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的燒制盛於元、明、清,屬於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石,在瓷坯上繪以裝飾圖案,再以透明釉燒制而成。鈷料經高溫燒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結速度快、顏色穩定等特點。
湖北黃梅縣出土的塔罐,年代可追溯到燕右六年(1319),是最早的完整的元代青花器,在青花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靜朱棟(1338-1414)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永樂六年(14)。
2005年,考古學家對靖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中出土兩個青花梅瓶,從形制、胎質、紋飾、釉色等方面都具有元代青花的特點,尤其是四個愛情圖梅瓶,與傳世的四個愛情圖梅瓶幾乎相同。此梅瓶肩部飾牡丹紋,腹部四個窗口,分別繪有王羲之的《愛蘭》、陶淵明的《愛菊》、周敦頤的《愛蓮》、林和靖的《愛梅鶴》四幅文人雅士圖,故名“四愛圖”。梅瓶足背飾蓮花紋,三層紋以草紋、織錦紋為界。釉色白藍,色綠艷麗,是元代青花瓷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