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祥位於貴州省凱裏市以西15公裏處。四周懸崖峭壁,形似香爐,故名。只有壹條小路盤旋而上,海拔1.233.8米,方圓1.5公裏,群山環繞。若刀槍戟直刺蒼穹,明清時期苗族以此為根據地多次起義。
山上花木眾多,樹木修剪茂密,雲霧繚繞。有良田,有深井;有古營盤、寺廟、南天門遺址;有反映起義故事和民間傳說的遺跡。
2.釣魚洞穴洞穴
玉洞鄉,位於凱裏西部,是壹個自然形成的喀斯特洞穴,於1984被發現並開發,目前已開發約2000米,仍有6000多米未被發現的隱蔽洞穴。
洞前有壹條小溪,兩岸樹木蔥郁,分為6層5廳8段。洞內有大量的鐘乳石、石筍、石柱和石花。
3.司夏古鎮
司夏古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清水河上遊,位於凱裏市西南部,西鄰麻江縣,東臨凱裏市唐雅街,西接麻江縣興山鎮,南接麻江縣宣威鎮,北接福泉市。
因明清時期屬平定長訟之師,因地處平定下遊,故名司夏,素有“人文為師,自然造山川”之稱。
全鎮總面積154平方公裏,其中耕地總面積221萬畝;司夏古鎮被譽為“小上海”和“清水江上的明珠”。是國家皮劃艇示範基地、中國紅蒜之鄉、鋅硒米之鄉、世界名犬之鄉。
4.周西蘆笙館
周西蘆笙堂建於明代,位於周西鎮口。周西蘆笙館是每年舉行苗族蘆笙節的地方之壹。屆時,大廳內外上百首蘆笙同時奏響,所有苗族姑娘身著銀裝、頭戴皇冠、手持號角翩翩起舞。場面非常壯觀。
5.凱裏於風大橋
大橋全長377米,寬44米,主拱凈跨度150米。它被設計為百年壹遇的洪水位。大橋建成後,將成為凱裏市的標誌性建築和旅遊景點。它將超越廣西三江風雨橋,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風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