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在山谷中被視為“君子”,同時也表示虔誠,芬芳馥郁,以示經久不衰。
蘭:神秘而典雅,超凡脫俗,可以作為知識分子的象征。蘭花經濟作為壹種投資,也可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蘭花也可以作為商業的象征;
儒家思想中深深的“藍色情結”
作者周建中教授,南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蘭花與儒家傳統中的人格取向存在對應關系,這與其生物學特性有關:蘭花葉相婀娜,顏色四季常青,花芳香高貴,具有符合民族審美情趣的形態;它的社會學意義由來已久。它以其獨特的魅力,最早介入古典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早被載入歷史典籍,進入儒家的審美視野。或許與它奇特而神秘的經歷有關:沒有天賦的孔子看到了隱谷中的蘭花與青草互動,感受到了生命體驗感,從而建立了蘭花與儒家人格的內在聯系,而這種花與人並置的思維模式來自於人類的圖騰崇拜。
蘭是最喜歡的花。從蘭花的形態、姿態、生存環境、內在氣質等方面,人們更習慣於解讀蘭花的象征意義,成為壹種固定的符號和方向碼。壹切愛蘭花、種蘭花、賞蘭花、詠蘭花的人,都從蘭花中汲取道德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提升、升華自己的人格和心靈。其文化內涵可以發展為孔子“為王之香”的理想和不為貧窮挫折所動的人格信仰,也可以發展為屈原個人德性的維護和追求。總之,蘭象征著儒家的人格理想:德性之雅,操守之守,淡泊自足,獨立自主。
圖騰和蘭花:
介入人類精神生活的開端
圖騰文化是原始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起源於萬物有靈的原始思維模式。蘭花作為個人圖騰,有三個特點。第壹,人是圖騰,圖騰是人。第二,人們經常用圖騰來制造自己的名字。第三,人和圖騰同生共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守護神。圖騰崇拜逐漸淡化,成為人類遙遠而模糊的記憶,但在後世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左傳·弓玄三年》記載了鄭慕公生卒皆與蘭花有關的圖騰故事。顏是的壹位“妃子”,她夢見天使送給她壹朵蘭花,並告訴她“把它當作自己的兒子”。後來,她懷孕生了壹個兒子,取名蘭,即鄭慕公。鄭穆公登基二十二年,有壹次病倒了。他說:“蘭花死了,我怕我也要死了。我就是在上面出生的。”所以“斬蘭而死。”這個故事中“采蘭”的含義是圖騰文化的體現。沒有圖騰文化,就無法理解蘭花在故事中的神秘和特殊性。不僅歷史典籍中留下了圖騰文化的痕跡,文學作品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漢樂府為之妻所作的古詩,以為主人公,是表現古代個人圖騰痕跡的特征。“蘭芝”,即“蘭芝”和“蘭芝”,是壹種蘭花。“蘭”的圖騰含義在詩中也很明顯。比如劉蘭芝投河前,焦仲卿對母親說:“今天很冷,寒風吹毀樹木。”嚴霜籠罩宮廷蘭花,意味著主角生命的悲劇即將發生,就像鄭慕公預言的蘭花已死,恐怕要死了,這是蘭花圖騰文化的深層制約和潛在影響。通過對“原型”的研究,我們可以揭示出“幾個世紀以來被深奧的崇拜傳統所精心保存的不可理解的奧秘”,蘭就是這樣壹個“原型”。
蘭對早期的貴族生活和民間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人們在抓蘭惡、贈蘭表情、祭蘭、捧蘭迎祥、帶蘭上朝、焚蘭香、祭蘭等活動中,與蘭建立了各種關系。
蘭花文化的這些早期形態,充分說明從事政治活動和祭祀活動的人(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儒家的前輩)大量接觸和使用蘭花,雖然與功利目的掛鉤,沒有形成明確的倫理意義,但卻為孔子日後界定蘭花的審美形象提供了重要前提。
孔子與蘭:
確立了蘭花的文化內涵。
“蘭花應該是王者之香。”孔子出國遊歷十余年,卻始終未被任命。他在自衛回山東的路上,看到蘭花獨樹壹幟,於是被景色所感動,深有感觸:“傅蘭本該是王者之香,如今卻獨樹壹幟,與草為伍,就像那些尚有德的人生不逢時,與我丈夫發生了關系。”他把藍璧當成了好臣,其實是拿自己來比較。他說他走遍天下,卻生不逢時,得不到重用。就像只有蘭壹個人混跡在草叢裏,不得不與卑微的丈夫為伍。孔子的情感對後世影響最大,幾乎所有涉及蘭花的文章和作品中都有提及。這句話的原意是“蘭花要為君王獻香”,即蘭花應該是君主欣賞的高級花卉,也是從聖賢為臣、輔佐君主的角度來比喻。但在後來的蘭花研究著作中,改為“蘭花有王者之香”、“王者之香”。比如潘天壽的詩《提籃石圖》中說:“閑如文君泉寺之影,清如冰雪。要從風格上推王者,只有香就夠了。”
蘭花的人格象征是高貴、安靜。子曰:“蘭芝生於深山老林,不為眾人所不知;君子修德,不為窮而改教。”這句話出自厄立特裏亞孔子家語。而且孔子的蘭花“不至無民而不香”的德行境界也是
成為先秦儒家的* * *學問,如《荀子·尤作》:“而傅生於深林,非因無人而不香。君子之學,不為交際,而為清貧,而不困。”後人的詠蘭詩對此進行了詮釋和發揮。朱《碧溪》:“光和風浮碧溪,碧溪雕殘。年紀沒人接,我也只知道。”康熙《蘭辭》:“婉約花長綠葉,誰來風藏幽谷香。不要想當然,即使沒有人驕傲。”
蘭花的香味特別:“進了蘭芝的房間,久久聞不到它的香味”。孔子也說:“與人為善,如入蘭芝之室,而不長久。”
聞其香,即與之融;與差人居,如入鮑魚之所,久不聞,亦與之融。丹藏的是紅色,漆藏的是黑色。所以,君子壹定要慎之又慎。”(《孔子家語六書》)。在這裏,蘭芝的芬芳象征著君子之德,強調道德的教育影響,體現了儒家思想重視社會功能的特點。蘭花的幽香與君子之德的高貴典雅相得益彰,不媚不俗。
歷代詩詞謳歌蘭花香,更是不勝枚舉。比如陶淵明的《飲酒》:“幽蘭生前庭,含薰為清風。清風走了,小愛中見。”“蘭花應是王者之香”,“蘭芝生於深山老林,非人人香”,“我在蘭芝房中久未聞其香”。孔子發現了蘭的自然屬性與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間的呼應與契合,借助於蘭的文化意象,將儒家的人格特征直觀而清晰地表達出來,同時也形成了蘭的文化內涵。
和蘭:
蘭花文化內涵的拓展與延伸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既維護著自己的價值觀——這種文化的根基,又不斷應對著現實動蕩帶來的挑戰。中國社會最激烈的動蕩是所有權的變更,尤其是政權落入外國人手中。此時,儒家人格往往表現為:忠信的品行和張揚的人格。這種個性取向在鄭思肖的繪畫風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鄭思肖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詩人和畫家。宋死後隱居蘇州,所以會坐臥到南方,從號到南方,以示不忘宋室之意。據《遺民錄》記載,他是“壹株精制的蘭花,自改心意,無畫土無畫基。或問其故,雲曰:‘知地被人奪乎?’"
他畫露根蘭花,無土蘭花,寄托亡國之思。鄭思肖對藍壽之的吟誦成為後人的楷模。比如元代倪瓚死後,船上戴著竹帽,往來於湖枝之間。他的《論鄭索南蘭》說:“秋風把蘭變成了草,
南方的荒涼已經消失。唯有南心不改,淚墨寫《離騷》。"
明末清初相似的現實境遇使鄭思肖成為更多畫蘭花的畫家的目標。朱元璋後裔、八大山人朱耷在《瓦石蘭》詩中說:“王孫書畫呈天姿,憶承平庵,甚悲。長借墨花送妳壹份恬靜的心情,至今葉吹南。”
鄭思肖畫蘭花的傳統直接影響了畫蘭花的悠久歷史。到了明清時期,這種傳統就演變成了折衷主義和兼收並蓄——畫蘭花而不是畫土,強調個性。
明代《旅順博物館藏彜族“蘭花”圖》上有壹首王武寫的詩:“鄭聲太迂,畫蘭花不畫土。創作沒有心,春風自成壹體。我去等浮篷,就知道以後誰來拿。”清朱升的《朱蘭圖冊》(旅順博物館藏)也畫蘭花,不畫泥土。清源吉(石濤)在《芬蘭地圖》(南京博物院藏)中畫了兩株有根無土的蘭花,並寫下了“塵埃中可取何物”的詩句,主要取徐渭、、元稹等人的畫風,又善畫蘭花,尤以王、李善、李、鄭燮等著名。
從鄭思肖到揚州八怪,堅守倫理、張揚個性成為不變的主題。由此可見,儒家傳統的人格特征發生了壹些變化,如從崇尚“王香之雅”到崇尚人格的張揚,從“不孤不香”的自我欣賞到不變心的忠厚。這是註重個體道德修養的傳統在新的現實環境下的嬗變,它們並沒有突破或脫離儒家的價值範疇,而是對傳統人格取向的補充和延伸。
陳和蘭:
文化流浪者的情懷
陳是《無根蘭花》的作者。
作為壹個海外旅行者,在異國他鄉看到家鄉的花花草草,感觸頗深:
“花兒搬到美國,我們不喜歡;搬到美國的人同樣不安。”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草樹木,還有動人的故事和詩篇,是孩子們喧鬧的笑聲,是先人安靜的墳墓,把它點綴得美麗動人。"
最後,作者寫道: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花,連根帶葉都飄在空中。人們問他為什麽,他說:“土地是從哪裏掉下來的?”國家是根,沒有國家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經風雨折磨就會枯萎。
這個題目來源於鄭思肖畫蘭花的故事,但整篇文章中幾乎沒有對蘭花的形、色、香的介紹,只圍繞“土地落在哪裏”的思路展開,用“根”比喻故土,“蘭”比喻人,“無根之蘭”比喻漂泊異鄉的人及其悲傷憂郁的心情。《無根之蘭》成為本文感情的交匯點,讓故國之思、老園之愛更加深刻真摯。
陳對“無根之蘭”的比喻,顯示了他深厚的儒家修養。因為蘭花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象征性意象,它積澱了壹個民族的歷史。從話語的角度看,作者懷念家鄉的“繁花似錦”,懷念“故宮的石階”,懷念“母親”。從歷史意蘊來看,他懷念的是傳統文化,因為“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草樹木,還有
感人的故事和詩詞,是孩子們喧鬧的笑聲,是祖先安靜的墳墓。陳對說:“多少年的歷史都產生了壹點傳統;多少年的傳統產生了壹點風格。“這個正在消失的傳統和風格的寶藏,就是‘無根蘭花’的深層意蘊。他和鄭思肖的區別在於,蘭花作為儒家傳統人格的象征,在鄭思肖的作品中只是“失落”了,失去了滋養它們的土地,但文化根基還在。但陳的《蘭花》與其說失去了《蘭花》的土地。
我們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是“失去根”的痛苦。因此,陳不僅僅是壹個地域意義上的流浪者,更是壹個文化意義上的流浪者。
由此可見,蘭與儒家傳統中的人格取向有著密切的關系。蘭花作為個性的象征,其內涵不是單壹的,而是多重的。由於孔子將其文化內涵人格化,蘭花文化顯示了其延展性,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儒家人格進行了調整和補充。
當人們說“蘭”、“畫蘭”、“詠蘭”、“寫蘭”的時候,其實是在蘭花這個人物身上詮釋自己,解讀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推蘭為“王者之香”,並不是對妳所選擇的價值觀的欣賞和珍惜。但在種種變化中,有壹點是壹致的,那就是蘭在儒家人格的象征譜系中具有“王”的地位,這可以追溯到圖騰崇拜的心理機制,但同時也表現出儒家思想中濃厚的“蘭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