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由劍身、劍柄和劍鞘三部分組成。
壹、劍身包括劍鋒、劍脊、劍從、劍鍔和劍臘五部分。
劍鋒:劍身前端鋒利部分;
劍脊:劍體中線凸起;
劍從:脊兩側成坡狀部分;
劍鍔:從外的刃,即劍身兩旁的刃;
劍臘:脊與兩從合稱為臘。
二、劍柄包括劍莖、劍格、劍首、劍箍、劍緱、劍韁和劍穗七部分。
劍莖:也就是劍柄的把手部分,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
劍格:劍莖和劍身之間的護手,又稱為衛、璏、劍鏜;
劍首:莖的末端常有的圓形部分,又稱為鐔;
劍箍:莖上的圓形凸起的紋飾;
劍緱:在莖上纏繞的繩子;
劍韁:系在劍首的皮繩,用於懸掛在手腕上便於取用;
劍穗:系在劍首的流蘇,又稱劍袍,有穗的劍稱為文劍,佩戴於文人權貴身上,無實際用途。
三、劍通常配有劍鞘,又稱為“室”,套在劍身之上,有保護劍身和方便攜帶的作用。
古代名劍:
壹、越王勾踐劍
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且依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
二、吳王光劍
總長77.3厘米,劍格寬4.8厘米,劍體長65厘米,重1公斤。此劍於1993年春安徽南陵縣盜掘出土,旋即流入香港古玩商肆,後由上海博物館以重金購回。
這把劍身飾有精美花紋的吳王光劍在歷經2500余年後仍鋒利無比。由於此劍劍身近臘處有兩行陰刻篆字銘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劍以戰戍人。”從而可以確認是吳王光(即吳王闔閭)使用的劍。
三、兵馬俑秦劍
此劍出土於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時被壹尊高級軍吏俑壓彎。但是之後,這把被壓彎千年的劍竟然彈直,當場去土銹後,表面光亮如新,劍刃非常鋒利,壹劍可劃透12層報紙。
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壹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氧化物保護層,表明曾采用鉻鹽氧化處理技術。這些兵器的表面有壹層含鉻化合物的氧化層,其含鉻量達到0.78%至2.32%,厚度為10至15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