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措並舉增強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壹是為各種所有制經濟的企業家創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市場環境。二是營造鼓勵企業家自主創業的社會氛圍,塑造“親”“廉”的新型政商關系。三是營造公平規範的法制環境,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企業家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
2.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壹是以企業開辦註銷、施工許可辦理、不動產登記等關鍵環節為重點,開展營商環境標桿行動。二是建立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和“民營企業家接待日”等對接機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三是加強公共媒體對涉企政策的宣傳,及時向市場傳達政府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政策導向。第四,各級政府要加大對涉企政策的學習、研究和落實力度。五是推動民營企業扶貧行動。
3.繼續減輕企業稅負。壹是適度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對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給予低企業所得稅優惠;對於固定資產,特別是國家鼓勵發展產業的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機器設備,允許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限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方法。二是完善增值稅政策,加快簡並二檔稅率等政策優化,放寬退稅條件,擴大增值稅進項抵扣。三是繼續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適當延長社會保險費減免政策。四是科學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產業升級、節能減排、數字化轉型、創新創業。五是進壹步梳理和精簡收費清單。
4.有效降低民營經濟融資成本。壹是鼓勵商業銀行推出短、小、急、頻等與民營企業融資特點相對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二是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三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民營經濟擴大股權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產品籌集資金。四是完善民營企業征信體系。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獲悉,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德才在今年兩會上帶來了《關於進壹步優化政策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穩步發展的建議》。
民營經濟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相關數據顯示,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
“近年來,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民間投資積極性不高,民營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是不爭的事實。”楊德才表示,這不僅與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有關,也與政策環境有關。
那麽如何在疫情常態化下,更好地促進政策環境的進壹步優化和民營經濟的穩步發展呢?
記者註意到,在楊德才的提案中,他將“精準制定政策機制,高效推動政策落實,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放在了提案的首位,想“完善企業家參與企業相關政策制定的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和‘找痛點’的原則,充分了解和傾聽企業家的實際需求,使企業相關政策更加符合當地實際”。
楊德才還認為,要“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高效落實,權威發布涉企政策清單,拓寬宣傳申報渠道,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曉度。精簡政策履行流程,加強政策執行跟蹤,提高政策履行效率,讓民營企業增強政策獲得感。同時,我們應該“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實施,清理和修改阻礙私營企業公平競爭的政策和法規。"
此外,楊德才還強調了“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完善政企聯系常態化服務體系”,“深化減負行動,加大幫扶力度”,“培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平臺”。
例如,在“深化減負行動,加大救助力度,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完善風險緩釋措施”的提案中,楊德才認為:“壹是繼續開展‘陽光減負’行動,嚴格落實各級政府減負降本、清廢簡政的政策措施,加強對各項減負措施落地的跟蹤監管,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支持條件成熟的企業進行規範的股份制改造,推動優質企業主動對接資本市場。加強‘銀企合作’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逐步提高信用貸款比重,擴大貸款抵押物範圍。”楊德才認為,通過“推動信貸資源向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傾斜,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融資信貸服務產品”。
楊德才還認為,同時要“支持優質民營企業和上市公司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設立上市公司穩定發展基金,防範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對主營業務好、臨時資金鏈短的企業,協調金融機構保證合理的資金需求;對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得隨意停貸、撤貸、壓貸或斷貸,不得附加不合理的信貸條件。”
楊德才還強調“培育中小企業創新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作用,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他認為可以通過“加強規劃布局,根據各地區主導產業發展基礎,加快中小企業園區建設”,“積極營造有利於行業協會生存發展的寬松環境”來加快建議。
最後,楊德才說,“除了加強人才政策,還要滿足人才就醫、子女就學、創新平臺建設、生活休閑、學術交流、人際交往等更高層次的需求,增強人才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