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單元是“酒器、酒器、百代風雅”,主要展示了中國五千年來各民族的儲酒、盛酒器皿,反映了不同時代各民族不同的藝術審美和飲酒器皿的技術發展變化。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陶罐、陶杯、東湖青銅底座和青銅燈、突厥長頸瓶、銀壺、鮮卑銅鬥、契丹鹿紋罐、黨項酒瓶、蒙古盤耳金杯、女真飲酒詩罐等古今盛酒盛具。
第三單元是“酒風風俗,展現八大激情”,主要展現中國五千年來的北方草原宴飲、酒會、酒禮、酒療、禁酒、軼事、故事。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巖畫祭酒、鮮卑宴、蒙古成吉思汗酒令等。
第四單元“好酒醇厚,九州芬芳”,主要展示內蒙古各地區及河套酒業集團的各類酒樣。文物包括各種酒瓶和名人評論,以及大量的酒會、酒旗、酒詩、酒詞、酒文等輔助展品。
河套酒業集團總裁張清壹說,中國釀酒的歷史是壹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史。出土的考古文物表明,早在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用糧食釀酒。到了商代,人們已經可以用“曲蘗”,即麥芽和谷芽作為糖化劑釀酒了。從西周到漢代,釀酒技術進壹步提高,出現了不同的釀酒方法和不同類型的酒。從唐宋到明清,中國的釀酒業空前繁榮,誕生了許多名酒。
張清壹說,自葡萄酒問世以來,中國人就與葡萄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士兵披甲出征,文人吟詩作畫,家庭慶典,高朋好友聚會,登頂狀元之喜,喬遷升官之慶,無不伴隨著盛宴。在中國古代的文學、詩歌、小說和戲曲中,都有極其豐富的關於酒禮的記載,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和有趣的傳說,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酒文化。其中只有少數在內蒙古酒文化博物館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