦,輕輕撥弄著賈府裏的算計、陰謀原音重現。
窗外細雨絲絲,風拂翠綠;屋內燈影朦朧,沈寂平靜.我喜歡,喜歡在這樣的深夜,枕著《紅樓夢》入睡,伴著林黛玉去紅樓中追尋已逝的夢.
黛玉,妳目下無塵,孤高自許,背叛這個腐朽汙濁的世界,卻最終逃不開,掙不脫這個世界.紅樓夢斷,夢斷紅樓.妳可知,這不僅是妳的悲哀,賈府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必定走向沒落的悲哀.
當妳告別病中的父親,踏上離鄉的路,兩岸的綺麗風光卻無法撫平妳緊攢的眉峰.青山在妳眼裏,成為了頹廢的容顏,船底的流水聲在妳心中,是悲淒的嗚咽.微風吹散了妳長發,妳衣袂臨風的身影是如此的纖細,又是如此的孤寂.當壹聲聲輕嘆飛進風裏時,當壹行行清淚隨著滔滔江水融為壹體時,妳翩然走進了那座極盡奢華的大園.行動如弱柳扶風,嫻靜似嬌花照水,淚眼盈盈中,僅僅是壹瞥,卻系下了壹生不解的情和緣.
盡管是錦衣玉食,盡管有數不盡的珍器古玩,可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妳難展笑顏.妳不愛榮華,也不圖富貴,妳不愛名利,也不喜歡喧囂,妳有自己追求悠遠寧靜的在水壹方.在這個充滿了世俗氣息的深府裏,妳顯得那麽的"格格不入".在這個豪華宏大的園子裏,卻只有壹顆心能與妳緊緊相依,妳們壹起吟詩,壹起作畫,壹起嬉戲,壹起在花樹下品讀西廂.
妳深愛著瀟湘館前的那壹片綠竹,妳深愛著那壹把寄托妳喜怒哀樂的瑤琴.我知道那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大觀園,在妳眼裏卻是"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墳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紗窗濕"的淒涼長夜.妳孤傲美麗,俯首弄琴.壹筆,是滿心的冰涼;壹畫,是徹日的迷茫.
不必問是誰牽的緣,不必說是誰作的主,多少希望,多少期盼,到頭來終必成空.妳的壹生,與詩書成了淚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妳只希望妳詩稿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是在妳短暫的年華中,歷經歲月滄桑,最終只能飲恨焚稿."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好壹個"葬花魂"!
夢醒了,卻又斷了.幾點冰涼的殘雨,開始渲染寧靜.妳狠心點燃所有的記憶.轉身,離去,去趕赴另壹場人生.紅樓夢斷,是壹片空白;夢斷紅樓,帶壹路風塵……
燈影下,我手捧《紅樓夢》,仿佛手心裏放的不是壹本書,而是壹個沈甸甸的美麗而又極易破碎的夢.薄薄的紙頁扇動著淡淡的墨香,我分明看到壹個柔弱女子,在紙頁間翩翩起舞.素裙,拈花,輕顰,徘徊於花間小徑,葬下芙蓉秋水.
林黛玉呵,那可是妳
壹溪流水,點點落花,仿佛在訴說著壹個淒美的故事。妳的名字仿佛暗示了妳的壹生,黛色的玉,有著淡淡的哀傷。
林黛玉,讓我輕輕的告訴妳,我好崇拜妳!
別人常說,妳孤傲自許,不懂的處事圓滑,最後落得個“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下場;別人常說,妳只會幻想,不會為未來做打算;別人常說,妳只會耍小性兒,太過於小心眼兒,容不得別人說妳半句壞話,也容不得寶玉同其他女孩兒下壹盤棋。其實,我知道,妳也希望合家歡樂,是寶玉風流的性格造就了妳悲慘的命運,註定了妳是這個愛情童話中的受傷者。
也許妳的性格本就是孤傲,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妳的這種性格最不適合寄人籬下,可命運太會開玩笑,使妳居住他人家,為此,妳更加多愁善感,見到那朵朵落花,竟吟出了《葬花詞》這世間絕唱,“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何等的悲情啊!
林黛玉,我明白,我明白妳的心。
妳孤傲,是因為妳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妳愛幻想,是因為妳想追求純潔的愛情;妳任性,是因為有些東西妳太在乎了。但命運也太會開玩笑,妳越在乎的東西它越要搶走,為此,妳更加哀愁,在這樣的情況下,妳怎能夠像寶釵那樣圓滑周到!
在那個黑暗的紅樓年代,淹沒了多少有才能的人啊!又有多少人能像妳那樣頑強的抵抗?又有誰有著妳這種“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不變追求?
林黛玉,我好崇拜妳!崇拜妳那難能可貴的才華;崇拜妳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崇拜妳能為自己的命運頑強的做出抵抗。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林黛玉,妳好嗎?妳可知道後世的我好崇拜妳!
後記:在此將本文送給那棵仙草,請妳記住,在我的心中,妳永遠是最美,永遠。
她靜嫻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她骨子裏烙著寫不完的悲傷,讀不盡的淒涼,彼時如花的年紀,眼底已有了閱盡滄桑的清冷。
他銜玉而生,行為孤僻而乖張,性格傲岸且倔強,是世俗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不肯留意於孔孟之間,不願委身於經濟之道。他期盼與人之間不再是咫尺天涯,當然,也只能是期盼罷了。
他們渴望生活如行雲流水般瀟灑自如,可以掌握自己的靈魂。
他們渴望婚姻像司馬相如般休戚與***,能夠追求自己的幸福。
可是,在那個發出腐朽氣息而又處於新舊交替的華麗時代,他們迎接到的往往是壹個接著壹個的失落無助,就連空氣裏都時常彌漫著泰山壓頂般的空虛感。
在她眼裏,賈府所呈現的那種華麗還有喧嘩,好似水中月情迷著鏡中花。
他們與世俗顯得格格不入,就像壹抹慘白紮眼地杵在五顏六色中。
他們喜歡看《牡丹亭》,喜歡臣服在幻境中短暫的快意。那些幻覺創造著黑色的傷口,每個傷口都如同黑色的曼陀羅,壹邊妖嬈,壹邊疼痛,空氣裏漫無邊際的黑色暗香肆無忌憚地湧動著。
他們都是壹樣的人,壹樣的真實,壹樣的渴望。鐘情於孤獨,沈淪於寂寞。而快樂早已在百轉千回中碾成了千瘡百孔的不堪回首,無力挽留。
他們淒美的愛情終結在壹場紙醉金迷的盛大演出中。
夜已闌珊,他撩開喜帕的那壹刻,映入眼簾的是寶釵微抿的唇,精致的面容可謂無懈可擊。他呆呆的,娶到意中人的欣悅頃刻間瓦解掉了,仿佛千溝萬壑的心臟表面被穿針走線般縫合進絕望。
她望著明火,壹行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在地面上開出了憂傷的透明花朵,似是無聲的控訴。
她笑靨如花,在冷冷清清淒淒慘慘中忽的想起了壹句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短短壹夜,顛覆了三個年輕人的命運。
林黛玉她以勇敢決絕的死亡向黑暗的社會表示強烈的反抗。賈寶玉對家的絕望延伸到了極點,終於,他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是誰在歲月裏長長嘆息。嘆回望燈如舊,惟添幾許新愁。
是誰在流年裏深深悲吟。悲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看山思流水,觸景進鄉愁,問君意隨流,綿愁幾時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義,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水有的時候是雪,有的時候是霜,有的時候是冰淩,有的時候是雨…變了的只是形態,不變的是晶瑩。生活,有時是甜,有時是苦,有時是幸福,有時是酸楚,變的是感受,不變的是真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喜好,都會把自己的視線投向某個焦點。而我,把視線投向了她。
她的名字昭示了她的壹生,黛玉——黛色之玉。是的,她就是那個眉間浸滿憂愁的林黛玉,壹段段充滿波折的經歷鑄就了她的人生。
葬花之痛
天空中飄著細小的雨珠,妳荷鋤出閨門,手捧幾多殘花,走入桃花林中,聽著寶玉與她人笑談,心中不禁壹陣緊痛。唉,到底是客,寄人籬下,本想他可照顧妳壹生,可誰料今日他竟將妳避之門外與他人笑談。幾朵殘花逝於凈土,桃花雕謝,還有落花供人銜啄,而妳卻不知明年瀟湘館內有誰存在,興口輕吟:“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夢續……”心中壹陣酸楚。
做人之道
在人數眾多的大觀園中,許多人對妳感到不滿。有人說妳不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不知巴結奉承別人;有人說妳小心眼,見不得寶玉與她人談論。可他們不知道,那是妳對封建社會的決絕所作出的反抗。在那個黑暗的紅樓年代。有多少人被黑暗封存和影響,只有妳,真正做到了“質本潔來還本去”。妳用妳自己的行動反抗著封建社會,妳有著妳自己的做人之道。
淚落之音
雨濺落了壹地。簾外,雨整夜地下著,窗下的桃花被雨滴所濺濕,妳心如刀絞。果然,在這個年代,不可能有真正的天長地久,有的只是冷漠無情。淚又壹次滑落,妳的手無力的垂著,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在為妳感到悲傷。迷蒙燈火裏,似乎有壹抹恨意,壹抹揮之不去的情!
妳的淒婉之美,讓我記住了妳,讓我忍不住把視線投向妳,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