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皇帝就是最好的職業。
如果在家裏呆著,有人來請去做皇帝,恐怕是最厲害的撿漏吧。
莫名其妙做了皇帝的人還不少,就說壹下漢靈帝吧。
漢靈帝劉宏(157年,壹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於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世襲解瀆亭侯,父劉萇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誌逝世後,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01
解瀆亭侯
秦、漢、魏、晉時期,都是以二十等爵封賞有功之人。
最高等級是徹侯,後來因為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改稱為通侯,後又改為列侯。
《後漢書?百官誌五》記載:?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
其意思就是,在列侯中食祿於縣、鄉、亭者,就稱為縣侯、鄉侯、亭侯。
比如曹操的父親太尉曹嵩封費亭侯,關羽封漢壽亭侯,劉備封宜城亭侯。
列侯跟其他爵位的俸祿壹樣,都是以實物的形式發放,主要是粟米,可以兌換布匹。
有時候皇帝也發壹些錢幣、黃金之類的,但數量很少,不屬於正常的俸祿。
壹般是以年為單位發放,稱為年俸。
列侯食俸壹千石,按照秦漢時期的計量單位,壹石大約是30.75公斤。
也就是漢靈帝劉宏沒做皇帝之前,繼承其父劉萇解瀆亭侯的爵位,每年三萬公斤粟米的工資。
今天物價來看,也就是幾十萬的工資,不算啥,三五口之家也就是個小康,要在壹線城市生活還很緊張。
但在漢代,卻不得了。
二十等爵第壹等是公士,年俸50石,殺壹個敵軍軍官才可以獲得。
相比之下,作為解瀆亭侯的劉宏,小日子還很過得去,悠哉悠哉,闊闊的小地主。
02
祖上曾闊過
太遠的劉邦就不說啦,從東漢光武帝劉秀說起吧。
劉秀作為東漢開國皇帝,傳位給四子劉莊,是為漢明帝。
劉莊傳位給五子劉炟,是為漢章帝,是東漢第三位皇帝,也就是漢靈帝劉宏的高祖。。
東漢以小皇帝居多,從章帝就開始啦。
章帝(公元57--88年),十八歲繼位,在位十四年,活了三十二歲,壹***生了八個兒子:
依次是劉伉、劉全、劉慶、劉肇、劉壽、劉開、劉淑、劉萬歲。
先立三子劉慶,後立四子劉肇為太子,劉肇十歲繼位,是為漢和帝,在位十七年,終年二十七歲。
章帝六子劉開(?--148年),永安二年(90年)封為河間王,以樂成、渤海、涿郡三郡為國。
劉開的兒子很多,記載下來的有:劉政、劉翼、劉得和劉淑四個。
劉政繼承了河間王的爵位。
劉翼為平原王,是漢桓帝的父親。
劉得為安平王。
劉淑只得到了解瀆亭侯的封爵。
劉淑去世後,其子劉萇繼承了解瀆亭侯的爵位。
劉萇早逝,其子劉宏繼承了其解瀆亭侯的爵位。
說起來,劉宏祖上也很闊,其高祖劉炟也曾是第壹大老板,但到了他這個玄孫時,就只是個解瀆亭侯啦。
對平民百姓來說,找這麽個工作還很不容易。
但對姓劉的來說,這也就是打醬油的差事啦。
03
登基為帝
為了恩澤***沾,普惠劉氏,章帝之後,大多都是小皇帝,而且都不喜歡幹得太長。
章帝在位十四年,活了三十二歲。
僅僅過了八十年的時間,先後就有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祐、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誌等七位帝王登上皇位。
最小的殤帝劉隆不滿百日登基,在位二百二十天。
在位時間最久的就是漢桓帝劉誌啦,在位二十壹年。
漢桓帝劉誌(132--168年),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
劉翼去世,劉誌襲爵為侯。
永嘉元年(145年),年幼的漢沖帝去世,無子。
外戚權臣梁冀擁立渤海王劉鴻之子劉纘(138年-146年)為帝,是為漢質帝,東漢第九位皇帝,時年八歲。
劉纘因不滿梁冀的飛揚跋扈,在壹次朝會中,當著群臣的面叫梁冀?此跋扈將軍也?。
由此引起梁冀的忌恨,就把劉纘毒死啦。
本初元年(146年),劉誌就撿了個大漏,被大將軍梁冀迎入南宮繼位,是為漢桓帝,成為東漢第十位帝王,時年十五歲。
漢桓帝畢竟年齡大了點,心眼多壹些。
此時,梁太後臨朝聽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權,大小事也不用桓帝操心。
漢桓帝就壹門心思貪玩,但也不知道他忙活了些啥。僅宮女就多達五六千人,在位二十壹年也沒生個兒子出來。
168年1月25日,漢桓帝戀戀不舍的拋下後宮壹大群女人,自己壹個人走啦,享年三十六歲。
漢桓帝劉誌駕崩後,皇後竇妙臨朝問政。
桓帝無子繼位,竇妙就與其父竇武等商議,挑來挑去就把劉宏選為了皇位繼承人。
天上又壹次掉餡餅,啪嘰壹下,這次砸在了河間國解瀆亭侯劉宏的頭上。
竇妙派遣侍禦史劉儵守和光祿大夫、奉車都尉曹節等人前往河間國迎接劉宏登基。
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劉宏隨迎駕隊伍抵達洛陽城外夏門萬壽亭,由竇武率百官迎接。
次日,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成為了東漢第十壹位帝王。
劉宏不僅撿了個大漏,坐上了皇帝,而且撿了桓帝後宮幾千個女人,自然是十分開心,也就玩得不亦樂乎!
玩著玩著,也就把東漢徹底玩完啦。
盡管是撿來的東西,理應也得珍惜才是哦。
自己不珍惜,可惦記的人卻不少。
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還得連累大家背黑鍋,這個有失公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