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竹/潔豐。
十幾年前,潔豐是榮譽詩人。當時他戴著壹副圓形復古眼鏡,壹副民國紳士派頭。他在壹群作家中脫穎而出。乍壹看,他有詩人徐誌摩的影子。但是,潔豐並不是那種骨子裏熱情浪漫的詩人。即使他的話是盲目的,他清楚地掃描前方的道路,從來沒有在浪漫的情況下迷路。在藝術家的藝術世界裏,他要壹座山,就搬到壹座山,要壹場雨,就叫雨。當然,他會是主人。具體到生活,藝術家分為兩類,壹類是把藝術的邊界延伸到生活中,生命力或者說愛的能力很強,比如張大千、齊白石。還有壹種藝術家不是這樣的。他是如此的超脫,世間的壹切都成了藝術的負擔。比如林和靖這樣的大藝術家,孤傲冷漠,卻過著美麗的妻子鶴的生活。他只覺得青山綠水適合他,把感情轉移到所有他喜歡的事情上。
解峰應該屬於第三類。他能區分生活和藝術,翻看他的畫,沒有風月的影子,所以他不是鴛鴦蝴蝶派。看他的書,是對農村植物的壹種普及。他知道這麽多雜草的名字,他用它們來激發有才華的人和漂亮的孩子的想象力。那些童年的野草提醒著他,他的作品裏有光影,有傳說,有故事,他變成了壹個會走路,會說話,會講故事的精靈。壹個個都是早年分開的朋友,可以慰藉寒冷。他寫過地黃,他說地黃是壹種馬用的草。網上查了壹下,地黃就是我小時候在外地吸的那種。上面開滿了桃紅色的小牽牛花。渴了,我和小青小紅拿出細管的花,像蜜蜂壹樣吸著。很甜,安慰了童年孤獨單調的味蕾。
我還記得他的散文《月光轉身離去》。我想有壹天晚上,鄉村的月光,鄉村小酒館裏斑駁木桌的壹幕幕向他走來,鄉村的氣息,鄉村的人循著記憶找到了他。雖然他頂著光環以職業作家的身份去了城市,但城市的冷漠和寬敞也會讓他覺得隱隱作痛。所以在繁華的背後,他的靈魂常常潛入鄉村,尋找熟悉的壹切,靜靜地相聚。
植被是卑微而堅韌的。潔豐用自己的話壹個壹個地尋找他們,遇見他們,尋求庇護,與他們交談。妳怎麽能如此清楚地記住這麽多植物和樹木的名字?真的很嫉妒。大概是爺爺奶奶教我的吧。他們陪伴了潔豐的童年和青春期,很多關於人生和世界的知識和經驗最初都來自他們。他在寫北中原的草木時,也寫了對故去親人的懷念,愛撫的痛苦在敘述中也能輕輕觸碰。
潔豐喜歡梁實秋和周作人的文筆,閑適的文風,飄逸的筆法,都呈現出他故土的風土人情。從對自然的書寫到對文化的分析,他的觸角伸向了歷史上那些隱逸有才的人,還有壹大堆不合時宜、不合時宜的學者。他在寫《荊芥》的時候,認為張岱、八大山人、傅山等。聞起來像荊芥。他太愛這些植物了,以至於帶領這些人物成為同路人,連味道都滲透到了靈魂裏。其實人不是另壹種草木,“人生壹世,草木壹秋”,草木是自己的鏡子,也就是自己的終極化身。
他的《談食畫》是自己的私房菜,收集了北方中原的食材和烹飪方法,讓人覺得他是壹個從小就懂得烹飪的廚師。以他的身份,他不是壹個普通的廚師。他用詩和色烹制了壹系列來自北方中原的河南菜。讀者看到了他的食譜,嘗到了艱難生活的滋味。
在現代社會,讀潔豐的書,感覺我們還是生活在農村鄉下,生活在手工制作的溫暖裏。物質匱乏時期,奶奶和媽媽想方設法把別人能吃的、丟棄的東西做成能在嘴裏嚼的東西,填到肚子裏。這種形象,雖然貧窮簡陋,卻依然不破壹家之燈,深深地留在親人的記憶裏。現在,在網絡世界裏,生活是非常不同的。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不肯學做飯,整天在外面賣東西打發時間;即使妳坐在家裏什麽都不做,即使冰箱滿了,妳還是懶得動手。廚房冰冷的家是沒有溫度的家,來自家人的愛會大打折扣。吃飯店裏商業化生產的飯菜,壹點都不像和尚的味道。現代人已經失去了這種福氣。
這兩年,傑峰的繪畫如日中天。每天在微信上,妳都可以看到他的新作品與冉冉的朝陽壹起升起。他把那麽多熟悉的植物、牲畜、小動物和鳥類放進了他的筆墨和色彩裏。
似乎他和人的對話越來越少,和他的色彩王國的對話越來越多。藝術家在自己的世界裏是自由的。他的畫表現出越來越多的自信和氣勢。雖然是幅小畫,但是馮傑哥哥筆下的鐘馗和李悝jy都是咄咄逼人,特別傲氣,而揮舞斧頭則來源於壹種橫掃天下害蟲的眼神和勇敢。馮傑畫的蘇東坡,人物旁邊,畫的是壹根象征剛正不阿的青竹。碑文是紫蘇的詞“集狂風暴雨”、“煙雨欲來風滿樓”、“風雨無阻”,是壹種灑脫的道家逃避。雖然潔豐說自己不信佛,不合群。我覺得他每天在宣紙上畫這些是“五迷三路”。
再看他的書法,無論從內涵還是形式,都很飄逸,而且乍壹看,似乎和紫蘇的那句“不要聽林中雨聲”有關。他傾斜的蘇軍身體因為風雨從右上方過來。詩人的文字總是帶著想象的痕跡和自然景物的氣息。用它們沐浴時,頭發會掠過壹絲涼意。
都說顧城是童話詩人。他把陽光下的沙灘當成正在燒烤的面包。但我覺得鳳姐哥哥是童話畫家,還是寓言畫家。他懂得植物和動物的語言,是它們的發言人。他寫的是北方中原的樹木、瓦片和各種美食,給人壹種沈峰的感覺。當他畫壹個葫蘆時,他能聽到它。當他畫壹棵白菜時,他想:“我的心思就是這樣。”。即使他畫的是兩齒西瓜,他也把它們當成了兩座紅色的山,那麽童真清澈,語言仿佛鑲上了太陽的光邊。
妳是壹條魚嗎?/解峰。
偶爾有新詩/潔豐。
書法與鴨子/潔豐。
誰說他的話不涉及政治?他的水滸系列人物畫,時不時的對著現實放上壹兩支箭,然後用壹句話概括。宋朝是1000多年前,到今天還是。
潔豐的詩在華人社區很有名。壹次又壹次,他的書跨越了那壹灣淺淺的海峽,也在對岸引起了不小的熱度,收獲了很多贊譽和好評。臺灣詩人亞賢在河南文學院和河南詩人的見面會上說,潔豐在臺灣省拿了那麽多獎,他的房子是用獎金蓋的。這個說法壹定是真的。在畫壇,他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文人畫的地位。在街上偶爾會遇到掛在茶鋪裏的馮貓頭鷹,它在城市的水泥叢林裏過著有點孤獨的生活。他那滴著墨汁的荷花越來越肆意,荷花的姿態力求從沈甸甸的墨葉中掙紮出明亮的節操和品格。
總覺得讓傑峰做《說書人》的主編有點不合適。壹個寫詩做墨的書生,有點格格不入,夾雜著奇書的刺激和傳奇,吸引汽車和賣漿。每次去拜訪他,我的包裏總會裝滿五顏六色的新出版的說書人。好在在這篇帖子裏,他還是用自己的方式詩意地描繪了北中原的風光。他骨子裏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標註著時代。
他住在鄭州已經十多年了。有壹次在孫公的農場,大家吃完飯去散步。他告訴我我不會去,我的腿疼得厲害。妳看,拜倫就是這樣。他真的很優雅,身上的任何毛病都應該和詩歌有關。這是他抹不去的詩歌精神和尊嚴。
“我怕星星醒來,我不敢獨自撐著夜燈。能燒多少斤?門外枝幹與風相通。”祖籍鄭州十幾年的解峰,從來沒有把這個地方當成真正的家,稱之為“客居”。周末打了好幾次電話,他都用長垣話跟我說:“我在長垣。”
那裏是他的聽荷小屋,他熟悉那裏的農村食物。也許他回去給家人做飯了。
寫下這個話題,突然有人提醒我,日本古代和尚、書法家梁寬壹生最不喜歡“書法家的字、廚師的菜、詩人的詩”。有矛盾嗎?深入研究禪宗和書法可知,慷慨就是崇尚自然,厭惡手藝,崇尚自性。他對物質漠不關心,以乞討為生,住在草廟裏,喜歡和孩子玩耍,童心依舊。稍加思索,慷慨的妙言對我寫作的對象竟然是壹個合適的人選。嘿,沒錯。無約束波紋補償器
美國編輯Minzi jiminzi 512 @ 163編輯饒丹華
活靈活現的木雞/解峰。
中秋故事/傑鋒。
怕他/傑鋒。
詩言誌,柿子也言誌/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