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東部,自大興安嶺向西南,太行山、伏牛山、巫山、壹線以東,地勢陡降,是這裏的地殼中存在近北東方向的大斷層,斷層面西側的地盤上升,東側下降,造成這種山嶽與平原高低懸殊的形勢。北京即處在這分界面邊緣部位,這裏還有近於東西向的燕山橫亙其北,使低平地帶在平面上形如海灣,事實上在地球歷史近期,這裏就曾為海水淹沒,是壹個真正的海灣,最初沼澤很多,貼近山麓地帶地勢稍高,成為比較適於人類居住的場所和行走的通道,村落和城市在此逐漸形成,並成為從中原地區通向東北和塞外的門戶,和保護中原農耕文化不受侵擾的 關隘。
從燕國的都城到北方要塞
在商代後期,北京地區已有城市出現。當時這裏有燕和薊等自然生長的方國。公元前l045年周滅商後,分封諸侯。據《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後來燕並薊,遷都薊城。在房山區琉璃河地區,發現了燕國文化遺址。遺址分為居住區、墓葬區和古城址3部分。古城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850米,南北長約600米,城墻厚約4米,以土夯築而成。城墻分主城墻、內附墻和護城坡3部分。城垣外有溝池環繞。春秋時期,燕國勢力較弱,薊城北部地區有山戎等居民。在延慶縣古城村,考古發掘春秋戰國之際的山戎墓葬107座,灰坑25個,石祭壇壹處,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及青銅器等千余件,反映了燕都薊城地區的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
戰國時期,燕為七雄之壹。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5郡,郡下設縣。北京地區歷史上的郡縣制自此開始。
燕是七雄中最弱的壹個,屢受秦國的侵犯。戰國末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失敗被殺。秦國隨後派大將王翦領兵攻燕,於公元前226年,占領薊城。4年後,逃到遼東的燕王喜為秦軍所俘,燕國覆亡。
薊城在秦、漢至西晉時期,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鎮。秦置廣陽郡,治所在薊城。
東漢時期,薊城屬漁陽郡。三國時期,薊城為幽州屬地,是曹魏直到隋唐的北方重鎮。
唐天寶元年(742),幽州改稱為範陽郡,仍設治薊城。兼領範陽、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河東(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755)起兵薊城,攻占洛陽。翌年,安祿山自稱皇帝,國號大燕,以範陽(幽州)為大都。這是北京稱大都之始。後發生內江,被其子慶緒所殺;慶緒又為部將史思明所殺。史思明後來也自稱大燕皇帝,並以範陽為燕京,是為北京正式稱燕京之始。唐平定安史之亂後,改範陽郡為幽州。
成為遼的南京(938壹l123年)
五代初,契丹勢力進入華北。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叛唐,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許以事成後割地稱臣。契丹兵南下滅後唐,立石敬瑭為帝,是為後晉。天福三年(938),後晉高祖石敬瑭把幽、雲等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耶律德光得幽州後,於會同元年(938),升幽州為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陪都。
金海陵王遷都燕京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定都會寧。
1122年,金兵攻打遼陪都燕京。1125年,再次攻打並占領燕京,遼亡。1149年,完顏亮(史稱海陵王)殺在位的金熙宗自立為皇帝,決定遷都燕京。金天德三年(1151),命張浩等修建燕京新都,天德五年(1153)下記遷都燕京,並改年號為貞元,改為聖都,不久又稱中都。(
忽必烈建大都
公元1213年秋,成吉思汗率精騎南下,先攻宣德、德興,後入懷來,直抵居庸。金守軍在關外布下鐵蒺藜,並裝制新冶鐵大門,憑居庸天險置重兵防守。成吉思汗留少量騎兵對峙,自領騎兵兼夜循小徑移襲紫荊關(今易縣西)。守關金兵被俘。大將者別率騎突襲居庸南口,金兵大敗。關內外蒙古騎兵合圍中都。1215年5月,中都陷落。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統。建立中書省,十路宣撫司及燕京行中書省。中統四年(1263),定開平為上都。至元元年(1264)升燕京為中都。至元四年,在原金中都舊城東北建造新城。至元八年(1267),建國號元。至元九年,升中都為大都,從上都遷都於燕京。從此,北京正式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正月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八月,定應天為南京,汴梁(今開封)為北京,元大都改稱北平府。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三月,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壹年(1398)朱元璋死,其孫朱允文(加火旁)繼位,是為建文帝。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起兵北平,發動靖難之役,於建文四年(1402)攻下南京,奪取帝位。成祖朱棣永樂元年(1403)正月,升北平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二月,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永樂四年 (1406),朱棣下詔遷都北京。派大臣宋禮等到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木備料。次年征調23萬工匠,上百萬民俠及大量兵士營建北京宮殿。到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明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在奉天殿接受朝賀。明永樂十五年(1417),北京皇宮建成。明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遷都北京,南京為陪都。
清代京師(1644—1911年)
清朝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清朝的八旗,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不同的顏色。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占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原在內城居住的漢民、回民等壹律搬到外城居住。乾隆晚期以後才又陸續遷回。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隅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各旗都在所駐城門外設教場、演武廳。順治二年(1645)五月,重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依次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順治八年(1651)九月十八日,重修承天門,改稱天安門。
清代在北京興建了壹批塔、寺。滿族人信奉薩滿教,建造堂子,立桿祭天。定都北京後,便在禦河橋東路南建堂子。蒙古等族信奉喇嘛教,雍正登基後將原住過的雍親王府賜名雍和宮。乾隆九年(1744)又將雍和官改為北京最大的喇嘛廟。城池宮殿,除去重修和增建了故宮內的壹些大殿,以及營建“三海”(南海、中海、北海)皇家園林外,還開發西郊園林,如暢春園、圓明園、綺春園以及在甕山(今萬壽山)、玉泉山和香山所修建的清漪園、靜明園和靜宜園,還有淑春園、鳴鶴園、朗潤園和蔚秀園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由圓明園和清漪園擴建的頤和園。
京城的建設以鞏固皇權的需要為主,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傳統的商業也在京師占有壹席之地。
清代從康熙中葉至乾隆年間,農業生產逐漸從恢復走向發展,隨之工商業也發展起來,北京成為全國的貿易中心。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商品,如關東的韶皮、人參,西藏的紅花、藏香,新疆的氈毯,蒙古的皮裘,以及雲、貴等地的貴重藥材,都出現在這裏的市場上。北京(還有國內其他地方)則以瓷器、陶器、鐵器、綢緞、布匹、煙、酒、茶、糧等重要商品,與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貿易。北京的大商鋪還供應蒙古、西藏等地需要的喇嘛念經用品和某些特別的手工藝品。清朝政府在城內禦河兩岸設立“裏館”,專門接待蒙古來京的客商,以加強與蒙古地區的商業聯系。
清代將明北京的官營手工業改隸於內務府和工部等官署。內務府在京所設有內織染局、廣儲司七作(包括銀作、銅作、染作、衣作、繡作、花作、皮作),營造司三作(包括鐵作、漆作、炮作),工部在京所設有五大廠、五小廠和外三廠。它們的規模不及明代,但民間手工業在康熙後有了明顯的 發展,如鑄銅、刀剪、制藥、釀酒、香蠟、糖果、地毯、宮燈、雕漆、景泰藍等技術更為精湛。
清代北京經濟發展的壹個特點是“前三門”(祟文門、正陽門、宣武門),尤其是正陽門即前門外壹帶特別繁榮。崇文門設有稅關,門內往西有會同四譯館。東便門外通惠河至張家灣,由大運河運來的南方貨物在這裏集散。宣武門外有許多會館。當時士子常出入宣武門,商人多出入崇文門,官員上下朝多進出正陽門。正陽門外大街壹帶,店鋪林立,商眾雲集,摩肩接踵,喧囂交易,是清代北京最繁華的鬧市區。六必居、同仁堂、都壹處、合香樓等著名店鋪林立,牌匾相望。珠寶店、綢布店、糧食店、雜貨店林林總總,盛極壹時。在前三門商業區中,還出現了以經營經史子集、文房四寶、碑帖字畫和印璽古玩為特色的琉璃廠文化街。每年新春,廠甸有集市,書店和其他商販都在此設攤,成為北京的歲時盛事。
民國建立後從南京到仍定都北京
辛亥革命爆發後, 1911年12月29日, 17省代表在南京開會,以南京為首都,依照《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依照南北和議,孫中山於2月13日辭職,另選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但他必需到南京首都就職,袁以種種藉口和手段,不到南京。4月5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被迫通過決議,遷都北京,即通常所說的北洋軍閥政府及其都城。
1927年北伐勝利,推翻北洋軍閥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又奠都南京,改北京為北平,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在抗日戰爭期間,曾以重慶為陪都。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又定都北京,並載入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