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現在指東北地區。“關東”作為漢字文化圈的地理專有名詞,起源於中國先秦時期,泛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關東”在中國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從明朝到現在,“關東”壹般是指山海關以東的地區。
秦漢時期關東的起源:
秦漢三國時期的關東,三國演義,第六回:董卓燒金被謀殺,孫堅藏玉璽失信。卓曰:“賊起於關東,亂遍天下。長安有寫書信的危險;離隴右近壹點,木、石、磚,壹天就能搞定,宮殿不用壹個月就建好了。“袁紹見大家都散了,就領兵拔寨,離開洛陽,往關東去了。秦漢:函谷關以東。關東出醜,關西做將軍。意思是函谷關以東地區宰相多,函谷關以西地區將軍多。典出《金淑姚興錄》。秦漢時期,位於小山谷的函谷關被廣泛用作區分東西方地區的標誌,分別稱為關東和關西。
關東現狀:
今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四盟市(蒙東源於關東)就坐落在其中。中國東北自古稱為“東北”,明朝以後又稱為“關東”,清朝以後又稱為滿洲的東北三省。直到今天,它仍然在人們中間流行。歷代關東行政區劃不同,名稱各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卻經歷了數千年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關東的歷史演變:
東北作為壹個地區,自有文字以來,古籍就有記載。東北最早見於古籍記載,古代中國通過《尚書·龔宇》的介紹劃分為“九州”,其中“冀州”已覆蓋遼寧西部;“青州”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劃入該州管轄範圍。相傳“九州”是禹治水後所設,舜分析“九州”為“十二州”,其中“東北”分為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青州“東北”就是潁州,也就是今天北鎮以東的地區叫遼東。遼西和遼東的分界,壹般是以現在的遼河為界。除了愚公之外,還有《爾雅·迪什》、《李周紙坊》、《呂氏春秋遊》等書都有類似的記載。其實所謂的“九州”、“十二州”不過是春秋戰國時期或以後的知識分子對古代的理想化,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地理觀念。因為堯舜禹三代都不具備組建國家的條件,自然也就不會有“國家”的行政區劃和設置。盡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在人們的地理概念中,現在的遼寧省已經分別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潁州的轄區之內。這四個州的建立,並不包括今天吉林、黑龍江兩省的土地,只是指“東北”方向的遼寧省的土地。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以前,考的歷史在東北尚未建立,其土地和居民與中原王朝的政治隸屬關系只是通過邊疆民族的貢賦來確認。據《五帝誌》記載,早在舜時,北方朝貢民族就有“山戎、北法、申”。謹慎就是謹慎。堯舜時代,他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因此,周繼承了堯舜的遺誌,說:“者,顏、郝,我北方之土也。”幾個星期後,蘇神繼續進貢,孔子親眼看到了他的貢品——雅卞氏,並對陳惠公作出了評價。《山海經·黃達北經》中也有關於宿神的記載。“東北海外,野地裏,有山叫不鹹,有宿神之國。”不鹹的話就是現在的長白山,而且已經確認了蘇神人生活在長白山地區。上述證據已經超出了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延伸到白山黑水,相當於今天的吉林、黑龍江兩省。此時由於沒有明確的行政區劃,所以仍以所在地“東北”作為地方名稱,同時以民族作為地方名稱。東北正式有了這壹地區的名稱,與燕國在此建立的郡相關聯是在戰國時期。燕國地處北方,經常被強敵東胡入侵。趙為王時,修築長城,幾乎把整個遼寧省都劃入長城,並設郡治其地。《匈奴傳》記載得很清楚:“自使陽至襄平,設古、漁陽、幽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以拒胡。”遼西和遼東的兩個縣,以及右北平縣的壹部分,都在今天的遼寧省。襄平,即現在的遼寧省遼陽市,當時是遼東郡的首府。這是遼寧歷史上第壹次建縣,也是東北第壹次建縣。從此遼成為遼寧地區的當代名稱,世代不變。有時,遼寧壹般被稱為東北,但其真正的意義仍僅限於遼寧。
秦朝道:
秦國結束了戰國長期的紛爭,第壹次實現了大壹統。為了防禦匈奴,燕趙長城連成壹體。如《史記·蒙恬列傳》說,“因地勢險阻,自臨洮至遼東,綿延壹萬余裏。”遼東長城基本沿襲了燕長城的走向,依然將遼寧大部分地區劃分為長城的圍欄。遼東、遼西、幽北平三郡是對燕制的繼承和進壹步完善。
漢朝時:
漢朝時,繼承了燕秦制度。漢代以前除遼西、遼東、右北平三縣外,還增加了滄海縣、宣土縣、樂浪縣、臨洮縣、範縝縣。這些縣都是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87年)建立的,其中滄海縣僅過了兩年就被廢除,到漢昭帝五年(公元前82年),範縝、臨洮兩縣分別並入宣土縣和樂浪縣。這些郡把相當於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和圖們江流域以及靠近黑龍江省的地區劃歸自己管轄,特別是把朝鮮分成四個郡,由漢朝統壹管轄。這說明漢朝時期對關東的行政管轄進壹步擴大。此後,歷代王朝不斷擴大管轄範圍,設置了越來越多的縣州道。隨著郡縣制的鞏固和完善,自然促進了東北地區的最終形成。就地域名稱而言,從秦漢到明朝中葉,還沒有壹個能涵蓋今天三省區的通稱,但遼東、遼西郡的名稱沿用已久,以遼泛指今天的遼寧。前面提到的“東北”只是壹個方位的意思,但在秦漢以後,三省逐漸設置了郡縣。但是漢族和少數民族不壹樣,行政區劃也不壹樣。也就是說還沒有統壹,所以很難用壹個名字覆蓋整個地區。作為壹個地區,必然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習俗上形成壹種普遍的認同,這是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名稱只是歷史發展的壹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到,從古代壹般稱為“東北”,到後來演變為遼東和遼西,其實是壹個地區的兩個部分。所以後人把遼寧和東西方合起來統稱遼寧省為“遼”。這與行政區劃體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是說,沒有行政區劃,就無法形成壹個有身份的區域。
魏晉南北朝:
今天遼寧燕縣的建立,對東北地區的形成無疑具有開拓意義。秦漢在此基礎上擴大。魏晉南北朝時期,東北的行政區劃基本沿襲秦漢的設置,實行縣制。這些縣(州)位於今天的遼寧省和朝鮮部分地區,但不如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對於居住在今吉林、黑龍江兩省和今內蒙古東部的東夷族、鮮卑族、烏桓族,還有東夷都尉、胡鮮卑都尉、胡烏桓都尉等其他轄區。這些民族與中原王朝保持著朝貢關系,保持著穩定的局面。
隋唐:
從隋唐到遼金元,700多年,是東北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突出表現為中原王朝將東北的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南向北發展,即吉林、黑龍江兩省,完善了整個地區的行政區劃,從而確立了中原王朝對整個地區的統治,特別是少數民族建立的遼、金、元三個朝代,對整個地區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隋朝存在了30多年,對東北的貢獻並不明顯。僅設立北平縣和遼西縣,管轄範圍為河北省東北部至遼寧省西部。因為高句麗處於戰爭狀態,隋對東北的行政管轄有限,高句麗沒有滅亡,只是短命而死。唐朝以後國力迅速增長,高句麗最終被滅,行政建制推進到黑龍江流域,開啟了區域發展的新時代。高句麗毀於唐高宗通章元年(668年)。當年12月,唐朝定都安東,恢復中央對遼東故裏的行政管轄。不僅如此,位於朝鮮半島、漢江以北、日本海以東的朝鮮領土也被劃入中國版圖,置於安多胡夫管轄之下。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政府的不斷內遷,管轄範圍逐漸縮小。上元三年(676年),政府從平壤遷到遼陽老城,再到新城(今遼寧撫順高爾山城),再到幽州、平州、嚴俊,直至遷到遼西老城,即隋朝遼西縣,在遼寧義縣大淩河以東王民屯附近。安東多次內遷政府的壹個最重要的後果,就是讓出了今天中國在朝鮮北部的領土,恢復了漢魏時期遼東郡的管轄,沿襲了唐以前歷代對這壹地區的管轄。在今天的遼西,遼河上遊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是契丹人聚居的地方。唐朝時,這裏有營州、松木州,下有17契丹州。嚴格來說,契丹聚居地行政機構的建立始於唐代,這說明契丹民族作為壹個少數民族已經進入了中華民族的行列,同時也與東北地區的發展緊密相連。在Xi人居住的勞哈河谷,有壹個位於勞勒的州長辦公室。鎮兗州、居兗州地處西拉木倫河以北、大興安嶺以南的廣大地區,屬內蒙古烏珠穆沁旗。但是,設置在十衛部落居住區的行政機構,卻滲透到了今天黑龍江省的腹部。據研究,石維部落的主要居住區在嫩江流域。大約到唐朝中後期,在這壹帶設置了侍衛長。尤為顯著的是,從建國初期到中期,唐朝在黑龍江流域的人民聚居區設置管轄機構。比如著名的黑水都督府就位於黑龍江下遊黑水所在的區域;呼罕州位於今俄羅斯沿海地區東南部的沿海地區。渤海王國建立時,其國王被唐朝任命為渤海郡王,成為唐朝管轄的東北地方政府。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 * *有五個都城,十五個府縣,六十二個州,隸屬於原黑水都督府,直到遼東地區並入其下屬。唐朝統治時期,特別是高句麗失陷後,在現有建制的基礎上,在東北三省,包括吉林、黑龍江兩省西部的內蒙古部分地區,進行了全面的政治建制,其系統性和完備性,遠遠超過了唐朝以前的建制規模和水平。雖然在渤海國的統治下被兼並,但在唐朝仍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唐代在東北建立的大規模政治體系,有力地促進了這壹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同步發展。盡管如此,這種時尚並沒有形成壹個統壹的名稱,也就是說,沒有壹個地域名稱可以覆蓋三個省份。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統壹北方時,人們的地理觀念發生了變化,即把三省看成壹大片。這從遼朝的軍政建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據《遼史·兵》記載,分為“東北路招募司、東北路統軍司、東北路女直軍司”,各系統下轄各種族政事務。他的《正史》有“長春道的師部控制東北各國”的說法。顯然,在遼代,地理位置——東北被引為組織名稱,並被廣泛使用。金朝繼承了遼朝的成語,仍然以“東北道”設置官職和機構。實際上,遼金王朝已經把東北作為壹個獨立的行政區域,所以他們的軍政機構都以“東北”命名。相對於建制完備、名稱各異的唐朝,確實是壹種進步。這說明遼金人已經把同處壹個地理位置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視為壹個整體,並首次以“東北”作為建制名稱。這不僅僅是壹個名稱的改變,更是人們地理觀念的飛躍。
元朝時:
元朝不僅確認了遼金時期的東北概念,而且進壹步鞏固了這壹概念。如《大元統誌》說:“開元路,鎮南白山,北鯨海,三井故國,五國故城,亦為東北大都會。”這裏所說的“東北”,正是來自於今天東北地區的大範圍區域。所以“東北”這個概念既指方位,也指地域。“職位的名稱,原來區分職位的菜名都是設置好的,對於官方行政來說更準確。”地理的意義,首先是確定位置,這已經成為人們長久以來的生活常識。相傳“東北”是以八卦為代價放在八個方位之壹的。前面引用的李周把當時稱為幽州的遼寧省東部的北鎮和醫巫閭山統稱為“東北”。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大和發展,“東北”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最終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概括在“東北”的範圍內。但隨著元代以前各朝代官制的繼承和不斷完善,人們對該地區的認識大大豐富。自遼代以來,地理方位的原始名稱壹般稱為地域名稱。
明朝時期:
從明朝開始,關東地區有了壹個新的名稱,稱為“關東”。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山海關以東的地方,站在河北和遼寧的交界處,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壹般稱為東北。還隔著山海關,所以是關內(內)和關外的別稱。東北概念的形成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演變,與長城,尤其是細長的山海關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了弄清東北這個名字的由來,我們必須先回顧壹下長城本身的歷史。
早在戰國時期,地處北方的燕國為了防止東胡入侵,就開始修建長城。當時,趙修建長城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安全。但與東北直接相關的是燕長城。據考古學家測定,這段由嚴修築的長城從今天的張家口出發,向東北方向,經內蒙古多倫、,河北圍場縣東經,進入今天的遼寧省,經建平、北票、阜新、彰武、法庫、開原,渡過遼河,再轉向東南,經新賓、寬甸,向東到達鴨綠江。秦始皇壹統壹天下,就集合了燕、趙等國的成果,把長城各段連成千裏。如《史記·蒙恬列傳》說,“因地形,塞車止於險,點燈至遼東,延綿千裏。”其中遼東長城基本沿襲了燕長城的走向。秦始皇修長城的主觀意圖和顏、趙壹樣,都是為了抵禦北方勁敵匈奴的不斷入侵。遼東在長城之內,內外不分。
自漢代以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金,元,除了唐,元,長城都屬於它,沒有修建的必要。北宋時期,北方,主要是東北,先後被遼金占領,無條件修建長城。其余各代繼續修築長城作為保障,但在秦長城的基礎上,或修繕或擴建,總體格局不變。值得註意的是,南北朝時期,北齊天寶三年(552年),長城從西河(大同西北)總經理秦書開始修築,東至渤海,也就是現在的山海關所在地。這是壹段新的長城路線,為以後在這裏修建山海關奠定了基礎。需要指出的是,北齊修建的這壹段長城,第壹次將遼東故裏與內地分隔開來,成為“塞外”之地,與吉林省、黑龍江省的疆域處於同等地位。
明代修長城、築山海關,對東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尤其是賦予了東北新的名稱。
明朝統壹全國後,遇到了兩大勁敵,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壹是北方的蒙古,即元朝殘余及其後裔。袁被驅逐出北京,從長城北遷,至今仍散居在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他仍然處於與明朝對抗的狀態。明朝末年,雙方壹直是戰與和交替,這是明朝北疆不能長久穩定的主要原因。其次,女真分散在東北,明初還算穩定。明朝統治集團視蒙古為主要敵人,實行“自東制北虜”的國策,即利用女真人對付蒙古人。然而到了明朝中期,在金死後沈寂了二百多年之後,女真又重新崛起,不斷造反襲擾,引發了壹系列紛爭,直至不同規模的戰爭。明朝後期,女真變得更加強大。各部在努爾哈赤統壹後,公開武裝反叛,雙方開始長期對峙。明朝的兩個對手主要集中在遼東、西部及其西部和西北地區,而蒙古有相當壹部分活躍在長城以北和西北各省。明初我學的是長城專業,主要是防禦蒙古的防線。當遼東地區受到女真侵擾時,明朝修築並加固遼東長城,修築城堡,建造城市,防止女真人為。
在前北齊,明帝朱元璋作出了壹個決定,等待長城到渤海沿岸。在這壹段長城的基礎上,不僅進行了重建,而且進行了整修,並在這裏修建了關城,以加強長城的防禦能力。這是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魏王徐達主持創建關城,也就是現在的山海關。關城建成,山海關設立,重兵駐守。山海關與其他城市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將壹座城市與萬裏長城連接起來,體現了新防禦體系的思想。莞城背靠雄偉的燕山山脈,毗鄰蔚藍的渤海。所謂“金蓮蒼海枕青山”,山海關之名,即出自此意。
山海關壹旦建成,很快就顯示出其在政治上,尤其是軍事上的戰略地位。山海關位於河西走廊的咽喉。從此遼寧錦州直抵山海關,長約400裏,背靠醫巫閭山,前有渤海灣,山海之間,僅壹線之隔。這條狹長地帶位於遼河以西,故稱遼西走廊。山海關就像壹把大鎖,牢牢鎖住了東北到華北的陸路通道。在軍事技術和交通不發達的三代,確實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後來的事實完全證明,這個雄關的偉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金在遼西遊蕩了二十多年,兩代人都破不了這個大關隘的防禦,只能望洋興嘆,走走停停,幾次回來都沒有成功。難怪古人聲稱要宣布:“兩京之鑰無雙,萬裏長城第壹關”。明朝視山海關為天命之地,正如明朝壹些軍事家所說:山海關“為最緊之地,內拱外守。”申京指的是首都北京。伊指東北的女真,陸指北方的蒙古人。在明朝,山海關被用來抵抗“外國侵略者”的入侵,以保衛北京的和平,維護其統治。由此可見山海關在明人心中有多重要!
山海關的出現第壹次把華北和東北分開,從此成為兩個地區的天然分界線。到目前為止,遼寧省和河北省的邊界仍然大致以關城及其相連的長城段為基礎。確切地說,山海關是包括在河北省內的,其省界壹直延伸到山海關以東約30華裏。壹座關城成為華北與東北、遼寧與河北的總分界線,這恐怕是朱元璋及其屬下徐達始料未及的!
其實在明初修建山海關和長城的時候,人們就有了新的內外有別的地理概念:山海關以東的遼東,也就是今天遼寧省的版圖,統稱為“關外”,而長城以西的山海關,統稱為“關內”,後來逐漸稱為“關內”,有山東、河北、山西甚至江南的人。在《明史》等明代官方文件和官書中,關外又稱為冀東、JD.COM,與關外含義相同。
明代關東地區的行政建制實際上分為南北兩個行政區。南部行政區,北起開原(今遼寧省開原市),南至旅順;西起山海關,東至鴨綠江,相當於今天遼寧省的疆域。這個地區,明代稱為遼東,是歷史演變而來的傳統名稱,也單獨稱為“遼左”。因為位於首都的左側,所以被視為壹個人的左臂,不可或缺。明朝為了保衛蒙古,在長城沿線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遼東被列為“九邊”重鎮之首。這裏實行保健的制度,大的是保健,小的努力,屬於保健。將軍管轄該地區的最高軍政機構,稱為“遼東司令”,簡稱遼東司令,設在遼陽。整個地區有25個警衛,各種部隊駐紮。遼東是軍事重鎮,所以其行政設施具有軍事管制性質。與內地相比,這裏就像壹個軍事“特區”。
北至開原,東至黑龍江兩岸,東至烏蘇裏江的大海東,北至興安嶺,這壹大片地區都歸位於黑龍江下遊特林的努爾幹都斯管轄,有400多名禁衛軍。與遼東不同的是,朝廷不派官員,而是以當地少數民族的酋長為禁衛軍司令等官員,管理當地各民族。他們定期向朝廷進貢,與明朝保持著政治上的隸屬關系。因此,它只是壹種試圖贏得這壹地區保健中心的企圖。也就是說,明實行的是“以夷制夷”的政策,間接統治。這樣,在整個東北地區,兩大都城被分割為南北,構成了明朝統治關東的政治軍事體系。從兩個首都及其轄區的劃分來看,民族之間的根本劃分體現得很清楚。遼東都司所轄地區為漢族聚居區,開元以北地區為少數民族聚居區。明朝的這種劃分,最生動地體現了歷代“區分中外”的傳統思想。因為開元以北的吉林、黑龍江兩省,並不是明朝官員直接管轄的地區,所以當時的“關之東”、“關外”壹般指遼東都司管轄的遼東地區。不言而喻,“關東”這個稱呼在明朝中後期曾經的叫法非常有限。
從秦漢到明朝,東北的行政區劃、機構、名稱自然不壹樣。明朝與前朝的區別比較多,主要體現在內外界限嚴格。它讓蒙古人保持高度戒備,也對女真保持戒備,嚴格限制她們進入遼東地區,只設立三關作為她們的進貢道路。這三關是:東南的廣順關,又稱南關;北關,開元以北的城鎮,稱為北關;開元西的新安關。前兩關是海西女真進貢的路,最後壹關是蒙古烏梁哈三衛進貢的路。明朝發給他們的詔書是有限制的,只有持有詔書的人才允許入關納貢。其他女真或蒙古人不得隨意進入遼東。如果進入遼東,只能從以上三關進入。除了這種嚴格的限制之外,在遼東邊境地區,如廣寧(遼寧北部城鎮)、開原、撫順、慶雲(開原西部),還設立了馬市,或農牧市場,允許少數民族來到這裏與漢族人進行貿易。開市和閉市是有時間限制的。等行情結束了,他們必須回到自己的地方,不能留在遼東。
清朝時期:
滿清入中原前的28年(1616-1644),與明朝激戰,1644年,乘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政權之機,進軍中原,占領北京。經過幾年的抵抗,南明的小朝廷終於失敗了,明帝國滅亡了。清朝是滿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按照自己的意願,在全國建立了具有滿族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東北是它的故鄉,被清朝統治者尊為“盛世之地”,所以受到特別的重視,很快就建立了官制並逐步完善。自清朝定都北京後,盛京(沈陽)被定為首都,文武大臣都駐紮在該地。“從山海關以東,留下都城的地方,由盛京、吉林、黑龍江統壹。”這是清朝的開始,當時首都掌管三省的所有軍政事務。順治三年(1646),改為奉天昂邦張靜,掌管三省。未來三省將壹分為二,各有獨立的行政機關。今順治十年(1653)初設吉林省,稱寧古塔昂邦張靜,兼轄黑龍江,即兩省歸壹機構管轄,治所設在寧古塔(黑龍江寧安)。康熙十五年(1676),將辦公地點遷至烏拉城(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稱“鎮守吉林等地地方將軍”,簡稱吉林將軍。今乾隆十二年(1747),遼寧省改稱“守盛京等地將軍”,簡稱盛京將軍。黑龍江省的設立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對俄反攻前正式設立的,名稱為“鎮守黑龍江等地將軍”,簡稱黑龍江將軍。辦公室最初設在愛輝市(即老愛輝)。康熙二十九年(1690)遷至莫爾根(今嫩江縣),三十八年遷至齊齊哈爾,為將軍衙門常住地。這就是清代東北三將軍的由來。“三將軍”雖然不是省的名稱,但實際上是三個省,其設立與內地設立的總督、巡撫不同,具有軍事管轄的性質。清代僅在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設置將軍衙門制度,凸顯了邊疆的重要軍事地位。還必須指出的是,三將軍管轄的地區和名稱與今天的吉林、黑龍江、遼寧是壹致的,但各自的轄區、領土、大小確實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清代,吉林的疆域南北長,東西窄。東至日本海,東北至庫頁島,南至長白山,西至威遠堡,西南至銀閣門。全省領土比今天的吉林大很多。盡管如此,東三省還是正式成立,體系完備,奠定了當代東三省的版圖。清朝作為政府,反對“華夷之分”,自稱“壹個中外”,“滿漢合壹”。在壹個政權的統壹治理下,沒有內外之分,所以清朝入關後沒有修建長城。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頒布的不修長城的聖旨為標誌,這個從秦始皇開始延續了壹萬多裏的人工防禦工程,維持了2000年,現已正式廢止。清朝廢除了長城,但沒有廢除山海關。這個大關隘,對清朝來說,仍然意義重大。它保留了山海關。壹是考察商旅,征收稅收,有利於國家保護其“龍興之地”,禁止外省人經山海關進入東北,以免破壞其“龍脈”。從康熙開始就禁止了,大約200年都是嚴令禁止,以供後人效仿。山海關成為清朝封禁東北不可逾越的屏障。顯然,在長城已經失去任何功能的情況下,只有山海關及其相鄰的壹段長城在新時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換句話說,山海關仍然是屏障內外的地標。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省作為清朝的政治經濟“特區”受到嚴格保護。
如前所述,明代形成的“關東”地域概念主要指遼東地區。到了清朝,關東的名稱已經擴大,也就是說,已經遠遠超出了關東即盛京的範圍,包括了吉林和黑龍江。
早在努爾哈赤起兵的過程中,就先吞並了建州女真。其次是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後金政權建立前後,散居在遼東以外的女真族大多已被吞並。進入遼東地區時,居住在這裏的廣大漢人也成為了後金貴族的塗層。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後,多次攻打黑龍江中上遊的胡爾哈人和索倫人(實際上是女真的不同部落)。這些部落後來發展為鄂溫克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等。到1635年底,皇太極宣布廢除沈竹的氏族名稱,改稱“滿洲”,標誌著壹個新的民族——滿族的最終形成。
滿族登上歷史舞臺,進入中華民族行列,徹底改變了關東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明朝女真的分散狀態,形成了壹個完整的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區關系的巨大變化是徹底廢除了明朝修建的遼東邊墻和開放三關的屏障。內外不分,整個關東地區在政治上和民族上是連為壹體的。在滿清的心目中,盛京、吉林、黑龍江算是她的出生地。因為他們的祖先確實發源於黑龍江流域,所以從故土南下,經過吉林,進入朝鮮北部,最後遷回遼寧省,定居在新賓的赫圖阿拉(今稱永陵鄉)。皇太極在為其父編纂《清太祖武實錄》時,明確表示長白山是關東名山,是其祖先的發祥地。所以長白山和努爾哈赤開創的赫圖阿拉壹樣重要。也就是說,在清朝的地域觀念中,廣袤的東北已經被視為壹個完整的區域,沒有區分。清初盛京大臣主管全區,就是這種地域觀念的具體體現。之後不方便管理東北廣大的領土,然後整個地區就折成“三將軍”了。但總的來說,清朝把三省列為“禁”區,受到特殊保護。這使得關東地區在中國所有水管站中處於特殊地位。這是壹個政治和經濟“特區”與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