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關於九華山有哪些傳說?

關於九華山有哪些傳說?

“地藏”是印度佛教的大乘菩薩之壹。根據佛教傳說,他在釋迦牟尼去世和彌勒降生之前,受釋迦牟尼佛的指示許了壹個大願。他發誓,在成佛之前,壹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拯救壹切苦難。它的大悲大願是最廣泛的,就像大地壹樣,蘊藏著無數善根的種子。《藏經十輪》說它“如地不動;安靜而深沈,像壹個秘密。”所以它的尊稱是“大地隱王菩薩大願”。中國的佛教把九華山當成了地藏菩薩要改造的地方。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供奉的四大菩薩中,只有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有歷史考證。

下降的新羅

1500釋迦牟尼圓寂後,地藏菩薩誕生於新羅皇室,名喚金喬覺,慈眉善目,性情睿智。他身高七英尺,頭頂高聳著奇怪的骨頭。

揚帆出海進入唐朝

他崇佛崇道,曾自言自語道:“天下六經和道家三清咒中,唯有佛教的首義符合我心。”於是他拋棄了皇室生活,24歲剪了頭發當了和尚。為了廣泛傳播佛教,虔誠修行,唐朝開元年間,他帶著壹只名叫珍珍的白狗,飄洋過海進入唐朝。

鎮西九華

西藏菩薩金喬覺,遷居江南池州九子山(九華山)。遠遠望去,只見峰巒疊嶂,山中的松、竹、石、瀑、田園詩般的別墅,都別有情趣,喜出望外。他帶著白狗去聽,翻山越嶺,走遍九華山的峰巒,終於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地——神光嶺。金喬覺去了神光嶺,住在山洞裏。經過苦心修煉,山裏人都稱他為洞僧。

龔敏濕地

這時候的九華山壹代宗師,名叫閔讓和,是個慈善家,在九資山修橋修路,行醫,給和尚講道。人們叫他龔敏。在龔敏家,經常舉行齋戒會議,招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僧侶。經常來他家參加齋戒會的有九十九個和尚,龔敏對他家的和尚不滿整整壹百個深感遺憾。

這壹天,龔敏聽說有壹個叫洞僧的苦行僧從山上下來,住在南臺的壹個山洞裏。我心裏挺高興的。希望洞裏的和尚也來齋戒會,實現百僧之願。

這年七月三十日,閔公請山上僧人開齋戒會,派兒子到南臺親自邀請僧人參加。

金巧覺想,作為壹個陌生人,他也應該向恩人要個立足之地。於是我欣然赴約,來到福建。龔敏看見和尚來了,就在他面前鞠了壹躬,問道:“如果和尚不介意,請以後多來。”。金巧覺謝過之後,表達了“外地來的人,小和尚,來妳處修行,望施主慈悲,借個地方給窮和尚住”的心願。

龔敏問:“不知道和尚從哪裏得來的風水,道場有多大?”

金巧覺道:“貧僧求袈裟之地,足矣!”

龔敏說,“為什麽很難?九資山共有99座山峰,山、河、水都是老人的地盤。和尚可以隨意挑選。”

這時,金巧覺說:“施主真是慷慨。”。然後他脫下袈裟,在空中展示。突然山風驟起,袈裟越升越高,越長越大。最後,九資山的99座山峰和山脊被覆蓋在壹起。

龔敏見了大驚,急忙拜倒在地,說道:“鄉親們,不知和尚今日來此是何罪!我願將九資山中的九十九座山峰和方園獻給眾僧作為道場。請收下。”金巧玨急忙伸出雙手,撲向龔敏。他甚至說:“謝謝,謝謝。”後來,龔敏越來越深地受到佛教的影響。他先送兒子出家,然後自己出家。父子二人拜金,藏為師。此後,龔敏父子與金巧覺壹起在九資山虔誠苦修。結果是壹個積極的結果。

娘娘塔井

最後,金帝藏的母親,渴望兒子,也親自到九華山壹遊。面對去金地藏修行的決心,她留在了九華山。

壹天,金對母親說:“這個廣場上有壹口井,井底下有壹個世界。可以逃離嬪妃的世界,避免地獄的苦難,登上法堂。”

然後,有壹天傍晚,皇後看到兒子在水池邊的平臺上上晚自習,而她在井邊,卻清楚地看到兒子在井底念經。她大吃壹驚,不顧壹切跳進了井裏。和尚急忙去救人,卻抓不到。這時,我看到西邊的天空,暮色升起,露出壹個娘娘的身影。

知道的人都說這是菩薩的神通,超越了母親升天。後來,世人在井上建了壹座七層樓的塔來紀念它。該塔原位於九華山花城寺廣場東南,清末被毀。現在,原塔址已挖好,恢復廣場原貌,福德人將重修塔。

山神泉

師弟藏苦修時,常言坐在東崖上。白天,他爬上洞頂,在巖石上打坐。餓了就挖黃精、野葛根等野果填飽肚子。當他口渴的時候,他喝山泉水。入夜,山野氣虛寒,亦裹袍緊。有壹次,他剛安頓下來,突然覺得渾身發冷。當他睜開眼睛時,他看到了壹條致命的蛇“蝮蛇”。藏在土裏沒有驚動毒蛇,卻被蟄咬了壹口,壹動不動。忽有壹婦人出現,做了禮物,送了藥,說:“孩兒無知,願出泉以補之。”長篇大論,清泉從石隙滲出,甘甜清涼。從此以後,妳就不用喝山泉水了。這個女人是九華山的神,她供奉的泉水叫美人泉。

諸葛劍寺

當地鄉老諸葛節有壹天帶領壹群老人去爬攬勝,天氣很美。山裏的景色迷人,人跡罕至,飄然如仙境。然而,我發現壹個和尚獨自住在壹個石頭房裏,閉著眼睛,用壹個破腳鼎煮著泥土和少量的米飯。我嚇了壹跳,和老人們壹起哭訴:如果和尚是苦行僧,我們就不能正常供奉了。於是他籌錢建了壹座廟,請大師來過太平日子。附近的村民,聽說了這件事,都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伐木造石,在諸葛節的指引下,為花城谷的黃金之地建造了壹座新的禪院,取名花城寺。

東僧紀昀

從此師傅開始在花城寺收徒,隨後廣受教育,聲名鵲起。不僅贏得了當地人民的關心和支持,也得到了當地官員和法院的贊揚和支持。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壹晃十年過去了。事情傳到新羅,皇室聽說金巧覺在大唐開了這麽大的道場,覺得金巧覺確實很出眾。他們立即商議邀請金喬覺回國,以國家保護人的身份,在新羅傳教。並決定派金巧覺的兩個叔叔,也是新羅最聰明最有威望的大臣,去大唐迎接金巧覺回國。

兩位使節立即帶著國王的禦信登船,臨行時,金巧覺的妻子特地來為兩位叔伯送行,並再三催促金巧覺無論如何要回國。

兩位使節出海不久,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風暴,驚濤駭浪襲擊了他們的船。船帆被撕成碎片,桅桿斷成三截,暴風雨持續了三天三夜。兩位大臣無計可施,經過五天五夜的航行,終於抵達大唐。

到了唐朝後,兩位大臣饑腸轆轆,身無分文,只好以乞討為生,歷盡艱辛,終於來到了九華山腳下。他們擡頭壹看,只見整個九華山籠罩在薄霧之中,峰巒起伏,宛如盛開的白蓮花。心裏印象深刻:多好的地方啊!再看通往山上的路,整條山路幾乎都是全國各地來九華進香的香客。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兩位大臣,看到這壹幕,心想,這麽好的地方,這麽多人來朝拜,他能回去嗎?看來這次我們想請他回來也沒那麽容易了!

於是兩位大臣,壹邊走壹邊在壹起,雖然我們身邊有國王的禦書,這是大唐,不是新羅。如果金喬爵不接受禦書,我們也拿他沒辦法;雖然我們是他叔叔,但他已經出家了,各種家規民約對他起不了什麽作用...,兩個大叔心裏不停的想,越想越覺得難,前途難料。突然,他們想起新羅有壹個先占地的習俗。於是他們決定不去打擾金巧覺,而是偷偷把刻有新羅名字的金簪插在金巧覺原來所在寺院的南平臺上,然後悄悄下山。

不久之後,兩位大臣回到了九華山。他們大搖大擺走到花城門口,讓門口的小和尚轉告金巧覺,他的兩個叔叔來看他了。金巧覺聽說叔叔要來,馬上親自出來接兩位叔叔進殿。分開十年後,我的侄子和叔叔們今天又見面了,這是很自然的。兩位叔叔把辛苦的事都告訴了金巧覺。只是沒說金釵占地的事情,金巧玨也告訴了他的兩個叔叔這些年的情況,並順便問了皇室和家裏的情況。兩位叔公見時機已到,立即從懷中取出禦書,雙手奉上,交給金喬爵,然後詳細告訴他,皇族要請他回去當護國公。最後我還提到了金巧覺家裏的情況:“妳媽媽從妳離家後就壹個人哭,眼睛都哭瞎了。她在睡夢中不時念叨著妳的名字。這些年來,真的是多虧了妳老婆的忙碌和無微不至的服務。在我們登船出海的那天,妳的妻子特地來為我們送行,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要請妳回家。金喬爵接過禦書看了看。兩位叔叔趁機上前,懇切地勸他回去,並說,就算妳不想留在新羅,也不如回家看看。金巧覺默默沈思了壹會兒,最後擡頭道:阿彌陀佛,雖然我媽為我操勞了大半輩子,我老婆也為我爸媽操勞了。但是,我已經出家了。壹個和尚,出家以後,就不再過問別人的事了。況且我現在所做的,並不是貪圖個人幸福,而是拯救全世界大眾的苦難。我絕不能為了私利而損害眾生的幸福。況且,傳教沒有地域界限,在大唐和新羅的目的都是壹樣的。所以我只能死守,永遠留在九華山的山川之間。再也不回新羅故國了?

兩位叔叔壹聽,果然不出所料,我侄子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兩人交換了壹下眼神,壹起聊了起來:侄子,妳真的不想回國了。我們完成不了皇室交給我們的使命,我們也不會回去,但是請妳給我們解釋壹下。。

金巧覺笑道:不知道叔叔說什麽?

兩位叔叔說:“妳們來中國之前,我們買了這塊地,金釵就是證明。”。

金巧覺說:“如果發生這種事,我會立即和叔叔壹起回新羅。如果沒有舅舅說的那麽好,不知道舅舅能不能答應外甥的請求?

侄子,請當面說。

金巧覺道:侄兒想請叔父從此留在此山,替我把守城門。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雙方異口同聲:壹言為定。

於是他們三個壹起來到南臺,兩位大叔因為前幾天才插上金釵,自然很熟悉。領著金巧玨直奔發卡處。遠遠的,我看到壹個五寸長的金釵完好無損的插在地上。二叔見了,哈哈大笑,說:侄兒,咱們先來九華山,插在地下的金釵為證。

只見金巧玨不慌不忙,慢慢來到金釵前,先繞過金釵,然後笑著對二叔說:請二叔快來看,以為有變故,趕緊觀看。只見金巧玨慢慢彎下腰,輕輕扒開簪子周圍的泥土,然後指著簪子說,叔叔妳看,妳的金釵正好在我的銅錢眼裏。我們誰先來?

兩位大叔彎腰看了看,是不是?金釵既不偏也不斜,正好插在壹枚銅錢的眼裏!拿起銅錢仔細看。確實是新羅幣。兩個人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原來,金巧覺的兩個叔叔那天剛插完金釵下山。金巧玨正巧路過南臺,壹眼就發現了那個金光閃閃的金釵。仔細壹看,他立刻認出這是他兩個叔叔的金釵。稍壹思索,他立即輕輕拔起金釵,扒開下面的浮土,取出壹枚新羅銅錢,放在下面。

兩位叔公以為真的把金釵插在了金巧玨的銅洞裏,只好遵守諾言,留在了九華山,在山腳下安頓下來。他們死後,當地民眾在原居地修建了壹座宮殿紀念他們,這就是留存至今的“第二聖殿”。

從此,就連新羅的僧人,得知菩薩在九華的苦行與眾不同,也以不變的速度飄洋過海來求法。

  • 上一篇:光緒銀幣壹兩如果是真的市場價值多少錢?
  • 下一篇:興城有哪些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