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熊貓館導遊詞1
在我心裏,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大熊貓。他們胖乎乎的,穿著黑色的裘皮大衣,讓人壹看就喜歡。
大熊貓棲息在長江上遊的高山深谷中,這裏是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暖涼爽濕潤,濕度往往在80%以上,所以它們是壹種喜濕的動物。它們的活動區域多在溝壑、山腰窪地、河谷階地等。,壹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土壤肥沃,林木蔥郁,竹子生長良好,形成了優良的食物基地,溫度相對穩定,隱蔽條件好,食物資源和水源豐富。生活在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它的生活環境非常潮濕,溫差比較大。熊貓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滅絕的大熊貓只能在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深山老林中找到。目前,世界大熊貓總數僅在1000只以下,數量還在減少。據科學統計,78%的雌性大熊貓不能生育,90%的雄性大熊貓不能生育,這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很多困難。
大熊貓的主食是竹子,也愛喝水。大部分大熊貓的家都位於小溪和流水附近,所以它們可以在附近喝到淡水。大熊貓每天至少喝壹次水。在壹些地方,雖然食物豐富,水資源匱乏,但很難找到大熊貓。冬天,當山區的流水被冰凍結時,壹些大熊貓可能會長途跋涉,下溝,在山谷裏喝水,然後返回家園,因為他們想念家園的隱藏條件和食物基礎。大熊貓總是遠近求水,日復壹日地走出壹條明顯的飲水路徑。當它們到達小溪時,它們通過舔和吸來喝水。如果溪流上覆蓋著薄冰或礫石,它們就用前爪敲碎冰塊,或者用爪子挖壹個25×20左右的淺坑舔食飲水。大熊貓主要吃竹子,但是竹子很難消化吸收。這樣壹來,大熊貓的能量攝入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它的壹切活動都要盡可能地兼顧能量攝入,盡可能地少消耗能量。
大熊貓性情溫和,壹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或其他動物。當大熊貓聽到不正常的聲音時,它們通常會立即逃跑。當它們無法逃脫時,會用前爪捂住臉,低下頭,深深地埋在前爪之間,像閨閣小姐壹樣高高地拱起背。大熊貓的這種姿勢是害怕或憤怒的表現,但並不主動攻擊。但是為了下壹代的安全,生下寶寶的大熊貓壹改溫順的脾氣,非常警惕,不允許任何動物(包括人)靠近自己神聖的小寶寶。
大熊貓是中國珍惜和保護的動物。每個人都必須保護動物,不要讓它們再離開我們。
北京熊貓館II導遊詞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人們第壹眼就喜歡它。暑假的時候,爸媽帶我去北京看大熊貓,真的很刺激!
我和爸媽買了票,走出擁擠的隊伍,進了動物園,直奔熊貓館。
這裏真的很大,而且都種著竹子,竹子是大熊貓最愛吃的食物。我們走到壹個標有大熊貓圖案的地方,進去看了看。哇!這是壹只可愛的大熊貓。它坐在地上吃竹子!它胖胖的身體,圓圓的白肚皮,毛茸茸的耳朵,最有趣的是它超大的“墨鏡”。它短短的尾巴像個小雪球,好可愛!
突然,我看到大熊貓在舔壹個白色的東西。我想知道那是什麽。我帶著疑問找到飼養員,才知道大熊貓在吃冰。大熊貓的生活溫度是17~25攝氏度。如果天氣溫度變化,飼養員會及時把它送到動物房休息,吹空調,躺在冰塊上吃冰棍。“人工增雨”會用在各種夏季偏方上,簡直比我的命還要好!
妳知道為什麽我們的國寶被稱為大熊貓嗎?讓我告訴妳!它的臉看起來像貓,但本質是熊,所以人們給它取名為熊貓。事實上,panda的發音是錯誤的。這個錯誤是怎麽產生的?以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展出過壹個熊貓標本。當時報紙的橫幅是從右往左讀的,記者卻錯寫成了熊貓。以前人們這麽說,而且很難糾正,所以現在人們叫它熊貓。這真是太神奇了,所以大熊貓的名字由此而來!我喜歡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北京熊貓館導遊詞3
大熊貓是壹種古老的動物,被稱為“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川藏山區,極為罕見。它的身體很胖,皮毛黑白相間,腦袋又圓又大,白白的臉上有兩個八字形的黑眼圈,就像戴了壹副墨鏡。壹條黑帶從肩部延伸至整個前肢,逐漸變寬。後肢也是黑色的,身體其余部分是白色的。大熊貓走路時總是拖著笨拙的身體,大搖大擺。開心的時候會卷成壹團,在地上打滾。它視力不好,行動緩慢,但能快速靈活地爬上高大的樹木。大熊貓也有高超的遊泳技術。如果他們在河邊遇到敵人,他們會迅速下水逃跑。
大熊貓的食量很大,每天大約要吃10 ~ 20kg的竹子。然而,大熊貓並不完全是素食者;如果在竹林裏遇到竹鼠,它會小心翼翼地尋找鼠洞,用前爪拍打地面,迫使竹鼠跑出洞外,抓住它,好好吃壹頓。有時候,大熊貓會闖進農家,趕走正在孵蛋的母雞,吃壹窩蛋,心滿意足地開齋戒。大熊貓喜歡喝水,喝水的方式也挺有意思的。他慢慢走到小溪邊,用爪子挖了壹個小坑,讓水流進坑裏,壹邊睡覺壹邊遊泳,壹瘸壹拐地回家,直到喝得爛醉如泥。如果妳真的喝多了,連路都走不了,就在小溪邊躺著睡著。
大熊貓生性孤僻,常散居在獨居茂密的竹林中,居無定所,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因此被戲稱為“竹隱士”。只有春天,為了愛情,他們打破隔閡,互相追逐,戀愛結婚。熊貓媽媽懷孕3到5個月後,熊貓寶寶在9月出生。剛出生的熊貓寶寶只有90~130克。熊貓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天,熊貓媽媽用前腳緊緊抱住它,壹刻也不離開。三四個月之前,媽媽隨時隨地帶著寶寶,出窩的時候隨身攜帶,保證寶寶的安全。但是過度的溺愛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悲劇,熊貓媽媽經常在睡覺的時候不小心把孩子壓死。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大會吉祥物被選為大熊貓。所以我們國家借給美國壹對大熊貓作為友好大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北京熊貓館導遊詞4
前幾天去了北京動物園,參觀了國寶大熊貓館、兩棲動物館、犬科動物館、夜行動物館、鳥類館、爬行動物館。旅遊季節,感覺人多,動物少,天氣很熱。參觀的時候和孩子聊了聊動物,感覺關於動物的知識很貧乏。相對而言,孩子們知道的更多,這是課本或老師課堂上提到的。這樣,與30年前相比,素質教育的成分增加了,最大的改革是教材的變化。我們的教育改革正在向前發展。為了更多地了解《很高興妳來了》中的動物習性,我壹路走訪,看著各個場館外懸掛的介紹牌,收獲頗豐。在參觀過程中,更大的亮點是幾個展板,主題是“動物教會我們什麽?”看動物園管理水平感覺不錯,但感覺帶主題的宣傳內容太少,整體會缺乏人文氣息。“動物教會我們什麽?”主要是:第壹,獅子從來不會用它的力量去羞辱其他類似的人;第二,黑豹和美洲豹唯壹的區別只是顏色;第三,熊不會重男輕女;第四,大象永遠不會放棄老象;第五,兩群猩猩相遇時,總是避免沖突;第六,海豚會幫助受傷的同伴,幫助他們生存。其實這些都是動物的天性,應該啟發人類,是值得人類學習的好品質。
看到這裏讓我想起了大學時候看的哲學書,好像在討論人的屬性。人性的本質是什麽?性善論和性惡論是有區別的。據說爭論依然激烈,也是教育理論關註的根本問題之壹。其實我覺得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只能說是人性的兩個方面。人性有善有惡,需要教育,讓好的方面發揚光大,讓惡的方面拋棄掉。人的發展會對社會有益,會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在這些轉變中,教育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手段。
北京熊貓館導遊詞5
“大家都是功夫高手,飛如閃電……”壹聽到這首歌,許多孩子肯定會想到《功夫熊貓》。提起《功夫熊貓》,大家壹定會想到主人公“阿寶”,壹個看起來憨厚卻身手敏捷的人。的確,熊貓看起來很老實,但實際上它們是非常活潑的動物。
熊貓單獨屬於壹個家庭,很多人會感到驚訝。熊貓不是熊的壹種嗎?它的形狀有點像熊。事實上,根據中國宋代《太平時宇》記載,大熊貓原產於四川,皮毛黑白相間,步履蹣跚,以竹子為食,體型似熊。歷史悠久,從浣熊到熊貓。它是壹種可愛的動物,被稱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壹”。它有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和胖乎乎的身體。身體的顏色是黑白相間的。單黑是純黑,白不是純白,而是黑中帶棕,白中帶黃。
熊貓是哺乳動物。野生大熊貓的平均壽命是15歲。壹旦她們成為母親,她們的嬰兒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使他們在乎來訪,母熊也會大發雷霆。在野外,大熊貓在兩餐之間會睡2-4個小時。平躺、側臥、俯臥、拉伸或卷成壹團是他們最喜歡的睡覺方式。
大熊貓的飲食習慣是最奇特和有趣的,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在野外,有50多種天然食物攝入,其中竹子占壹半以上,占全年物理量的99%。其中,他喜歡的竹子有7種,如大葉箭竹、慈竹等。它們的主食是竹子,也喜歡喝水。大熊貓每天至少喝壹次水。如果他們找不到水,他們會長途跋涉去找水,然後回家。
從1957到1982,我國向9個國家捐贈了23只大熊貓。這次大熊貓成了“留學大使”,既增進了我們兩國的友誼,又省錢。壹只熊貓在中國壹年需要幾萬元,在國外幾百萬。本以為在其他國家,環境不適應,壹只熊貓相繼死去,只剩下七只熊貓,日本兩只,墨西哥三只,德國兩只。就這樣,從1982開始,中國不允許私自贈送“國寶”——大熊貓,隨後幾年的商業借展方式也被取消。目前只有交流合作作為大熊貓走出國門的途徑。
現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大熊貓正在祖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快樂成長。
與北京熊貓館導遊詞相關的文章;
★熊貓基地導遊範文
★選出四川熊貓基地的5個導遊詞。
★關於成都熊貓基地導遊
★九寨溝熊貓海導遊詞
★北京水族館的導遊詞
★四川熊貓基地5名導遊
★四川臥龍熊貓保護基地導遊詞
★北京動物園導遊的3種構成
★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導遊詞
★成都大熊貓基地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