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禮這個問題上,恐怕很多人的想法都會出奇地接近,禮物和禮品有著截然不同的概念,禮物壹般分量較輕,成本也低,而禮品,是壹個綜合著面子、派頭、身份等因素的東西,所謂送禮,送什麽都是其次,有面子、有派頭,那才是主要的。
但禮尚往來幾次,漸漸就會產生禮品是否對等,身份是否相稱的問題。親戚之間的送禮,大多象征的是壹種?意思?,而沒有其他層次的含義,居家用品,食物點心,保健品等居多,這是日常的禮品贈送,而到了紅白喜事,則會涉及到隨禮壹說,這就是說通常說的禮金錢,錢多錢少,代表的就是大家彼此心中的分量。
在這種紅白喜事隨禮的過程中,掌握壹定的分寸,按照身份來隨禮,就變得非常重要。隨機也有講究,也有忌諱,例如這些:
壹、忌打腫臉充胖子,禮越隨越高
人與人之間能力不同,等級高低有別,身份不壹樣,自然行事作風也就有差別。比如,有的人生來就比別人高出很多,在他眼裏,錢就不是錢,結果,當遇到別的親戚操辦婚喪喜慶之類的宴席,他為了表達自己對親戚的重視,直接隨禮動輒幾千上萬,在他看來是?正常?,可能他所在的圈子都是這樣,可有的親戚家境並不好,讓人家壹次隨禮幾千上萬,無疑於天文數字。
偏偏有的親戚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看到別人隨禮多少,他也要隨禮多少,以示自己不比別人差。結果,原本壹件普通的婚嫁習俗,變成大家相互攀比的競賽,妳隨5000,我也要隨5000,他也要隨5000,妳隨10000,我也要隨10000?
這就不再是隨禮,表心意,而是壹種惡性競爭,壹種破壞親情的相互攀比,性質就像哄擡物價,破壞市場行情。因此,為了不至於打腫臉充胖子,避免隨禮越隨越高,最好大家私下交流壹下,取個中間值,大家都可以接受,才是明智之舉。
二、忌送禮只選貴不選對,送不到對方心坎上
通常而言,送禮是需要根據對方的宴會性質來送的,比如對方是婚慶,最好能送對結婚有用的東西;對方喬遷之喜,那就送壹些居家用品;對方喪事,能送喪事用品最好。
但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的派頭,不管三七二十壹,直接送古董、珍藏品、紀念品什麽的,貌似價格很貴,成本很高,實則對方毫無用處,壹點用也沒有。
就像壹家人喪事,老人去世了,這個老人生前特別喜歡收藏古玩字畫,結果去參加喪禮的人還是壹如既往的送古玩字畫,搞得家人也是有苦難言,明明這些古玩字畫都很珍貴,可總不能變賣,或者燒給逝者吧。
送禮切記不要覺得珍貴、價格高就好,得看有沒有實用價值,這才是最主要的,人家搬家需要新家具,妳能及時送到,這才叫送到心坎裏。
三、忌送禮差距大,差不多親的親戚送禮要均衡
會做人,不會做人,往往通過送禮能看得出來。比如,有的親戚是父親、母親壹輩的兄弟姐妹,這屬於近親,而父母以前,甚至已經到了爺爺奶奶那壹代之前的親戚,那就是遠親,近親送禮自然要貴重些,而遠親則不用太貴重,心意到了就好。
有的人就不管那麽多,近親遠親壹律平等,毫無分別,這讓近親看了心裏會有想法,當妳家裏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遠親可能對妳不會太上心,而近親也會想:這個人都搞不清誰輕誰重的,妳看上次送禮,某某家都幾代人了,送的禮和我們壹樣,現在遇到事情找我們,怎麽不去找某某呢?
這就是區別,切忌送禮不辯身份,不講輕重,尤其同樣的情分,送的不均衡,那也會破壞感情,讓人不滿。
人情世故,是到了中年必須重視的生活狀態,對什麽樣的人采取什麽樣的方式,什麽樣的親戚送什麽樣禮,要分得清,做到見景生情,準確把握,維護好每壹份親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