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初期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壹帶,就出現了依靠采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勞動者。這裏,滾滾東流的西江水,穿峽而過,直奔南海。夾岸叢山峻嶺,氣勢磅礴,重巖疊翠。端硯名坑中的水巖(老坑)、坑仔巖、麻子坑、朝天巖、古塔巖、宣德巖......就錯落的分布在這風景如畫的環境中。生產的端硯慢慢地成了肇慶獨有的工藝美術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並得到達官貴人和帝王將相的賞識。宋朝開始把端硯列為“貢品”,蜚聲中外。
端硯之所以名貴,除了石質特別幼嫩、純凈、細膩、滋潤、堅實、嚴密,制成的端硯具有呵氣可研墨、發墨不損毫、冬天不結冰的特色外。還與其開采、制作的艱辛有關。壹方端硯的聞世,要經過從探測、開鑿、運輸、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十多種艱辛而精細的工序。采硯石無法用機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為主。歷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脈走向,順其自然向深層采掘,從接縫處下鑿。采出來的硯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屬難得。坑道向下傾斜、曲折蜿蜒,工人進出要下蹲彎腰,有些地段僅能容壹人裸體匍匐爬行。古人雲:“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賒。刈取紫雲煩鏤削,千金壹砍未為奢。”
加上歷代制硯藝人的精雕細作,使其造型式樣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實用型逐漸提高到明清時期的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藝美術的行列。現在已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聞名遐邇。使來肇慶觀光的中外遊客無不以擁有壹方工藝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硯為榮。
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端硯是《端溪龍皇巨硯》,其長為2.76米,寬2.16米,厚0.21米,重達二噸。被譽為“中華文化瑰寶”,並入選《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大全》。現收藏於鼎湖山寶鼎園內。
端硯因產地在廣東的端州而得名。端州就是現在的肇慶。采集硯石的位置,在肇慶東郊斧柯山邊的端溪水壹帶,所以端硯又叫端溪硯。唐代,端硯大多只是用來研墨。宋代以後,端硯的欣賞價值和文化內涵才漸漸豐富起來。後來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的發展歷經唐宋明清流傳壹千三百多年,但硯石的采集卻是時斷時續。明清兩代端溪硯石的開采,還設有專門的官員監管。達到了規定的采集數量,硯坑即被關閉。所以古代端硯的數量是有限的,它的價格也因此而歷代不跌。壹方上品端硯,在宋代就已經能賣到壹萬兩銀子,甚至十幾萬兩銀子了。
廣玉”銘琴式端硯
制造年代: 清
此硯為傳世品。硯體略扁,作琴式。中下部開卵形硯堂,硯堂上端凹入新月形硯池。硯背面亦依琴式,下端為半環形出廓式足,前端有兩個扁圓式足,中部略凸起。硯正面上端鐫刻篆書“筆硯精良,人生壹樂”銘辭,末署“丁巳冬日廣玉銘”楷書款識。背面中部鐫重圈圓印“識趣”壹方。硯體保存完好,刻工精細,尤其是硯石,只右側有微綠色石紋,余皆青紫色,純凈無瑕,正如古人稱譽的“紫玉”壹般。硯原配有大漆紅木盒。
廣玉,字桂亭,隸屬滿州正白旗,約於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任廣東肇慶知府。在任期間,曾於嘉慶元年(1796年)開采過壹次大西洞的硯石。大西洞是明萬歷朝以後開采的壹處名坑,由於其貯量少,開采難,所制硯品,深得藏家青睞。有清壹代,據統計只開采過十余次,廣玉即占其壹。由於采石過程已不可考,此硯的留存就顯得格外珍貴。加之此硯硯品極佳,所以即使在名作如雲的端硯中,也可算得佼佼者了。
蓮葉帶眼端硯
傳為徐世章舊藏,承續脈絡清楚。端硯上自然形成的“石眼”也是判斷其價值的重要標準。
蟬形青花端硯
蟬形青花端硯
制造年代: 北宋
材料: 端石
1995年安徽省六安市文物州鋪鎮棗樹林墓葬出土。
硯體略扁,作蟬形。蟬身琢成硯堂,硯面坡狀傾斜。頸部有壹長方形槽,長4.4厘米,寬1.9厘米,深1.5厘米,有小圓孔與硯堂相通。槽上有蓋,蓋面正中有壹活眼,並刻纏枝花紋。頭部凹入作葵形水池,底部以陰刻及浮雕法飾魚戲波濤紋,石色青紫有細紋。
青花,是端溪硯石中較名貴的壹種花紋,素來有“青花,石之細紋也”,“鑒別端石,以青花為最佳”的說法。青花之細,視之無形,沈入水中,方清晰可見。清吳蘭修《端溪硯史》稱:“青花以微塵為上,鵝毛次之,蟻腳又次之,次則鵝毛結,次則玫瑰紫,次則蠅頭。以大小相雜為佳,成片成行枯而燥者皆不足重。”
還有很多:
/w?ct=17&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word=%B6%CB%D1%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