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人地,金陵帝都”,我是怎麽去南京的?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
南京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壹張照片。四五歲的時候,我穿著媽媽從南京帶回來的白底黑花的圓形連衣裙,手裏拿著壹束假花,小男人的發型,小臉,沒有笑容。?
我媽在南京呆了壹年,帶回來壹些照片。我在南京的大街上看到有人騎著馬,我媽站在陽光下,那麽年輕。?
中學學歷史的時候就知道南京是三國吳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古都。它是壹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壹。當然還有震驚歷史的南京大屠殺。?
關於南京,有前國民政府,有電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包括中山陵、雨花臺烈士陵園、秦淮河夫子廟、閱江樓、玄武湖、十三陵、先鋒書店等。?
我本不想探究古都的韻味。也許是因為李誌的《熱河路》才突然去了那裏,但我愛上南京,是因為壹次不期而遇的夢幻般的夕陽,那是我無法忘記的。?
中午到了南京,在夫子廟附近找了個青年旅社,先睡了。第壹次嘗試住青旅,體驗特別差,衛生環境真的很不雅觀。在景點附近吃了壹碗鴨血粉絲湯,大學時很愛吃,在南京吃了兩次也不是那個味道。?
從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壹路溜達,坐車直達熱河路。從南到北,冷颼颼的冬天行人稀少,熱河路上沒有人真正談戀愛。?
想著南京是沿江城市,看了看地圖,好像離江不遠,就按地圖走了。半路上,我看見山上有壹座亭子。我發現它是江南四大名樓之壹,但是已經來不及去參觀了。還是要去河邊,但想到第二天必須早起爬河底。?
這壹年的旅行讓我越來越喜歡山和水。總想去爬山,去湖邊河邊,哪怕只是微風。?
看到兩個孩子在河邊跑,直覺告訴我他們只是去河邊玩,跟著他們到了觀景走廊,才真正看到了浩瀚的長江。在寒冷的冬天,晚上,這裏幾乎沒有遊客。兩個孩子拿出書,在河邊做作業。壹個婆婆坐在小凳子上,手枕著頭,看著滾滾東流的河水。風很大,但她的心壹點也不冷。?
突然看到左邊遠處的夕陽,我震驚的像個孩子壹樣跑過去,久久的盯著眼前的美景,想起自己壹個人去看的電影《長江圖》。
江邊孤獨的樹在寒風中靜靜地佇立,夕陽在遠處的河面上落下,船只在余輝中前行,鳥兒在空中飛翔。我只能想到壹句話:“夕陽和寂寞的齊飛,河水是* * *天空是同壹個顏色”。?
沈醉在美麗的夕陽裏,任河風吹動長發,任寒氣肆意蔓延,看著浩瀚的河水流走,時間仿佛在這裏凝固。人生不長,但也不短,能留在記憶深處的瞬間不多,但這意外的美好相遇卻深深印在心裏。?
我壹直很喜歡天空,尤其是晚霞,但從未見過如此驚艷的景色。南京已經開始讓我著迷。後來,我壹直關註著這夢幻般的夕陽,但我知道,這次相遇是福,我不想再遇見。?
坐了很久的公交車到莫愁湖公園,還不到七點,但夜的帷幕已經悄然落下。還好莫愁湖關門比較晚,吃完飯就進去散步了。因為是晚上,公園裏很多建築景點都關門了,看不到莫愁女的雕像。在這個時候,沒有鮮花展出,所以我不得不沿著湖邊散步,想象莫愁女的故事。?
很多正在健身的中老年人路過,湖面很安靜。龍船停泊在湖中,夜風吹來,龍船輕輕搖擺。湖邊的柳樹在黑暗中顯得深邃而悠遠。我在這個有著1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公園裏感受著遠離城市的寧靜,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冬天早上6: 15起床對我來說確實是個挑戰,但是為了爬閱江樓,我在鬧鐘響之前翻了個身。?
秦淮河夫子廟景區很安靜,晨光昏暗,街道剛剛洗過。“雙龍戲珠”紅墻上的金龍在朝陽下栩栩如生,中年大叔拿著相機在對焦。壹只小狗悠閑的走過,月亮平臺下兩個遊客逆風而行。夫子廟和逸仙樓大門緊閉,穿著藍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默默掃地。我停下來,離開這安靜祥和的街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上帝憐憫小草,人間陽光普照。”我愛這座古色古香的南京,更愛這個寧靜的早晨。?
坐公交車到閱江樓要壹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只記得在壹個紅綠燈路口停下來的時候,看到路中間有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此時還不到八點。
在等待的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真的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和基礎,有壹種政治和信仰並重的感覺在提醒生活在這裏的人們。?
閱江樓所在的獅子山腳下,壹個路人沿著古城墻向西北方向走去。在路上,有壹塊石碑,上面寫著“城市的角落”。這裏是南京城墻最西北角,東經118 44' 19 ",北緯32° 05 ' 47 "。十幾米高的圍墻巍然屹立,墻上的藤蔓已經幹枯,來年春天又會變綠。墻下的草坪裏種著許多樹,也許海棠在結著花和骨頭,給這清涼的風景帶來了別樣的點綴。?
花了很長時間才到景區門口。可能是遊客太少,售票員不在崗位上,在別的房間聊天。買了票後,我看到遠處有壹座金色的雕像。應該是朱元璋牽著馬,站在高處看著。?
600多年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未稱帝時,就指揮數萬伏兵,在獅子山上擊退了宿敵陳友諒40萬大軍的強大進攻,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閱江樓雖然1374開工,但2001竣工。?
什麽叫“壹江春水奔流千裏,兩個故事呼喚六百年”?
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了壹座閣樓,親自命名為“閱江樓”,並命朝中文臣武臣寫了壹座“閱江樓”,題名“閱江樓”。然而,在閣樓的地基打好,故事寫好之後,明太祖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並在《閱江樓的故事》中說了兩個理由,壹個是有更緊急、更重要的事件要完成。?
至於為什麽突然停止施工,我們今天不得而知,但是閱江樓已經停了六百多年了。流傳至今的兩部著名的《閱江婁機》,壹部是元末明初文學家、院士宋濂所作,壹部是朱元璋本人所作。今天的閱江樓建於2001。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取代了傳統的木結構,失去了壹絲古韻,卻還原了壹段歷史。?
景區很大,我選了壹條路去閱江樓。在靜謐的山野中不時聽到蟲鳴和鳥鳴,我放下身心享受這份愜意。壹步壹步,經過建於清代的十陵古炮臺,壹座道光二十五年鑄造的“真武將軍炮”就在這裏,看熱鬧的路人。壹群老人在樹上掛鳥籠,自己鍛煉身體,和別人聊天或者下棋。雖然人多,但壹點也不吵,我這個外來遊客的樣子有些格格不入。?
“上樓見世面,回首往事,望江自會前車之鑒。”
我在長江邊的孫中山亭下稍作停留,但現在河岸較遠,山上的高樓和樹木擋住了我的視線,所以我沒有很好的長江景色。
我看到了中國最著名的漢白玉碑《閱江樓記》,書法工整,雕刻工整。南北兩面分別刻著朱元璋和宋濂寫的樓的故事,我想起了《王騰亭序》和《嶽陽樓》。?
江西南昌王騰亭,因初唐詩人王波的壹首序詩“夕陽孤齊飛,秋水* * *天壹色”而不朽。
湖南嶽陽樓自古有“洞庭為天下水,嶽陽為天下樓”的美譽,也有範仲淹豁達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
崔豪的“黃鶴不再來,白雲永遠飛沒有他”鄉愁和詩人李白的“故人辭西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天,天上只流長江。”讓我們在這壹天記住湖北武漢的著名建築。
雖然閱江樓因閱江樓入選中國古代觀而名震古今,南京人對這座著名建築也很熟悉,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對此壹無所知。沒去過其他閣樓,不知道風景怎麽樣,但閱江樓的歷史不應該被遺忘和忽略。?
漫步漢白玉碑亭,沿著明代金陵碑廊久久而行,記錄著整個明代發生在南京的重大歷史事件。內容極其豐富,圖文並茂,記錄了明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民俗的方方面面。是了解明代南京非常有意義的渠道。?
剛到閱江樓底層拍照,壹個路過的老大爺突然要給我拍照,說我壹個人出去不能拍照。我拍了壹張,要求換個地方再拍壹張,好不容易。拍了兩張照片後,他問我是否滿意。如果我不滿意,我會非常高興和滿意。舅舅轉身瀟灑的走了,留下我壹個人好好玩。我被突如其來的熱情驚呆了,對這個地方的好感加深了,帶著更加愉悅的心情向閱江樓走去。?
閱江樓,即閱江攬勝,高50余米,外有四層暗樓,“碧瓦、燕孔、鳳飛、通飛”,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建築的各個樓層都有非常豐富的陳列和陳設,從踏進大門的那壹刻起,妳就會徜徉在明朝的歷史中。?
壹樓的壹把椅子,壹面墻,壹個牌匾最顯眼。在門的右側,朱元璋親筆書寫的1198字粵將婁機氣勢磅礴。墻前是用1000多斤重的優質紅木仿制的“朱元璋龍椅”。龍椅靠背上雕刻的九條龍栩栩如生。左側正對金字的康熙題寫的“治唐宋”匾額更為著名。其實右邊還有壹個牌匾,題為“挑水船”。?
第二層,主人想展示鄭和下西洋及以後的十六位皇帝的雕像,以及明朝燦爛的文化。就是在下樓的時候,我才慢慢的瀏覽了這壹層,介紹了每壹位皇帝。我發現明朝所有的皇帝中,只有開朝皇帝明太祖活得最長,大約70歲。把這個發現告訴壹個朋友,朋友解釋說是因為身後的皇帝擔心爭權奪利,自然活不長。哈哈,好像有點道理,真正的原因可能不壹樣。?
三樓的壹艘船和壹幅畫非常有名。印象最深的是景德鎮的巨型瓷畫《鄭和下西洋》,高12.8米,寬8米,在國內首屈壹指。整幅畫面色彩斑斕,氣勢磅礴,全景式地展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歷史盛況,從建造寶船到出使西域弘揚中華文明,以及永樂皇帝為祭奠保護航海安全的海神天妃女神而修建的“靜海寺”和“天妃宮”。?
我在這幅巨幅畫前站了很久,想象著鄭和下西洋時的壯麗景色和歸來時人群的歡呼。這不僅是壹幅美麗的畫,更是壹場歷史文化的盛宴。?
船指的是寶船模型。鄭和曾經在獅子山南麓建造了壹個寶藏造船廠,為下西洋做準備。鄭和當年乘坐的這艘寶船長138米,寬56米,總排水量14800噸,最大載重量7000噸,9桅12帆,是古代造船史上的終極之作。鄭和帶著這樣壹艘巨輪下西洋,真正展示了中國的大氣磅礴。?
四樓和五樓有壹些出土文物展品和繪畫,紀念品區封閉,整棟樓遊客不超過五人。踩著紅木梯子,壹層壹層往上爬,我的心自由地向上翺翔,仿佛擺脫了某種束縛。或許這也是我喜歡在每個地方都往高處走的內在原因之壹。?
走到每壹層樓,除了看房,還可以在外走廊走壹走。從四面八方看南京,看長江,視野很開闊。遙望遠方,紫金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雄偉的南京長江大橋傲然挺立,浩瀚的江水向東流去,水霧彌漫在江面上,船只悠悠駛過,仿佛六百年前的煙雨盡收眼底。
南京有點參差不齊,摩天大樓成群不連片。不知道這個曾經的古都有著怎樣的節奏?近處,古老厚重的城墻蜿蜒莊嚴,靜謐的獅子山郁郁蔥蔥,屋檐上的小獅子像戰士壹樣莊嚴地守衛著長江和南都。?
在頂樓,有壹個非常漂亮的“雙面繡四大名樓”屏風,為端莊嚴肅的閣樓增添了壹絲女人味。紅木雕刻的百獅臺,為“千獅之山”獅子山增添了壹份瑰寶,是中國獨有的紅木瑰寶。
無意中擡頭看見屋頂上金碧輝煌的盤龍藻井,是用整塊樟木雕成的。龍的形象生動,雄偉壯麗,極具皇家氣派,顯示了古都的特色。龍身鑲嵌24K純金,閱江樓* *頂部內外消耗24K純金11 kg,藻井,屋頂熠熠生輝。?
“流水聲千古流,九天樓影飛逝。”
六百年來,長江之水滔滔不絕,閱江樓停駐六百年,終於在新世紀之初名副其實。從此樓與河相對,詩人卻已不在。?
壹路下山,形態各異的小石獅仿佛在微笑。然後我回頭看了壹眼雄偉的閱江樓,穿過“江南第壹樓”的石牌坊,帶著許願般的滿足離開了,我更加愛南京了。?
南京是此行的終點站,也是農歷2016的最後壹趟。就我而言,這壹年突然走了太多地方,心裏負荷太大,有點喘不過氣來。也是在這壹年,我迷戀上了每個地方的水。水是靈動的,無形的,包容的,總會給我的內心帶來平和與寧靜。?
安吉的雨水,西塘的溪流,上海的黃浦江,西藏的納木錯,大理的洱海,三亞的碧海,重慶的長江和嘉陵江,杭州的西湖和千島湖,桐廬的富春江,無錫的太湖和古運河,南京的長江、莫愁湖、玄武湖、秦淮河。
每次只要看到水,心裏的壓抑就好像自動打開了。我多麽想把自己變成壹滴水,融化在大地裏,融化在千萬道水裏,融化在永不消失、永不留存的無形中。?
南京玄武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三大名湖之壹,也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墻,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盡收眼底。我想乘船遊覽,但是我沒有去。我只是走路。高高的梧桐樹上掛滿了路燈,彩虹般的燈光從樹上照下來,像魔杖在揮舞。?
據說民間傳說《新白蛇傳》中的雷峰塔是在雞鳴寺拍攝的(劇中白家是在詹園拍攝的,金陵第壹回合)。這裏的櫻花二月初紅,三月滿枝,四月如畫,五月如棉。但在極寒的壹月遊覽南京,未能遊覽雞鳴寺。“南朝四百八十殿,煙雨裏多梯田”,有機會我甚至想去南京逛壹逛。?
“舊時光,王謝堂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壹首名為《五壹巷》的歌曲,讓這條普通的小巷成為文人雅士寄托情懷的地方。?
也許真的是淡季,元宵節還沒開始。老門東街異常冷清,古樸的建築裏全是商業店鋪,沒什麽可逛的。坐秦淮夜航船很開心。小船搖搖晃晃的,剛上船的女生總怕掉水裏。?
孔子的教誨代代相傳,江南貢院崇祀全國。有誌於天下的人都去秦淮趕考了。考場在河邊,河水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
文人騷客的來來往往,造就了秦淮河的繁華燈火,曾經是“櫓聲燈影十裏,歌者花船獨戲”。?
不理會臭臭的河水和喧鬧的遊人,徜徉在“煙籠寒月滿沙,夜近秦淮酒樓”的歷史中,聽“十裏珠簾”秦淮的故事。誰說“商界女強人不知恨國,隔河唱後院花”,商界女強人早就什麽都知道了,只是不想提罷了。
秀才們疲憊不堪,只剩下女人望壹江春水,有心回天,手無縛雞之力。李撕碎了桃花扇,劉壹怒之下撲向姜家國。壹瞬間,南京的美與美,付出了壹紙悲情和壹幅十裏畫。?
如今,詞人不在了,遊人如織,喧囂嘈雜,又是壹派繁華景象,而秦淮河依舊靜靜流淌,主人默默凝視著壹切盛衰沈浮。誰知道秦淮十裏百年後會是什麽樣子。?
浪跡天涯,我在這裏很失望。我來過,愛過,只留下深深的留戀。無論在歲月的長河中,還是在歷史的變遷中,妳我都只是擦肩而過,最終像浮雲壹樣隨風飄散。?
匆匆遇見南京,沒來得及感受更多這座城市的風情和魅力。路上的行人都很友好善良,多為中老年人,步伐緩慢,文化氣息濃厚。1899建校的中華中學,立刻讓我肅然起敬。我熱愛這樣壹個充滿激情的地方,我有壹種強烈的家和國家的感覺,就像我曾經站在天安門廣場壹樣,我為自己是壹個中國人而自豪。?
帶著所有的遭遇和感受,在細雨蒙蒙的早晨離開。從未讓我浮想聯翩的南京,壹眼難忘。?
西藏的陽光,大理的罌粟花,三亞的碧海藍天,重慶的老街,杭州的細雨,無錫的燈火,南京的晚霞,這些美麗的風景都成為了每個地方留下的印記,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裏。?
今年的旅行終於結束了,身心俱疲,但壹直沒有忘記路上的點點滴滴。我只想用文字做壹個記錄,讓我在另壹年再次想起的時候,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把先鋒書店明信片上的壹句話送給每壹個在世界上流浪的路人:“每個人都是壹棵樹,根深埋在土地裏,靈魂卻四處漂泊。我們都是地球上的陌生人。”?
願每壹個遊子都能在廣闊的世界裏找到自己靈魂的歸宿。?