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縱論-No.7
傅堯笙、戴榮華與仕女圖
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藝術的巔峰,對唐詩有壹定研究的人知道,唐詩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代,其中盛唐的詩歌最為代表唐朝氣象。我們所熟悉非常多的盛唐詩歌,例如“夕陽殘照、漢家宮闕”,又例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盛唐時期的豪邁。
而隨著唐朝中晚期,國力衰退,河西走廊喪失,似乎唐詩中就沒有葡萄美酒,也沒有了夜光杯,只剩下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那些盛唐時期的邊塞詩人,還有李白,似乎整個晚唐詩人都開始了多愁善感。當然,晚唐詩歌也有其非常可取之處,所謂風流者,魏晉人物晚唐詩。
藝術家,與其所處的時代,所經歷過的事情,對其成就和風格是有決定性的。 盛唐時期的文人上馬殺敵,下馬治國,中華精英幾乎都以去壹趟西域為榮。唯有經歷,才能體會更深刻。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故宮,有壹個二十歲剛出頭的小夥子,正對著壹個故宮中的陶瓷認真臨摹上面的紋樣,盛夏的汗水浸透了他的後背,窗外傳來了蟬聲,可小夥子依然在工作。這時候,壹位享譽中國文壇的大師——沈從文先生,他帶著壹群北大學生,在他的背後認真看著,默不作聲。待得小夥子擡起頭來,驚訝看到這麽多人,經人介紹,才知道是沈從文。
沈從文先生
公子對沈從文先生比較了解,有幸與沈從文先生有點淵源,公子的老師的老師,就是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是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的嫡傳弟子。 沈從文先生不僅僅在文學上有所造詣,在金石文物上也有非常深的認知,特別是陶瓷 。節選沈從文先生的弟子,汪曾祺為他寫的散文《沈從文:星鬥其文,赤子其人》其中的壹段,即可見功夫。
“沈先生到北京後即喜歡搜集瓷器。有壹個時期,他家用的餐具都是很名貴的舊瓷器,只是不配套,因為是壹件壹件買回來的。他壹度專門搜集青花瓷。買到手,過壹陣就送人。西南聯大好幾位助教、研究生結婚時都收到沈先生送的雍正青花的茶杯或酒杯。沈先生對陶瓷賞鑒極精,壹眼就知是什麽朝代的。壹個朋友送我壹個梨皮色釉的粗瓷盒子,我拿去給他看,他說:“元朝東西,民間窯!”有壹陣搜集舊紙,大都是乾隆以前的。多是染過色的,瓷青的、豆綠的、水紅的,觸手細膩到像煮熟的雞蛋白外的薄皮,真是美極了。”
——汪曾祺《沈從文: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當酷愛陶瓷的沈從文先生在故宮見到這樣壹個同樣醉心於陶瓷的年輕小夥子,肯定是非常高興。當時沈從文先生長期從事文物研究工作,先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研究文物、工藝美術圖案及物質文化史等。當他得知眼前這個小夥子就是來自瓷都江西景德鎮,更為青眼有加,於是多次與他探討陶瓷藝術,還常邀請他到家裏做客。
景德鎮陶瓷大師? 戴榮華先生
這個小夥子,就是景德鎮當代著名陶瓷大師戴榮華,戴榮華在北京故宮的幾年時間,不僅研究了歷代陶瓷造型裝飾,系統地學習和了解了中國的陶瓷史,而且還得到了沈從文的許多幫助和指點。
公子曾經在之前文章《 請不要過度神化景德鎮陶瓷! 》中說過,景德鎮的頂尖陶瓷壹定是中華文化精英做指導,陶瓷頂尖精英制作。而沈從文先生正是中華文化巨擘,戴榮華先生亦是陶瓷頂尖精英。所以說,戴榮華能夠成為壹代陶瓷大師,不僅僅在於其勤奮和天賦,更與在北京故宮學習數年以及和當時文化大師的交流是分不開的。這是怎樣的機緣,相當於當妳剛學習彈琴的時候,就在中央音樂學院的特訓班,往來也是郎朗這樣名滿天下的鋼琴大師。
戴榮華先生專長古彩和粉彩,擅長人物,尤其以古裝仕女瓷畫著名。 江蘇省陶瓷藝術學會副理事長張誌安在《戴榮華瓷畫藝術》壹書的序中寫道:“形貌適中、窈窕清麗、純潔溫文,是他筆下仕女的獨有特征……戴榮華筆下的仕女,既有傳統,亦有新意,線條準確,層次清晰,突出人與物的裝飾效果,而又不失平正,是他作品的最佳境界。”戴榮華的陶瓷作品創作題材多取自神話傳說、歷史典故,作品大多以詩托畫,詩畫交融。他的陶瓷作品格調高雅,註重刻畫人物情感,色彩明麗,構圖簡練,技藝全面,風格鮮明而自成壹格。
戴榮華 《此曲只應天上有》
戴榮華《仕女圖》? 放大近景
戴榮華先生的人生軌跡頗為順利,從故宮學成歸來後,在景德鎮工作於陶瓷研究院,憑借著勤奮和機緣,他在1996年實至名歸成為了陶瓷職稱中含金量最高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戴榮華先生從小就是個乖孩子,也是壹個大方厚實人,我從朋友那聽到壹個故事,戴榮華先生當年畫仕女,怎麽畫都感覺不對,身邊朋友就勸他,妳得親自去看長得好看的姑娘,妳才能畫出來。戴榮華先生覺得在理,有壹天他看到街上壹個掃地的姑娘,特別美,於是跟著看,結果跟著看了兩天,被人家姑娘發現了。姑娘以為是個大流氓,應該是責問了戴榮華先生,戴榮華先生滿臉通紅,從此再也不提看姑娘寫生壹事。那個年代是壹個淳樸的年代,年輕人在街上手牽手都算是壹個比較讓人驚奇的事。不過通過這件趣事,也能看出戴榮華先生的的確確就是壹個“乖孩子”。
中國陶瓷大師 傅堯笙先生
相比於戴榮華先生,年長他四歲的傅堯笙並非是壹個“乖孩子”。傅堯笙先生是出生在壹個陶瓷藝術之家,其父傅題壽是藝術瓷廠專科學校的圖案老師,但他的陶瓷藝術卻並非家傳。
景德鎮 詹家下弄
傅堯笙家住在詹家下弄,這是景德鎮當時最為有名的紅店“集中營”。生長在這種陶瓷的世界裏,傅堯笙自小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門藝術。由於傅堯笙是父母的第11胎,也是唯壹帶活下來的,加上患有肺結核病,所以對他非常疼愛的父母,在對其進行燕窩不斷地保養同時,始終堅持不讓他去學畫瓷器那種很吃苦的手藝活。
外界的力量並未幹擾傅堯笙對陶瓷藝術的追求,每天在父母上班的時候,他都喜歡跑到弄堂裏的紅店,靜靜地看著紅店老藝人畫瓷器,偷偷地躲在家中,用紙板將煤油燈光遮攔,不讓父母發現,悄悄地自揣自摩地練習。
終於有壹天,傅堯笙學畫的事被父親發現了,老人沒有對兒子的這種不聽話而悖然大怒,相反,他為兒子自學的那種精神和達到的那種水平所震驚。12歲那年(1947年),他被父親送進了藝術瓷廠,名正言順地學起了畫瓷活。
傅堯笙先生的勤奮和天賦,是他成為壹代宗師的決勝點。憑借著在瓷廠的拼搏,在1954年(時年19歲),他脫穎而出由瓷廠派往了中央美院進修班進行深造。同樣是前往北京學習,戴榮華的地點是北京故宮,而傅堯笙的地點是中央美院,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修為之路。
中央美院奠基人 近代繪畫大師 徐悲鴻
中央美院何許畫風,號稱央美,中央美院的藝術修煉之路,是徐悲鴻大師奠定下來的,徐悲鴻大師先入復旦攻讀法學,後轉而去日本學習藝術,最後大成於法國,遊歷歐洲。可以說徐悲鴻大師所接受的是整套西方繪畫藝術體系,這就與故宮壹套東方繪畫藝術體系是不同的。
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實主義美術,強調寫實,提倡師法造化。這樣的藝術學習方法,流淌在中央美院的藝術血脈中。徐悲鴻在上世紀50年代曾在央美有壹個15歲的天才少年劉勃舒,徐悲鴻對其畫馬的天分很看重,收為關門弟子,為了讓劉勃舒更好學會畫馬,送他到了馬場養馬去了。從側面可見,央美與其奠基人徐悲鴻,對於寫實是非常重視的。
1978年恢復高考,央美率先恢復裸體模特寫生
前面我們也提過壹個趣事,戴榮華先生在寫生這塊,放不開手腳,受到束縛。而傅堯笙先生當年進入了中央美院進修班,是有裸體模特寫生這樣的機會的。曾經中國對於西方藝術在特殊時候較為敏感,很多裸體畫冊甚至在中央美院都只有特權人物可以看, 所以傅堯笙先生應該是趕上了最後壹波接觸裸體寫生的機會。 上圖是1978年,恢復高考後正本清源,央美率先恢復了塵封十年之久的裸體模特寫生。
傅堯笙先生在中央美院進修後,回到景德鎮繼續潛心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在1968(35歲)年以後,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1978年被評為“陶瓷美術家”,作品《江山如畫》、《春風又綠江南岸》由鄧小平作為國禮曾送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並珍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其代表作大型粉彩薄胎碗“貴妃出浴”等被國內外大型博物館收藏。與戴榮華先生壹樣,傅堯笙先生同樣擅長於仕女,我們也可以看壹看傅堯笙先生的幾副仕女圖。
傅堯笙 觀魚勝過富春江 釉上彩瓷板
傅堯笙 昭君出塞 粉彩瓷板
傅堯笙 吳彩鸞跨虎進山圖 釉上彩瓷板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曾這樣評價傅堯笙:“傅堯笙的作品多來自生活,並能專心致誌,做到題材廣泛。他對藝術有異常執著的勤奮精神,是位了不起的藝術家。他精通各種彩繪手法,既擅長青花、釉裏紅、顏色釉和釉下彩繪,又對粉彩、新彩等釉上裝飾有很深的研究。他能工善寫,巨細皆宜,工筆如仕女作品,細致入微,壹絲不茍;寫意如民窯青花,雖寥寥數筆,但意趣橫生,讓人浮想聯翩;小如鼻煙壺,方寸之間神意自足;又如六米長的大型陶瓷壁畫,得心應手,氣勢恢宏;粉彩薄胎碗,人物眾多,各具神韻。”
我們可以看到傅堯笙先生的仕女圖,其仕女的身材非常有別於中國古典仕女,而賦予其現代的審美。如果說戴榮華的仕女圖,是古典審美,那麽傅堯笙的仕女圖更偏現代。戴榮華筆下的仕女是端莊大方,那麽傅堯笙筆下的仕女是妖嬈多姿。
傅堯笙先生之所以能夠畫出這樣的仕女,與其十九歲入中央美院進修班有壹定關系,也和傅堯笙先生性格有壹定關系。在當時那個較為保守的年代,傅堯笙先生較為活潑開放,善於觀察,不同於不好意思看女同誌的戴榮華先生,傅堯笙先生的活潑開放頗得女人緣。據坊間傳聞,傅堯笙每壹幅仕女圖,其好友都會笑稱,與我們生活中哪位好看的女同誌,頗有神似。可見央美的寫實基因,早就烙印在傅堯笙先生的藝術血脈中。
傅堯笙先生早已經在2003年仙逝,戴榮華先生前年2017年也仙逝了。斯人已去,留得芬芳在人間。他們帶走了兩種截然不同,但同具巔峰藝術的仕女繪畫技巧,壹個是端莊大方,壹個是妖嬈多姿,壹個是東方藝術的正統,壹個受西方藝術的熏陶。
在公子看來,或許在60年前,壹個在中央美院裏潛心學習十九歲的少年,和壹個在北京故宮埋頭苦練二十歲的小夥,從那時候起,就註定了兩條藝術修煉之路,最後都在景德鎮陶瓷藝術上登峰造極。
全文完。感謝妳的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在看”或關註
參考資料:
[1]. 汪曾祺《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2] . 王磊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榮華》
[3] . 《傅堯笙、美滿人間心自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