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創意市集
湖北大學KAB創業俱樂部陽邏分會承辦的“創意市集”在籃球場旁邊的過道上熱烈開市。不僅希望讓同學們得到實惠,淘到好商品,更是旨在讓同學們熟悉市場經濟的過程,在實踐中學會經商與創業,為有創意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提供平臺展銷商品。
iMART 創意市集
iMART 創意市集——由城市畫報於 2006 年7月主辦,是國內個針對年輕人的大型創意交流平臺。 iMART,包含的涵義為:I am art(人人都是藝術家) 。創意市集是壹個產生創意並使創意作品商品化的試驗平臺,主張給創意壹個出口,有創意就有回報。它由參與者擺設攤位並售賣創意作品的形式開展活動。參與者有本地創作大師,也業余創作愛好者。創意作品要求原創,品種類別不設限制。2006年到2008年 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蘇州、廈門、杭州、重慶、西安、武漢、深圳等城市組織了40多場創意市集。 是國內最早,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此類活動。
小陽臺跳蚤市集
Le Petit Balcon 小陽臺生活館是壹家夢想的藍色街角小店,輕法式鄉村風格的調調,是可以姐妹們小聚喝下午茶的地方,坐標廣州天河體育西橫街。有各種花草茶和店主從斯裏蘭卡帶回來的好喝紅茶,還有自己做的健康手工蛋糕。店內有代售兩個本土原創文藝復古品牌的衣裳,並且有最適合年輕人喝的廈門原創品牌茶葉出售。每月壹次的跳蚤市集成為廣州年輕人聚會的場所。目前已經舉辦了名為聖誕、新年、彩虹、復古、白日夢、鮮果之夏等多場主題跳蚤市集。
有眼事體創意市集
由壹家設計工作室MUTOMSTUDIO於2013年8月創辦,在國內頗具盛名。“有眼事體”四個字是由長三角地區各城市方言音譯而來,其意思為:有些事兒。有眼事體創意市集每月舉辦壹次,每次市集都會相伴壹個鮮明的創意主題,以不辜負市集創意的本質。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舉辦六期市集:《有眼事體創意市集首期FOR FREE》、《有眼事體創意市集代號919新芝8號中秋登月》、《有眼事體創意市集10.13重陽養老趴》、《有眼事體創意市集11.24移動的馬戲團》、《有眼事體創意市集12.28科學怪人的神秘現象》、《有眼事體創意市集1.18-1.19誤入天庭》。
酷賣街創意動漫市集-至2008年7月成立開始,每月壹場集市活動,主場在浙江杭州。09年起2014年足跡遍及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南京、紹興、桐廬等。
酷賣,COOL MIND,最酷的主意在此上市。妳的創意產品,將在這裏迎來市場第壹站,經由欣賞、定價、流通,匯入產業鏈,和我們的凡常生活如膠似漆。酷賣街,就是這樣壹個新奇的聚合地。
在我們的設想裏,這條街可以有多種形態,它可以是實體街,也可以是網絡街,最終也許是壹條意念中的創意大街,包含原創和生活兩大終端間的全部精彩。
瘋果創意集市——瘋果創意集市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力,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多場創意集市活動。更重要的是,瘋果是國內最早將創意市集產業化的成功案例,它首創了“租個盒子賣創意”的服務模式,將創意集市開進了商場。旗下瘋果實體店已覆蓋全國各主要城市。因為漂亮的銷售業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大量原創設計師進駐瘋果商店,寄賣自己的作品。在店鋪和活動的帶動下,瘋果網也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原創設計師網絡社區,註冊設計師規模近十萬。
25摩西創意集市--------25moxi是內地大學生團體搭建的創意集市網絡平臺,其線上平臺展示及網羅各種創意物品。在大部分校園深受年輕群體的歡迎。
DESIGNMAP 創意生產力——以在線創意市集的形式,讓眾多極具創意的年輕人走到壹起, 創造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多維展示空間。為大家提供線上線下的交流空間和成功機遇, 與大家壹起將創意化為生產力,在創造的同時有所收獲。
南京蘿蔔市集LOBOMART——LOBOMART是由南京設計者連同壹些愛好者***同創建的。根植於南京,專註原創手工,引導手工成為壹種生活方式。設計展覽、活動策劃、手工培訓、原創售賣。希望把壹些老壹輩的技術傳承下去。
臺灣藝術市集協會——Art and Lifestyle Association of TAIWAN,臺灣地區創意文化介紹及市集信息集中地!
CN-IMART 中國創意市集 主要是收錄國內設計師與創意攤主的平臺 整合攤主與市集與音樂節之間的關系。
太原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意市集
太原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意市集已經開市三年了,大學生不僅“秀”出了自己的創意——蛋雕、瓷片首飾、用廢棄飲料瓶蓋制作出的船形空氣加濕器……而且 “秀”出了大學生的精神世界。
5月17日,5000余件由太原理工大學學生自制的創意作品在市集上展賣,第三次開市的市集定出“嚴規”:所有產品必須是學生親手制作。市集由學生自願報名,對市集的商品準入要求有原創元素,引導學生體會創意的實質和作用。
社會壹直詬病大學生動手能力差,沒有創新精神,而大學生創意市集則給出了“回應”,所學為我所用。
近日,采訪了幾位在創意市集上表現不俗的大學生“攤主”,請他們講述創意背後的辛酸苦辣。
壹個蛋雕作品得花半個月
制作者:欒亮亮銷售額:4800元
“市場定位還是不夠精準,要不會賣得更多。”欒亮亮總結得失時說,價位有些高,壹個蛋雕400元左右,很多同學都承受不了,要是在校外市場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在蛋殼上雕畫出精美的圖案,然後用透明玻璃罩密封……壹件蛋雕藝術品完成了。說起來簡單,可是制作就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稍有不慎蛋雕就會“粉身碎骨”。欒亮亮完全是自學成才,在網上查看老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臨摹,三年下來上萬顆雞蛋和鴨蛋成了犧牲品,“才可以說稍微精通了工藝。”“最困難要算是把雞蛋的蛋清弄出來,這個工序嚴重阻礙了制作的效率。”起先他在蛋殼上打了三角形的眼,設想蛋清和蛋黃能流出來,基本上是失敗了。又想到用針管吸,“壹個雞蛋得折騰壹個多小時。”最終,他想到用針管往雞蛋裏推空氣,效果還不錯;後來又改成給氣球充氣的打氣筒,最終則是改裝的氣槍,“用了三年時間,解決了問題。”
壹個蛋雕作品完成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因為蛋殼必須經過特殊處理,否則幾天之後就會因為腐蝕而變臭。“最初我用清水清洗,可是保存時間很短。後來求助學校醫務室,從那裏拿來酒精清洗,然後在10到15攝氏度的溫度下冷藏半個月,才基本解決了問題。”這時,欒亮亮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藝術設計上了。
“我是學油畫的,很多靈感都會用在蛋雕上,別人看似枯燥的過程,我很享受。”他對蛋雕樂此不疲,壹件《中國龍》的作品是他的最愛,因為是他研究蛋雕制作以來的“精品”,是他克服諸多困難的見證。
對他來說,參加大學生市集收獲最大的不是賺到了多少錢,而是得到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同時也發現了壹些不足。欒亮亮說,他現在計劃找兩三個誌同道合的同學,畢業之後開壹個藝術蛋雕工作室。
為出精品到景德鎮拜師
制作者:周雪蓮團隊銷售額:20000元
半月形的陶瓷吊墜是周雪蓮團隊展臺上賣得最好的物件,她和幾個同學制作的陶瓷首飾成為創意市集上的“寵兒”。“兩天時間我們的銷售額達到了兩萬,能有這樣的結果,壹是東西符合學生的審美,再是價格便宜。”周雪蓮和同學壹直回味著那份成功的喜悅。
這次在市集上***推出了120多件陶瓷作品,“陶瓷茶具標價1000元,壹開市就被預訂了,很多人還詢問能不能再多制作幾個。”周雪蓮介紹,壹件陶瓷作品完成需要十幾道工序,從揉泥、晾幹、修胚再到最後的燒制、打磨,壹個環節不合適,整個作品就報廢了。
為了能學到陶瓷燒制工藝的精髓,周雪蓮還到景德鎮拜師學藝。“我們學校在景德鎮有壹個實訓基地,利用7周時間我轉了好幾家工廠,還到車間跟著老師傅學習。”她覺得,陶瓷工藝南方和北方有差異,要取長補短。
陶瓷設計、制作將是周雪蓮今後謀生的手段,這次的成功給了她巨大的信心,“我現在還是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以及壹些實踐操作還不能夠應對現在的市場,所以必須走出去。”參加創意市集,她發現了壹些問題,“我們只是把各自喜歡的設計、圖案等制作成了產品,沒有從消費者角度去考慮,局限性很大。這次銷售業績不錯,很大原因是我們面對的消費者也是學生,在審美角度上壹致。如果到校外的市場,結果很難預料。”另外,在銷售過程中的組織上也有紕漏,還出現了產品賣出去,忘記收錢的尷尬,“不是說買者不誠信,而是因為場面太火爆,幾個同學只是疲於應付,忘記了分工。銷售額只能說明這次實踐的壹個方面,發現不足才是最可貴的。”
周雪蓮表示,畢業之後有可能要獨立創業,兼任制作者、銷售者以及管理者,這次實踐所得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為成為壹名素質全面的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經驗教訓。
藏族學生用特色占領市場
制作者:丹增桑布團隊銷售額:壹萬元左右
在創意市集上,大學生們挖掘各自的潛能來招攬生意,有的產品創意來自於自己所學的專業,比如材料成型專業的同學制作的仿真模型,悉尼大橋、白宮等壹壹呈現;還有的產品則是打出了“特色牌”,藏族學生推出了藏族特色商品展示區,很受青睞。“我們從家鄉帶來了原材料,制作成有藏族特色的各種飾品、首飾,同學們都很喜歡。”丹增桑布等藏族學生制作的石頭串珠很快就賣完了,有的50元,有的100元……“這些都是我們根據家鄉的習俗親手編織、制作的,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在校外市場很難見到這麽純正的東西。”丹增桑布介紹,藏族風俗習慣是很多同學願意了解的,他們來山西上學,同時也讓周圍同學了解到家鄉的習俗,參加創意市集也是對家鄉文化的宣傳。他們把商品和習俗文化結合起來的推銷方式成為創意市集上的壹個亮點,也是表現不俗的攤點。
丹增桑布和幾位藏族同學表示,剛開始制作這些商品只是為了參加創意市集,沒想到有這樣的效果。目的單純,最後卻收獲不少。雖然商品制作比較初級,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進行了壹次市場營銷的實戰,這是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特色是商戰中的“訣竅”之壹。如果明年再來參加,他們會從家鄉帶來更多的原材料,制作出更有特色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