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早茶的起源
鹹豐同治有壹家餐廳叫“伊利餐廳”。它的設備非常簡單。它有木制的桌子和長凳來供應蛋糕。壹個寫有“茶談”字樣的木牌掛在開口處,為客人提供壹個可以停下來聊天、吃飯的地方。後來,出現了“茶館”,這意味著“隱藏”,也提供壹些休閑。當時佛山經營茶館的人都是買地建幾層樓的茶館,然後整棟樓用來經營大型茶館。從此,廣東人開始有了去茶館的習慣。還有壹種叫“二裏餐廳”的也供應同樣的點心。區別在於價格和設備。茶館的茶成本是三分六毛,而二裏酒家的茶成本只有兩毛,相差甚遠,16倍。有些老式茶館是分等級的,樓上比樓下貴,因為樓上有空調(或者電風扇),地方更寬敞。
古廣州的茶館
廣州茶館的前身是壹家餐館,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的李詠。有詩說:“萬瓦披鱗,小東門外簾斜,永安橋上行人知。這是壹家兩百年前的老餐館。“東堤錦江酒家亦舊,其對聯曰:“正面多酒痕,玉帝吹二十四橋,河中雲沈,萬影集金瓶。"
清同治年間,廣州開的茶館,原名“居”、“上茶居”。就像惠愛路城隍廟口的福來居,太平路的魯豫居,第二個茅鎮居,第三個永安居,第五個五六居,第十個陶陶居。而光緒年間,“居”改名為“樓”,稱為“尚茶館”。說來也怪,以“如”為名的茶館自有來歷:光緒元年,有陳惠如,在《情話》中首創“惠如樓”。隨後,譚信義、譚清波、趙建生等人又先後聚斂股份,開設了珠璣路樓群、三角城東樓群、海珠路三如樓群、惠福路南如樓群、買馬街福如樓群、長灘五仙門瑞如樓群、河南天乳、壹德路樓群等多家如字號茶館。
既然是樓房,地下商店就是用來賣蛋糕和糕點的。樓上中間有壹個包間,周圍是安靜的套房。茶葉的價格也高,所以有句諺語:“有錢上樓,沒錢地下(蹲)。”
為什麽陶陶居的“居”至今仍在使用,沒有改名為“樓”?因為它的優雅。粵劇藝人大多住在西關。白駒榮和薛覺先經常來陶陶居喝茶,文化名人也來這個優雅的集合。魯迅、許廣平、巴金都是陶陶居的客人。
解放後,改革後茶館的發展
這個時候是壹個茶館飛躍的時候。
茶館發展成了現代化的餐廳,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當代餐廳願意花大價錢裝修,包括單間、包間、西式;日式的,東南亞式的,各種陳設,開各種茶館,讓不同階層的人有更多的選擇。早茶和下午茶都有。至於晚茶,款式更豐富,可以吃燉菜和海鮮。
至於商業模式,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廣州酒家、南海城、食為天等連鎖經營,南海漁村、江南漁村等壹系列海鮮城,以及敦煌等高端經營。
廣州茶館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經營模式更加多元化,從傳統老字號的擴張到連鎖經營,再到高檔茶館的發展。廣州茶館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廣州早茶的現狀
“食在廣州”,壹點都沒錯。各種各樣的西餐廳,如蒙特卡洛,快餐店,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給傳統的廣州茶館帶來了壓力。比如米吉和肯德基。兩家世界知名的快餐店給了廣州茶館壹個警告。它們吸引了兒童和年輕壹代。茶館成了老人去的地方。
廣州是壹座古老的城市,不僅因為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還因為有許多老人分散在大街小巷的茶館裏。這些無所事事的老人延續著上百年的習慣,壹大早就溜達進茶館,點上壹壺綠茶,兩份點心,聊聊天或者看看報紙,悠閑地度過大半個上午。廣州的早茶因為這些老人而顯得格外悠閑。即使茶館裏有很多來去匆匆的商人,但感覺他們終究只是路人。但對於老年人來說,早茶就是他們的生命。場地可以換,但生活中沒有別的。
對此,行走臺、港、深三地多年的臺商孫先生表示認同:“香港餐館的顧客70%以上是60歲以上的老太太、老先生,剩下30%是40歲以上的男性,沒有20多歲的上班族。可見平日的早茶真的是閑來無事的老人的事。這裏十個客人中有六個有壹份當天的報紙,這是香港人的壹種生活方式。”
作為商人,廣州的商人可能受廣州老人的影響,喝早茶的節奏也是平和緩慢的。無事可做時坐上幾個小時並不罕見。而且,廣州的早茶名副其實。茶館早上四五點開門。老人們睡得少,起得早,天不亮就去茶館。正是因為他們起得早,所以那些商人即使來晚了,也不妨礙早茶的現實。深圳沒有老人,早茶壹點都不早,別說4、5點,就是7、8點。對深圳人來說太早了。在這樣壹個夜生活如此豐富的地方,能早起的深圳人絕對很難吃到早茶。深圳人喝早茶的理想時間是10之後。因為距離中午的時間太短,很多深圳人幹脆把早茶和午餐放在壹起解決,使得深圳的早茶和下午茶概念模糊不清。
在營業時間方面,格蘭雲天大酒店的中國廚師妙林法師·余明告訴記者:“廣州人講究三茶兩餐。廣州人下海早,有錢早。他們壹天有很多休閑時間,所以早茶、下午茶、夜茶都很紅火。廣州的早茶壹般都是淩晨4點開,夜茶要到晚上12才關門,有的甚至關門到第二天淩晨1-2點,有的甚至通宵營業。壹般來說,早茶市場是最紅火的,往往從清晨到11都是座無虛席。也有很多人喝夜茶,尤其是在夏天,很多廣東人把吃夜茶當成壹種避暑的方式。”
價格
廣州人講究“食不厭精”,但點心價格有高有低,貧富皆宜。老人可以點壹兩杯實惠又堅挺的,富商自然可以用魚翅漱口。
熟悉廣東文化的大酒店中餐部經理杜也說:“廣州是壹座古老的城市。吃早茶是幾百年積累的習慣,價格比深圳便宜。相比廣州,深圳的小吃質量高,吃早茶的環境也不錯,更適合商務客人洽談業務。因為廣州的早茶主要是給家庭客人的,不像深圳那麽溫柔,環境也不壹定要星級,只要壹家人開心就好。”
廣州茶館的主導地位依然存在,畢竟歷史淵源。目前,廣州的茶館面臨著各種阻力,不斷創新和完善其管理模式,使廣州的茶館進壹步發展。雖然在西餐廳和快餐店的沖擊下有壹段時間的沈寂,但廣州茶館正在復蘇和覺醒。
喝早茶的五個理由
原因1:當妳在這個鎮上時,按照習俗去做。在廣東不喝早茶,就白當嶺南人了。
理由二:親戚朋友,圍坐在桌前,壹壺茶,幾件美好的東西,可以增進感情。
理由三:吃壹頓豐盛的早餐,對每天忙碌的自己來說,是壹種有益的獎勵。
原因四:全家吃早茶,但人均消費只有二三十元。也可以和早午餐壹起解決,既經濟又享受。
理由五: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可以享受。
不喝早茶的五個理由
原因壹:周壹到周五沒時間,要上班;周末沒時間,只能睡覺。
原因二:我連早餐都不吃。我為什麽要吃早茶?
原因三:太貴了。如果是大排檔,可以考慮。
原因四:原因很簡單,沒人待妳。
理由五:早茶?什麽是早茶?
廣州的早茶文化
喝早茶是廣東特有的飲茶習俗。早上起床後,在開始壹天的工作和業務之前,壹兩杯名茶香醇可口,不僅解決了早餐,更是壹種美妙的享受。
茶就是茶和小吃。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元寶茶,零食種類也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包子,比如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豬肉包,蝦仁包子,蟹粉包子,還有其他各種幹饅頭,各種酥餅,還有雞肉粥,牛肉粥,生魚片粥,豬腸粉,蝦粉,雲。
喝茶是廣東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在這裏,緊張的人開始放松,悠閑地聊生活,聊老朋友,聊故事;在這裏,人們在淡淡的茶香中自由地抒發自己的心情。人們在茶館裏沏壹壺好茶,點壹些美味的小吃,有的自己倒飲料,有的和朋友聊壹會兒天。是不是很悠閑!
茶館也是人們謀生的重要場所。各種各樣的人在茶館裏談論股票、樓市、日本電器、美國汽車。在這裏,人們交換各種經濟和商品信息。沒有“泡”茶館的能力,發財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做生意,不進茶館,就融入不了廣東的商業社會。休閑舒適的茶館成為了商務洽談的場所,讓茶館不再只是人們聊天消磨時間的安靜場所。廣州老“妙棋香”茶館裏有壹副對聯:
忙著成名,忙著賺錢,忙著休閑,喝杯茶;
辛苦,辛苦,苦中作樂,帶上壹壺酒。
這就是人們在茶館喝茶的心理寫照。
當然,茶館不僅僅是為了早茶。喝茶的人總是從早到晚不停地來。茶館通常早上5點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關門。“三茶兩餐直下”。
在廣東,喝茶有“禮儀”。服務員倒茶時,客人通常用食指和中指輕敲桌面表示感謝。相傳這壹習俗源於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有壹次,假扮仆人的皇帝給假扮主人的仆人倒茶。仆人既感激又害怕。他本該跪下跪拜,卻又怕暴露自己的皇室身份。於是靈機壹動,用兩個手指代替敲擊桌子,壹直流傳至今。
在茶館裏,當客人需要補水時,只要打開壺蓋,服務員就會端來。至於這個禮儀的起源,據說是壹個富商去茶館喝茶,讓服務員給他添水。服務員壹打開鍋蓋就大喊“呵呵”,並聲稱放給服務員的鍋裏有壹只價值壹千塊錢的畫眉,必須由茶樓賠償。無奈之下,老板規定,要加水的茶客要自己打開鍋蓋,以防欺詐。如今,這個習慣性的動作已經成為喝茶的人加水的信號,也就不需要叫服務員了。
至於廣州早茶小吃的種類,可以在以下網頁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