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關友聲的人物評論

關友聲的人物評論

——藝苑奇才關友聲

關友聲先生是山東省著名的書畫大家,也是山東畫派的創始人之壹。在六七十年代,他的書畫作品曾經指導和影響了壹代後輩學子的創作風格和特點。因此,他在我省的藝壇上,是壹位舉足輕重的藝術家。

關友聲,名關際頤,出身於壹個商賈之家,自幼並沒有拜名家為師,只是跟隨兄長關松坪習畫。但是富裕的生活,殷實的家業為他學習書畫提供了可靠的經濟基礎。而家中頗為豐富的藝術收藏品,又為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使他能夠廣覽天下名畫,盡數臨摹佳作,為他以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友聲學習書畫是非常刻苦的,他在兄長的影響下,長期與文人雅士相伴,故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所不能。早年他拜在精通古典文學和詩詞的壹介儒生楊謙齋的門下,學習四書五經、唐詩宋詞,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底蘊。後來又隨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王吉莆、王香蓀學習英語和文史,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當時在濟南城內有壹座宅院,原是關家世代所居,名曰“嚶園”。此名來源於院內的壹個石刻碑體,上面有清代文人吳讓之以篆書所寫的“嚶園”二字。關友聲非常喜歡這兩個字,因此將宅院起名為“嚶園”,自號為“嚶園主”,並為此刻了壹方印章,刻文是“嚶園主”,平時寫字作畫常喜歡用此章。另外他根據詩經中“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把自己的字起為“友聲”。在這個宅院中,有壹個藏書樓,分上下兩層,***十間房屋,內存放著關家歷代收藏的墨寶、古玩、文史書籍。關友聲常年盤桓於此,盡數臨摹學習歷代名作。他先從“元四家”入手,繼而上追宋代的梁楷、馬遠、夏圭等諸位大家,後來又悉心學習石濤的真跡。為了開拓自己的畫路,他廣泛吸取南北兩派的風格特點,力求臨古而不泥古,並從中形成自己的風格。 因此,他學習古人筆墨既專又勤,常常是廢寢忘食,為此他曾自做兩首詩來表達自己習畫的刻苦與心境:

其壹:陌上花(夜起作畫)夜長不寐,起來作畫,慵添衣慣,月影雞聲,穿透紫微花館,誰憐寂寞書窗下,無語坐深希旦,只孤燈伴我。偶來詩興,霎時成幻,寫梅花壹樹,神移雪個,只愧未能遒悍,玉燭花殘,香冷金猊紅炭,蟾光如水涼侵體,群籟無聲天遠,羨江南梅信,惜無豪興,便足跡重繭。

其二:蝶戀花(讀畫偶成)事不關心心止水。癖畫成顛,獨愛清湘濟。讀向窗前尋別趣,雲煙脫手渾無際。素壁縱橫遊遠睇。手自臨摹,冊子羅書幾。身入黃山成舊憶,白雲壹縷生肩底。

從以上這兩首詩中,我們看到了壹位書畫家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的確,若沒有那時的勤學苦練,怎能換來以後在書畫領域裏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自上世紀20年代初期開始,關友聲曾與兄長關松坪三次去北京,訪遍了在京的名家學者,又參觀了許多名勝古跡,這使他大開了眼界。他不僅與京師的書畫名家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還有幸拜桐城派散文家吳秋暉為師,學習文學與詩詞。這樣就使他在文學修養上得到了升華,為他的藝術人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說關友聲先生是壹位“詩書畫俱佳”的藝術家,壹點也不過分。他的繪畫不拘守某壹種形式,常常是手隨心動,有著多種多樣的風格。無論是嫵媚的、潑辣的,還是凝重的、飛舞的,在他的筆下都能兼收並蓄,恰當地融合在藝術形象中。在書法上,他真、草、隸、篆無所不能、無所不專,特別是他的章草,已得前賢之神韻,是山東的壹絕。另外,他的詩詞歌賦也是極為出色的。他的詩詞不嬌柔做作,既通俗易懂,又不失雅韻,而且他常以繪畫的手法寫詩,使詩詞中充滿了線條和色彩的韻味。總之,若想深入了解關友聲的藝術成就,還需要具體地欣賞他的書畫作品以及詩詞歌賦。

  • 上一篇:5.0考古怎麽練 潘達利亞考古點如何才能顯示
  • 下一篇:減肥的古風小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